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作為數字經濟時代的重要基礎設施、關鍵技術、先導產業以及賦能引擎,人工智能已在自動駕駛、智慧城市等領域廣泛應用,成為改善人民生活質量、推動產業優化升級的重要驅動力。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加快發展數字經濟,促進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數字產業集群。

近日,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長、北京大學計算機學院教授黃鐵軍,清華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教授、清華大學人工智能研究院常務副院長孫茂鬆,阿裡雲智能首席技術官周靖人做客《人民會客廳》欄目,圍繞大模型驅動下AI產業發展進行交流。

大數據大算力推動人工智能走向大模型時代

從日常生活中人臉識別的廣泛應用,到街上行駛的無人駕駛汽車,再到工廠內相互配合的機器人……類似的智能場景在生產生活中並不少見。作為數字經濟時代的重要基礎設施、關鍵技術、先導產業以及賦能引擎,人工智能(AI)已在自動駕駛、智慧城市等領域廣泛應用,成為改善生活質量、推動產業優化升級的重要驅動力。

近日,行業專家和企業代表做客人民網《人民會客廳》視頻訪談欄目時表示,大數據、大算力推動了人工智能發展走向大模型時代,要加快人工智能技術創新,建設開源開放生態,降低模型應用成本,拓展人工智能應用場景,推動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融合發展,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注入智慧動能。

【更多】

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長、北京大學計算機學院教授黃鐵軍:經過十幾年發展,人工智能已發展到大模型時代。大模型是一個智能載體,而智能來自於海量的數據。計算機具有超強算力,能夠從海量數據中提煉出智能模型。再加上人工智能算法的進步,能夠訓練出智能水平比較高的模型。要建設開源開放的大模型技術體系,讓更多人的聰明才智以開放的方式匯聚在一起,推動智能社會更快到來。

清華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教授、清華大學人工智能研究院常務副院長孫茂鬆:大模型和AIGC實際上為數字經濟開創了無限可能性。借助於計算機可以對所有信息,包括文本信息、圖像信息從計算的角度進行處理,在深度和廣度上比以前有一個質的提升。要把這種可能性落實到現實中的應用場景裡有一定的難度,需要付出艱苦的智力勞動,要打破數據間的行業壁壘,在符合國家法律法規的前提下,共享、利用、開發好數據。

阿裡雲智能首席技術官周靖人:推動我國AI創新發展,一是要在基礎設施上提供相應的算力支持,能夠有更大規模的提供公共服務的算力平台,為我國AI快速發展奠定基礎。二是模型生態建設上要有開源共享的目標,不僅要關注基礎模型,也要探索每個行業的相關模型,包括人工智能一系列應用,這對我國AI發展發揮著重要作用。三是要降低AI使用門檻,降低模型應用成本,讓各行各業的人將人工智能應用到實際場景中,真正讓AI做到普惠、創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