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鏈戰勝成本 跨國採購大單回流中國
|
2007年10月16日11:11 來源:中國經營報
【字號 大 中 小】 | 打印 | 留言 | 論壇 | 網摘 | 手機點評 | 糾錯 |
正當中國商品價格攀上新高之際,包括沃爾瑪在內的零售巨頭們,卻擴大了對中國商品的採購,原本轉移到印度等國的訂單也相繼回流到中國,來自貿促會紡織分會的消息稱,今年沃爾瑪已把原本在印度進行採購的近80%的紡織品訂單轉移到中國。
業內人士分析,是由於中國完整的產業鏈和成熟的加工環境,讓這些採購巨頭“回心轉意”。
海外訂單去而復回
浙江服裝企業廠長呂亞青在2007年接到超過100萬美元的沃爾瑪訂單,作為沃爾瑪的間接供應商,這是呂亞青接到的沃爾瑪最大一筆年度訂單。
原本呂亞青對與沃爾瑪的合作並不樂觀,“因為今年我們工人工資和原料成本都上升得很快,所以產品價格上漲了10%,但是沃爾瑪還是把訂單給了我們。”
今年在沃爾瑪訂單上受益的並非呂亞青一人,“根據我們了解到的情況,從今年春節過后,沃爾瑪就把原本在印度進行採購的近80%的紡織品訂單回流到中國了。”貿促會紡織分會項目經理韓佳升向記者透露,“不止是沃爾瑪,還有家樂福、耐克甚至電器行業的飛利浦都有把訂單轉移回中國的趨勢。”
而就在兩年前,歐美對中國的紡織品設限,沃爾瑪的紡織品供貨商將生產訂單紛紛移往印度。在中國紡織品受限的2005年,沃爾瑪在印度的採購額翻了一番。國際採購商轉移訂單的主要原因便是,由原料和勞動力價格上漲帶動的中國產品價格上漲。當時,印度的紡織工人每月工資隻有60美元,遠遠低於中國的130美元。曾經前往越南考察,並計劃設立紡織廠的樓明良向記者描述:“當時越南的工人月工資也隻有60美元。”
在2006年,中國紡織品出口的增速減慢,但是,周邊的東南亞國家包括越南、老撾、泰國、印度等國,紡織品出口都出現了空前的“繁榮”。
然而,現在前往東南亞“探營”的採購巨頭們開始紛紛回流。
“我們的確在增加對中國的採購量。”沃爾瑪新聞部門人士向記者表示,但是對於增量是否來源於東南亞轉移的訂單,該人士未予置評。
完善的產業鏈“召回”採購商
對於採購大單“逆勢”回流,紡織工業協會副會長許坤元並不覺得奇怪:“中國紡織行業的發達的產業鏈,不是其他國家在一夜之間就能構建成的。印度的紡織品原料還要依賴從中國進口。”
由於東南亞國家缺少完整的產業鏈,而對中國產業鏈產生了依賴,導致物流鏈條過長,產業鏈配合並不協調,“連工期都很難保障。”一位參與採購的人士稱。
“我們本來是為春夏季節預定的T恤訂單,但是由於裝船的時候,供貨方不負責任,導致產品被水浸泡褪色,不僅影響了銷售,還影響了我們的信譽。”上述人士稱。
“美國公司從中國轉移訂單到東南亞后,可以說是四處碰壁,頭破血流。”經常有採購商向貿促會紡織分會韓佳升抱怨自己的遭遇,“此外,印度一些國家的工作節奏特別慢,也影響了交貨期。”
據了解,東南亞國家對用工制度有著嚴格的要求,與之相比,中國工人的加班制度比較靈活,“國際採購商通常是訂單大、種類多、交貨急,所以其他國家的用工制度很難適應。”
採購巨頭們對產業鏈條非常嚴謹的要求,實事上也在考驗著中國的制造商。不久前與沃爾瑪解約的格蘭仕高層向記者解釋了為大採購商供貨的風險:“產品質量不能有任何閃失,否則將面臨巨額賠付。由於交貨時間的限制,要求我們整個物流過程安排得十分緊密,萬無一失。”(索寒雪)
業內人士分析,是由於中國完整的產業鏈和成熟的加工環境,讓這些採購巨頭“回心轉意”。
海外訂單去而復回
浙江服裝企業廠長呂亞青在2007年接到超過100萬美元的沃爾瑪訂單,作為沃爾瑪的間接供應商,這是呂亞青接到的沃爾瑪最大一筆年度訂單。
原本呂亞青對與沃爾瑪的合作並不樂觀,“因為今年我們工人工資和原料成本都上升得很快,所以產品價格上漲了10%,但是沃爾瑪還是把訂單給了我們。”
