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22日08:08 來源:人民網-國際金融報 手機看新聞
10月20日,香港金管局出手干預匯市,買入6.03億美元,以維持港元匯率穩定,這是香港金管局自2009年12月以來的近三年內首度大手筆買入美元。潘正彥指出:“近期人民幣對美元出現較快速度的上漲,國際資本的流入應該是一個比較重要的因素。 |
美元強勢下跌 香港大手筆干預(網絡配圖)
10月20日,香港金管局出手干預匯市,買入6.03億美元,以維持港元匯率穩定,這是香港金管局自2009年12月以來的近三年內首度大手筆買入美元。
與此同時,人民幣連續多個交易日出現跳漲,有再次進入單邊升值通道的跡象。
香港被迫出手,人民幣大幅升值,表明熱錢有重回亞洲的可能。此前關於熱錢出逃亞洲的趨勢,隨著中國經濟在第三季度觸底反彈,或重新流入中國。
國際資本入港
港元與美元之間實施聯系匯率制度,港元對美元匯價可在7.75-7.85之間浮動,而一旦匯價升至7.75,觸及強方兌換保証水平,金管局便需要入市干預以穩定港元對美元匯率穩定。而上周就是在港元對美元匯價強勁上揚至7.75的情況下,金管局被迫出手。
港元對美元在近期為何有如此強勁表現?香港浸會大學財務及決策學系副教授麥萃才表示,港元匯率上升反映有熱錢流入香港,相信熱錢是來自美聯儲第三輪量化寬鬆措施,熱錢需要港元用作投資。香港銀行公會主席馮婉眉也指出,已留意到過去的一兩個星期內,有游資流入香港。
香港金管局發言人同樣表示,目前港元市場穩定有序,近日港元需求有所增加,是與歐洲市場略為回穩、美元偏弱、美息下降,以致資金流入區內貨幣和股市有關,其他亞洲貨幣也同樣面對上升壓力。不過,交通銀行香港分行首席經濟及策略師羅家聰則認為,港元轉強主要因為在岸及離岸的人民幣匯率近期轉趨強勁。雖然有資金流入,但估計金額不多,他解釋,美聯儲自推出第三輪量化寬鬆至今,資產規模反而減少,沒有太多買入動作。
上海社科院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潘正彥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採訪時表示:“近期港元對美元升值更大程度上可能受到人民幣對美元強勁升值的表現。而且,不排除未來一段時間隨著人民幣對美元的升值,港元對美元匯價再度上升。”
熱錢過港入內地
然而,人民幣對美元又何以在近幾個交易日出現明顯有別於今年以來不溫不火的“火爆”上漲態勢?雖然,上周五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結束了此前連續6個交易日上漲的局面,然而這並不意味著人民幣加速升值的跡象已然消失。自10月11日至10月18日的連續六個交易日,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上漲近0.6%。與此同時,100港元對人民幣首次跌破80元,進而引發大量內地居民赴港消費。
潘正彥指出:“近期人民幣對美元出現較快速度的上漲,國際資本的流入應該是一個比較重要的因素。盡管從數據來看,外商長期投資資金出現下降的狀況,但是不排除短期投機資金與長期資金流向出現相反,尤其是金融資產類的跨境資本可能有所流入,預計第三季度國內資本項目下資金會有較大幅度的增長。”
上周五,商務部公布數據顯示,中國9月實際外商直接投資為84.3億美元,同比下降6.8%。而同日央行公布的數據顯示,9月份金融機構外匯佔款新增1306.8億元,在連續兩個月的負增長后,再度回到正增長的軌道上。而且,9月份新增額也創下了8個月以來的新高。雖然,9月中國的貿易順差有所擴大,但是依然表明有不明資金流入境內。
不過,上海財經大學現代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奚君羊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採訪時則表示:“光看9月份的數據並不能說明有大規模熱錢流入,即使有也不會太多,因為目前中國經濟才剛剛有平穩跡象,並沒有明顯回暖的跡象,而人民幣也沒有大幅升值的預期。近期人民幣出現較此前強烈的升值跡象,很可能與近期境內結匯增加有關。”
然而,在中國外貿出現好轉、投資力度加大、經濟可能已經觸底回升的情況下,國際資本的確有可能重新涌入中國。交行金融研究中心指出,在外圍流動性寬鬆格局下,未來資本可能加大流入力度、外匯佔款可能有一定程度回升。“目前,香港已經出現國際資本流入增加的狀況,不排除未來會有越來越多的資本囤積在香港,同時對內地經濟保持密切關注,一旦發現有更好的獲利空間就涌向內地。”
人 民 網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12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