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10月8日,華為北美分公司負責外部事務的副總裁威廉·普盧默接受媒體採訪
華為、中興兩大公司被指“威脅美國安全”的風波遠未結束。由於收到新一波投訴,美國眾議院情報委員會擬對華為中興兩公司啟動第二輪調查。對此,華為相關人士昨日對新京報記者回應表示,“華為的日益強大,正是美國畏懼華為進入的根本原因。”
投訴主要涉及華為
國外媒體昨日報道稱,據美國情報委員會的一名成員透露,美國國會發布有關“華為和中興可能威脅美國情報安全”的報告后,委員會收到了許多來自華為及中興現任及前任員工和客戶的來電,稱這兩家企業可能擁有可疑設備。相關投訴主要涉及華為。
“我並不認為那些公司希望我們停止關注這類問題。”該成員表示,委員會正在對新的線索進行跟進。
去年11月,美國針對華為中興啟動了第一輪的調查,在將近一年的調查時間裡,華為中興的高層也與美國眾議院情報委員會進行過會面。今年9月13日,華為和中興的代表在華盛頓出席了美國聽証會,就所謂的“威脅美國國家安全”的調查接受質詢。
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知情人士對本報表示,華為在美國確實做了各方面的工作,如產品展示、公關等。
“利益因素是阻撓的關鍵”
“給華為等企業歧視性待遇,安全威脅不過是借口,其關鍵依然是背后的利益因素。”華為相關人士昨日表示。他說,目前華為在LTE終端一直處於領先地位。在核心處理器上也取得重大突破,掌握了芯片等能力的華為將跑得更快更遠。這引起了一些國家的極度不安。
他認為,由於受到美國相關部門的有意阻撓,華為一直很難獲得在這一全球最大市場進行公平競爭的機會。
據了解,目前,華為在美國有終端業務、企業業務和運營商業務三大業務。2011年,華為在美國市場的收入為13億美元,而在這13億美元中有9億美元是來自終端銷售收入。運營商業務佔比並不多。
2011年10月,美國商務部阻止華為參與國家應急網絡項目招標。
與華為一樣在美國以終端業務為主的還有中興。
去年,中興在美國市場的設備銷售收入不到3千萬。中興通訊副總裁何士友此前表示,由於政治原因,在美國銷售網絡基礎設施“要復雜得多”,“打入手機市場更容易”。美國市場未來將取代中國成為中興手機最大的區域市場。
![]() |
人 民 網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12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