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09日07:56 來源:中國証券網-上海証券報 手機看新聞
記者昨日從相關渠道獲悉,成品油定價機制改革的條件已經越來越成熟,改革方案有望擇機推出,這一方案將縮短現有的調價周期。事實上,主管部門已經做了大量研究論証工作,計劃擇機推出成品油價格改革方案,縮短調價周期,改進調價操作方式,提高機制運行的透明度。 |
記者昨日從相關渠道獲悉,成品油定價機制改革的條件已經越來越成熟,改革方案有望擇機推出,這一方案將縮短現有的調價周期。專家認為,縮短周期對控制消費者物價指數(CPI)過快上漲將有明顯成效。
現行的成品油價格形成機制是,當國際市場原油價格連續22個工作日移動平均價格變化超過4%時,可相應調整國內成品油價格。
知情人士表示,現行價格機制推行以來,保証了成品油市場正常供應。但是在運行過程中,也暴露出調價周期過長、透明度不夠等問題。
“消費者詬病較多的是價格調整的長周期以及4%的門檻。”卓創資訊分析師陳晴說,比如“4%”的門檻,按照現行的成品油定價機制,由於上漲達到4%比的是低值,而下跌要達到4%則比的是高值,客觀上導致上漲容易,下跌較難。因此,有必要進一步完善現行的成品油價格機制。
事實上,主管部門已經做了大量研究論証工作,計劃擇機推出成品油價格改革方案,縮短調價周期,改進調價操作方式,提高機制運行的透明度。
縮短成品油調價周期的條件也日趨成熟。中國能源網首席信息官韓曉平稱,美國在國際原油市場上擁有很強的話語權,如今恰逢美國大選,大選前油價上漲的可能性很小。在國際油價處於下跌通道的情況下,我國縮短成品油調價周期能讓消費者享受到實惠,對控制CPI過快上漲將有明顯成效。
但韓曉平提醒,如果國際油價較長時間處於下跌通道,而國內成品油價格調整頻率過快,則會降低民營煉廠的生產積極性,對成品油供應有消極影響。因此,改革推出的時機和力度還需統籌考慮。
人 民 網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12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