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08月31日10:27 來源:人民網-財經頻道 手機看新聞
人民網北京8月31日電(記者 魏倩) 反映實體經濟活動的中國官方8月制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將在9月1日公布,上個月PMI為50.1,已連續三個月回落。上周四,匯豐(HSBC)公布了8月PMI預覽值意外下跌為47.8,創下了9個月新低,仍然在榮枯線50以下,這表明上個月經濟企穩的樂觀判斷被打破。
具體到匯豐PMI初值成分指數,新訂單指數和新出口訂單指數均下滑,產成品庫存指數反而上升,表明經濟仍然表現疲軟。其中,新出口訂單指數以44.7創下41個月最低,意味著出口創下自2009年3月以來最大降幅。有經濟觀察者預計,最新的中國官方PMI可能降至50以下。
指數下滑主要源自出口壓力,出口還影響了工業產出、企業盈利能力、庫存等。
“從已公布中報的公司看,出口制造企業上半年淨利潤呈負增長,中報業績均低於預期,內銷服裝企業業績基本符合預期”,申銀萬國提供的分析稱。而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較快的升值步伐,也將對於下半年乃至明年上半年的出口將產生不利影響。
匯豐購進價格指數和出廠價格指數呈雙下降,表明需求增長疲軟。這也從本周早些時候出爐的工業企業利潤數據得到印証。
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前7個月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26785億元,同比下降2.7%。至此,工業企業利潤已連續4月下降。在41個行業類別中,有15個行業利潤出現下降,包括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通用設備制造業下降0.9%以及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等。
與基礎設施建設、房地產等需求直接相關的鋼鐵業則在今年上半年陷入全行業虧損。在前日發布中報的5家鋼企中,馬鋼,山東鋼鐵及杭鋼股份均虧損,而沙鋼、八一鋼鐵和太鋼不鏽淨利降幅超過五成。
“工業處於去庫存化階段,但下滑數據仍表明7月宏觀經濟下行”,一位証券機構分析師表示。
從上市公司中報來看,也反映了宏觀經濟下行的壓力。本月的最后一個交易日—31日,上市公司中報披露將收官。記者獲知的數據顯示,截至8月26日,滬深兩市有1820家上市公司披露中報,其中有868家公司淨利潤同比下滑,佔比約48%。整體淨利潤下滑已成定局。
事實上,今年中國經濟下滑速度超出年初預期,上半年GDP增長7.6%。匯豐也在本周將中國今年GDP增速預估由8.4%下調至8%,此前,多個機構已相繼下調GDP預期。對此,近幾個月以來,政府不斷加碼經濟刺激措施以減緩經濟下降勢頭。一些機構持樂觀判斷,認為這些措施將在下半年推動經濟復蘇。
証券機構高盛高華認為,目前總需求增速疲弱,外需迅速惡化,同時房地產市場調控趨嚴,后者會對內需帶來壓力。
該機構預計,此種形勢下顯然有必要進一步放鬆政策,政府可能推出消費信貸等進一步措施來刺激消費需求,但短期內這些政策的影響可能非常有限,最大的推動作用可能還是來自固定資產投資領域。
央行則繼續在貨幣政策上發力,在本周二和周四分別進行了1250億元和400億元兩次逆回購操作,統計來看8月份央行資金淨投放總量高達3440億元,為近14個月新高。
不過,“考慮到8 月份CPI可能會略高於7 月份(1.8%),這可能會限制短期內進一步放鬆的空間,尤其是貨幣政策方面”,高盛高華認為。
評論:
人 民 網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12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