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技創新引領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浪潮中,數實融合已成為催生新質生產力的核心動力。隨著數字化轉型持續深化,其正全方位推動經濟躍向新高度。本期“人民會客廳·圓桌對話”,將目光聚焦 “數實融合驅動新質生產力”。節目邀請代表委員、業內專家、企業代表齊聚一堂,圍繞數字技術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展開探討,深挖數字化成功實踐,共探新質生產力加速形成與發展的有效路徑 。
新質生產力,如何加“數”前行?
近年來,數字經濟發展速度之快、輻射范圍之廣、影響程度之深前所未有,正在成為重組全球要素資源、重塑全球經濟結構、改變全球競爭格局的關鍵力量。
2025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激發數字經濟創新活力。持續推進“人工智能+”行動,將數字技術與制造優勢、市場優勢更好結合起來,支持大模型廣泛應用,大力發展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人工智能手機和電腦、智能機器人等新一代智能終端以及智能制造裝備。”
近日,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院長余曉暉,工信部信息通信經濟專家委員會委員、DCCI互聯網研究院院長劉興亮,中國聯通大數據首席科學家范濟安在做客“人民會客廳·圓桌對話”欄目時表示,數字技術創新在推動新質生產力發展中的關鍵作用愈加顯現。

加快數字技術創新,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新形勢、新背景下,我國新質生產力發展已取得顯著成效,全要素生產率水平持續提升。2024年,我國數字技術全要素生產率增長率貢獻達 22.5%,在全要素生產率增長率的貢獻中佔比超五成,成為新質生產力加快形成的核心標志。【更多】

數實融合正當時 5G、AI 等技術成變革關鍵:5G、物聯網和大數據等技術在工業制造領域應用廣泛,未來,6G、量子計算等技術的突破將對數實融合產生深遠影響,帶來更高性能、通感算智深度融合以及數字孿生與虛實協同等變革。【更多】

數實融合為中小企業開辟發展新航道:國家出台的數實融合發展政策意義深遠,從產業結構調整、創新驅動發展到經濟增長方式轉變,多維度引導資源向數實融合領域集聚。傳統中小企業在數實融合過程中,可採用“小步快跑、借力賦能、精准落地”策略,逐步推進數字化改造。【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