索羅斯:中國股市已見底 將成第一個復蘇的國家
“我沒想到危機會發生得這麼晚!我們都知道這裡面的泡沫遲早都會崩潰,如果危機早點發生,雖然一霎那的破壞力很強,但會很快渡過難關。危機發生的內在原因是不確定性。就美國股市而言,4月底是一個底部,可能以后還會出現新的底部,但比4月份的底部都要高一些。而我認為中國股市已經見底了。”
中國會成為世界第一個復蘇的國家,從中國目前能源消耗的情況看,中國經濟已走出谷底開始復蘇。但從剛公布的能源電力消費來看,大家都在擔憂復蘇的力量。未來,世界金融體系將從崩塌中走出,進行重建。但是中國經濟的長遠發展有待於國內需求的開發,否則經濟增長會出現上限。
》》全文 |
專家:經濟升降劇烈 出口退稅到頭 投資已過熱
我們現在消費實際是比較穩定的,因為消費在15%左右,隻差了零點幾個百分點,所以我們現在不能說消費明顯上升,應該是平穩或者沒變化。那麼我們現在隻能放在投資上,因為出口下降,消費沒變化,所以我們隻能在投資上,如果投資僅僅是投資企業增長,而普通老百姓收入沒有增長的話,那經濟增長還是很困難,關鍵要注意,消費要像投資明顯增長,那經濟才能上去。
》》全文 |
張燕生:CPI、PPI顯示金融危機對需求影響仍嚴峻
政府應採取一些措施來繼續擴大國內需求,比如減稅、拓展地方和社會資本多元化融資渠道、增加城鄉居民可支配收入等,同時要加大應對外需萎縮的措施力度,如加快建立國際營銷渠道、切實解決好貿易融資和出口信用保險的政策支持力度、通過實施“走出去”帶動出口、促進貿易方式、貿易結構的戰略性調整和提升等。
》》全文 |
龍永圖:中國沒有發生金融危機 實體經濟受影響
美國的危機是一次信貸的危機,出現了流動性的嚴重不足﹔反觀中國則是流動性過剩。美國不管公共負債還是民間個人負債,都達到了不堪重負。在中國,民間負債隻佔GDP百分之十三,公共負債隻佔GDP的百分之三十,這與美國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此外,中國的人民幣沒有實行自由兌換,資本市場也沒有對外開放,猶如為防范全球金融風險“修建了一條長長的萬裡長城”,使中國“幸免於難”。
》》全文 |
吳酩:讓“潛伏”的許宗衡們惶惶不可終日
從事實看,近年來因東窗事發被懲處的貪官污吏,基本都是前些年“跑、要、買”的“成功人物”,而像許宗衡這類官員還“潛伏”著多少,誰也說不清。令人憂心的是,目前仍身居要位的一些“潛伏者”還掌握著人事大權,他們“中意”的接班人能是啥樣的,還用得著說嗎?!
》》全文 |
深圳市副市長卓欽銳:深港合作不受許宗衡案影響
卓欽銳表示,今年初頒布的《珠江三角洲地區改革發展規劃綱要》,以及陸續出台的CEPA補充協議,都是長期政策和長遠方針,不會因為人事變動而改變。此外,香港特區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林瑞麟回應傳媒詢問時也強調,“深圳市政府的任何人事變動,都不會影響深港合作”。
》》全文 |
人社部胡曉義:事業單位將全面實行聘用制
事業單位的人事制度改革。過去都是“鐵飯碗”,以后要全面實行聘用制,許多事業單位還有編外人員,在一個單位到底使用什麼樣的人事制度,這個制度要規范。
》》全文 |
人保部:去年全國3萬人冒領社保費6970萬
08年查出少報漏報人數1301萬人,少繳漏繳社會保險費50億元。截至2008年底,全國共核查五項社會保險待遇享受人數5804萬人,查出3萬人冒領待遇6970萬元,已追回6547萬元。
》》全文 |
李毅中:加快產業結構調整 推進工業節能減排 |
葉檀:新股開閘一箭數雕 根本問題仍在政策投機 |
專家:國企發展拐點已現 轉型升級迫在眉睫 |
陳自強:創業板投資者風險提示“絕不走過場” |
李稻葵:中國經濟不會“二次探底” |
熊維平詳解分手始末:力拓變心觸及中鋁底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