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09月24日09:15 來源:北京晨報 手機看新聞
痛苦的轉型升級之路在左,坐等投資、出口拉動的“鴕鳥對策”在右,能否順利轉向內需拉動,將決定中國是否將繞過“鐵鏽時代”。趙慶明:中國目前面臨著一個選擇,要麼繼續選擇較高的出口競爭力,要麼選擇讓居民收入大幅提高。 |
消化過剩歸根結底要靠提高普通人的收入
如何繞過“鐵鏽時代”
消化過剩歸根結底要靠提高普通人的收入
當前,過剩的產能就像鐐銬一般束縛著經濟反轉的活力,在對外經貿大學客座教授趙慶明看來,產能過剩只是相對而非絕對問題,其背后更深刻的原因是中國經濟的發展方式。痛苦的轉型升級之路在左,坐等投資、出口拉動的“鴕鳥對策”在右,能否順利轉向內需拉動,將決定中國是否將繞過“鐵鏽時代”。
“經濟結構必須轉向依靠內需拉動”
北京晨報:您如何看待中國多個產業的產能過剩?
趙慶明:當前全球經濟都處於沼澤之中,中國經濟過於依賴外需,必然深受其害。此外,我國自身需求也在放緩,在這種形勢下,產能過剩問題體現出一定周期性,但不可否認,有些行業確實已經絕對過剩了。
北京晨報:除了周期問題之外,還有哪些因素導致產能過剩?
趙慶明:目前中國居民的消費水平還很低,大家都希望住好房子、買好電器、穿好衣服,如果從這個角度去分析,產能過剩和所謂“鐵鏽時代”等概念只是一個相對靜態的問題。而事實上,當前的中國經濟很多產業是存在一定供給不足的,而這種供給相對不足的局面,主要是因為內需不足,中國經濟結構必須轉向到依靠內需中來。
“依靠投資拉動已沒有多少空間”
北京晨報:如何解決產能相對過剩問題?
趙慶明:中國目前面臨著一個選擇,要麼繼續選擇較高的出口競爭力,要麼選擇讓居民收入大幅提高。事實上,中國目前在國際制造業格局中,已經從第三梯隊向第二梯隊邁進,產品層次也從低端向高端轉變。在外需方面,我們當前和今后隻需保持出口份額維持不變即可,重要的是,需要將經濟結構盡快轉向內需拉動上來。
北京晨報:如何轉向內需拉動呢?
趙慶明:依靠投資拉動已經沒有多少空間,公路沒有多少可以修的了,制造業的投資已經沒有多少缺口,服務性產業投資也不會有那麼大。目前隻有依靠消費需求的拉動,即大幅提高普通人的收入。
北京晨報:對於那些絕對過剩的產能怎麼辦?
趙慶明:對落后產能必須堅決地淘汰。當前市場上一些“小鋼鐵”、“小水泥”存在諸多問題,一是對環境破壞嚴重,二是產品質量多數不過關,此外對勞動者的保護也不夠,這些產能必須淘汰,或者進行技術升級。要實現這個目的,一是要充分發揮市場的作用,優勝劣汰﹔二是要提高技術門檻和環境門檻,強行對生產工藝和技術最低水平進行限制,這是國際上通行的辦法。
![]() |
人 民 網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12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