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養老金融 開拓“老有所養”新空間

訪談嘉賓:
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原副理事長王忠民﹔華夏新供給經濟學研究院院長、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原所長賈康﹔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研究部副部長馮俏彬﹔中國養老金融50人論壇秘書長董克用

地點:北京
時間:2020.5.27
摘要:百歲人生,你准備好了嗎?當生命更長了,如何保障質量不降?80后談養老,太早了嗎?2020年全國兩會期間,人民網《金台圓桌》欄目邀請嘉賓聚焦“養老金融”話題。 專家表示,當今社會對“老”的認知正發生改變,深刻影響著養老理念和社會治理。在養老金、養老服務和養老產業等維度,金融發揮著重要作用,養老同樣也給金融行業帶來新的發展空間。
  • 人民網演播廳錄制現場人民網演播廳錄制現場
  • 王忠民與人民網演播廳進行視頻連線王忠民與人民網演播廳進行視頻連線
  • 賈康在人民網演播廳現場與主持人互動賈康在人民網演播廳現場與主持人互動
  • 馮俏彬在人民網演播廳現場與主持人互動馮俏彬在人民網演播廳現場與主持人互動
  • 董希淼在人民網演播廳現場與主持人互動董希淼在人民網演播廳現場與主持人互動
人民網演播廳錄制現場人民網演播廳錄制現場
王忠民與人民網演播廳進行視頻連線王忠民與人民網演播廳進行視頻連線
賈康在人民網演播廳現場與主持人互動賈康在人民網演播廳現場與主持人互動
馮俏彬在人民網演播廳現場與主持人互動馮俏彬在人民網演播廳現場與主持人互動
董希淼在人民網演播廳現場與主持人互動董希淼在人民網演播廳現場與主持人互動

精選對話

人民網:

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程度不斷加深,未來數十年間,我國老年人口的撫養比也將呈現快速上漲趨勢。與傳統養老相比,現代養老會呈現哪些新的需求?

王忠民:

公共養老金是把全社會人的代際融合到一起,年輕人繳費,給現在的老人去用。隨著中國老齡化水平顯著提高,目前對社保體系資金作出貢獻的人數正在快速減少。

賈康:

傳統的家庭養老模式,依靠的是代際關系。隨著社會變遷,“養兒防老”模式正在逐漸消減,取而代之的是“社會化養老”。

馮俏彬:

未來養老方式是社會化養老。老年人的需求不僅僅是物質上的需求,還有精神上的需求。

董克用:

人們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呈現多元化趨勢,養老需求不再局限於物質生活不足時的被動養老,正逐漸向豐富老年生活的主動“享老”轉變。

人民網:

應對人口老齡化離不開金融的媒介融通作用。目前中國養老金融發展現狀如何?

王忠民:

從需求層面看,養老財務的可支持性是關鍵,如果沒有錢,沒有支持,所買的產品、服務就不可持續﹔從供給側看,養老服務的可獲得性是關鍵,有了經濟支持,能夠得到性價比高的產品和服務。

賈康:

建議提高養老金第二支柱和第三支柱的比重,這是制度建設和配套改革要把握的一個方向。

馮俏彬:

隻靠政府的養老機構顯然是不夠的,金融要發揮市場機制的力量,動員眾多市場主體提供多元化的養老供給產品。發展養老產業,既要發揮政府作用,也要發揮市場的配置資源作用。

董克用:

目前中國的養老金體系面臨的核心問題是第一支柱承擔了過多職能,三個支柱之間有待平衡。

人民網:

對於實現更高質量的養老生活,您有何建議?

王忠民:

人口老齡化的重大問題,應該全方位系統性地創造條件,讓養老的服務低成本、高效率、高質量、便利獲得。

賈康:

養老產業要滿足多元化需求,既有中高端養老機構,也要有適合低收入群體,由政府托底的,給予金融政策支持的養老機構,比如政府對於用作建設養老院、護理院的土地進行稅收優惠。

馮俏彬:

養老既要靠社會,也要靠個人年輕時候為未來儲蓄。當下,一方面進一步完善基本養老制度,另一方面增強一些社會團體和社會個人未雨綢繆、長遠謀劃的意識,並為其提供相應的制度安排。養老金融是一個還未得到充分開發領地,未來的空間和希望都非常大。

董克用:

除養老金外,養老服務的可得性和養老產業的發展支撐,也是養老金融需要關注的重點。老人出現失能、失智現象后,無法在家庭照顧自己,子女也無法保障時時伴隨,要建設去社區或機構養老的環境。如果是一對一照顧,還要加強對護理行業人員群體的培養,這也需要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