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12日08:19 手機看新聞
繼上海和北京之后,10月1日江蘇、安徽兩省試點“營改增”。自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8月1日擴大“營改增”試點范圍至今兩個月有余,從試點區域實際的運行情況看,“營改增”改革推進的速度、取得的成效,都大大超過市場的預期。
“營改增”的重大意義首先體現在它是一項以減稅為基本出發點的改革。“營改增”后,企業稅負因此項轉型而下降。作為稅收制度改革的全新嘗試,“營改增”先期選擇某個地點、某個行業進行試點就是考慮到這項改革需要突破的難點比較多,需要為全面推廣積累經驗。從根本上說,“營改增”需要從稅制改革的全局來進行頂層設計。
改革設計要考慮到:第一,如何為已經打破了的稅負均衡找到新的平衡。“營改增”后,隨著增值稅稅負相對減輕和營業稅稅負相對加重,制造業稅負水平將下降,而服務業稅負水平則趨向上升,我國以提升第三產業比重為主的產業結構調整要有相應的對策。
第二,營業稅是地方政府的主體稅種,“營改增”后,地方相對獨立的稅源縮小了。如何保護地方發展的積極性,是“營改增”順利推進的主要基礎。
第三,如何在夯實試點成果的基礎上,加大覆蓋面。上海試點時,周邊地區的企業“叫苦”,因為企業的稅負不一。現在,推廣到10個省市,10省市以外的其他省份會逐漸感覺到體制的區別對待。
要消除由於改革有先有后所帶來的不平,惟一出路是加快夯實試點成果,進而將試點成果推向全國。
(來源:中國經濟網—《經濟日報》)
人 民 網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12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