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央一號文件明確提出要“推進農業科技力量協同攻關。以科技創新引領先進生產要素集聚,因地制宜發展農業新質生產力。”文件強調以科技創新為核心驅動力,因地制宜推進農業現代化。2025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要著力抓好“三農”工作,深入推進鄉村全面振興。

        本期人民會客廳邀請全國政協委員、山東農業大學副校長林海,農業農村部農村經濟研究中心二級研究員張照新,金正大生態工程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總裁萬鵬,共同就如何以科技創新引領現代農業發展等熱點話題展開討論。

以科技創新為帆 引領現代農業發展新航程

        今年的中央一號文件提出,“推進農業科技力量協同攻關。以科技創新引領先進生產要素集聚,因地制宜發展農業新質生產力。”

        全國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山東農業大學副校長林海,農業農村部農村經濟研究中心二級研究員張照新,金正大生態工程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總裁萬鵬在做客“人民會客廳·圓桌對話”欄目時表示,農業科技創新對於支撐國家農業強國建設、保証國家糧食安全具有重要作用,農業新質生產力的發展,必將帶來我國農業產業體系的深刻變革。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推進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林海表示,農業科技也需要自立自強,推動農業科技創新力量建設。同時,也要發揮企業在科技創新體系中的作用,真正把科技轉化為生產力,推動農業現代化建設和農業強國建設。

        在林海看來,農業科技創新前沿領域集中在種業創新方面。種業是農業生產的“芯片”,現代種業科技研發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與此同時,和種業相配套的良法、良機、良策,也需要加強配套研究。

更多閱讀

打通科技成果轉化“最后一公裡”:隨著人工智能和生物技術的快速發展,傳統農業學科的科研能力也需要進一步提升。研究問題應來源於生產一線,研究過程建立在生產一線,最終成果也應直接作用於生產一線。隻有這樣,才能真正打通科技轉化的“最后一公裡”。 【更多】

發展農業新質生產力,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必然選擇:農業新質生產力的培育與發展,將引發農業產業體系的系統性變革,特別是在重構現代農業產業鏈、優化供應鏈布局、提升價值鏈效能等方面產生深遠影響。 【更多】

產學研用深度融合推動農業高質量發展:作為農業科技創新的前沿力量,企業是最活躍的科技創新主體,也是新質生產力的主要載體。進一步強化科技創新,適應新的發展需求,是企業深耕市場的“秘訣”。【更多】

林海委員:打通科技成果轉化“最后一公裡”

張照新:農業新質生產力將引發產業體系深刻變革

萬鵬:自主創新與產學研融合 助推農業新質生產力快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