今年在沃爾瑪訂單上受益的並非呂亞青一人,“根據我們了解到的情況,從今年春節過后,沃爾瑪就把原本在印度進行採購的近80%的紡織品訂單回流到中國了。”貿促會紡織分會項目經理韓佳升向記者透露,“不止是沃爾瑪,還有家樂福、耐克甚至電器行業的飛利浦都有把訂單轉移回中國的趨勢。”
而就在兩年前,歐美對中國的紡織品設限,沃爾瑪的紡織品供貨商將生產訂單紛紛移往印度。在中國紡織品受限的2005年,沃爾瑪在印度的採購額翻了一番。國際採購商轉移訂單的主要原因便是,由原料和勞動力價格上漲帶動的中國產品價格上漲。當時,印度的紡織工人每月工資隻有60美元,遠遠低於中國的130美元。曾經前往越南考察,並計劃設立紡織廠的樓明良向記者描述:“當時越南的工人月工資也隻有60美元。”
在2006年,中國紡織品出口的增速減慢,但是,周邊的東南亞國家包括越南、老撾、泰國、印度等國,紡織品出口都出現了空前的“繁榮”。
然而,現在前往東南亞“探營”的採購巨頭們開始紛紛回流。
“我們的確在增加對中國的採購量。”沃爾瑪新聞部門人士向記者表示,但是對於增量是否來源於東南亞轉移的訂單,該人士未予置評。
完善的產業鏈“召回”採購商
對於採購大單“逆勢”回流,紡織工業協會副會長許坤元並不覺得奇怪:“中國紡織行業的發達的產業鏈,不是其他國家在一夜之間就能構建成的。印度的紡織品原料還要依賴從中國進口。”
由於東南亞國家缺少完整的產業鏈,而對中國產業鏈產生了依賴,導致物流鏈條過長,產業鏈配合並不協調,“連工期都很難保障。”一位參與採購的人士稱。
“我們本來是為春夏季節預定的T恤訂單,但是由於裝船的時候,供貨方不負責任,導致產品被水浸泡褪色,不僅影響了銷售,還影響了我們的信譽。”上述人士稱。
“美國公司從中國轉移訂單到東南亞后,可以說是四處碰壁,頭破血流。”經常有採購商向貿促會紡織分會韓佳升抱怨自己的遭遇,“此外,印度一些國家的工作節奏特別慢,也影響了交貨期。”
據了解,東南亞國家對用工制度有著嚴格的要求,與之相比,中國工人的加班制度比較靈活,“國際採購商通常是訂單大、種類多、交貨急,所以其他國家的用工制度很難適應。”
採購巨頭們對產業鏈條非常嚴謹的要求,實事上也在考驗著中國的制造商。不久前與沃爾瑪解約的格蘭仕高層向記者解釋了為大採購商供貨的風險:“產品質量不能有任何閃失,否則將面臨巨額賠付。由於交貨時間的限制,要求我們整個物流過程安排得十分緊密,萬無一失。”(索寒雪)
(責編:朱瑤) |
更多關於 跨國採購 的新聞 |
· 商務部:國內企業應“逆向”跨國採購 · 跨國採購處處設檻 質不高不行價不低不干 · 首屆跨國零售採購會落幕 中外廠商各有所獲 · 中國企業如何抓住跨國採購“金鑰匙” · 產業鏈戰勝成本 跨國採購大單回流中國 · 跨採大會雙向採購 中國企業拋出大單等“聯姻” · 跨國採購,中國企業准備好了嗎(熱點掃描) |
相關專題 |
· 產業 |
熱圖推薦 |
|||
|
| ||
|
|
|
|
資本市場熱點追蹤 |
·收盤:兩市雙雙收高 滬指報3445點漲0.26% ·午盤:兩市沖高回落 滬指失守3400點跌1.77% ·開盤:兩市漲跌互現 滬指報3433點漲0.07% ·收盤:兩市低開低走 滬指大跌5.48%報3436點 ·午盤:兩市低開低走 滬指跌1.52%報3580點 |
[一語驚壇]收入差距尚且"諱言",分配不公如何"開刀"? [論壇]美派三航母迎接胡總出訪?·六國要聯合對抗中國? [訪談]黨國英談農村城鎮化·外交部李鬆談伊朗問題 [辯論] 花千億投資迪斯尼,值嗎?·你認同買不如租嗎? [博客]溫總理:見一葉而知天下 女副市長咋被騙色騙財? [博客]毛澤東為何成中國文化符號 男人居住北京11條理由 |
無線·手機媒體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