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山西省繁峙縣神堂堡庄旺村是一個典型的山村,地處群山環抱的大山溝中,離五台山風景區不遠。幾年前,一家名為繁峙縣富繁鐵選有限責任公司的採礦企業的隨意開採打破這裡的寧靜。堆積成山的礦渣一旦遇有水災,極有可能造成潰壩和泥石流,下游多個村庄就會村毀人亡,瞬間消失。隨著鐵礦開採規模的不斷擴大,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隱患與日俱增。
經記者多方調查,該公司直至目前仍處於無証開採,繁峙縣有關部門均已承認此事,可是為什麼至今仍對此私採、盜採問題置之不理呢?
整個山體被挖得千瘡百孔
這裡曾經山清水秀風景迷人,自從鐵礦違法開採后,村民的耕地被佔用,山上的植被遭到嚴重破壞,大量礦渣隨意堆積。
在庄旺村寶石溝可以看到,一些耕地和荒坡已經遭到佔用,隨處可見的礦渣雜亂無章。在礦區內有兩眼洞口,運送礦石的大貨車進進頻繁。大量礦石從洞內運到地面,一台碎石機正在對大塊礦石進行破碎作業,傳送機也正在運行,兩台鉤機和多部貨車正在緊張工作。
2013年11月下旬,記者站在這座山上,很遠就能聽到礦石開採過程中,機器轟鳴的聲音。放眼望去,整個山體被挖的千瘡百孔、面目全非。
富繁鐵礦佔用的是庄旺村等村庄的土地,已開採好多年,沒有合法的手續。自從該鐵礦進駐以來,每天開採數千噸礦石,價值數百萬元。開採時機器的聲音,使附近村民不得安寧。
村民對此十分氣憤,自從這個富繁礦業開採鐵礦以來,附近村民的生活就遭了秧,僅有的一點耕地遭到佔用,山上的林樹果木和礦石資源遭到破壞和盜採,礦石採選后留下的礦渣,給下游多個村庄帶來了極大的安全隱患。
監管被指形同虛設
富繁鐵礦下游幾個村庄,近年多次受過洪水之害,幾個村庄的橋曾被沖毀過。一旦發生水災,危害將會多麼嚴重。庄旺村村委會及多名村民,舉報富繁鐵礦多次,礦方均態度強硬,置之不理。
當地村民不止一次地向繁峙縣環保、安監等部門反映情況,可是始終沒人管,礦渣還是越堆越高。
2009年初,山西省非煤礦山企業資源整合和有償使用工作領導組辦公室關於《忻州市非煤礦山企業資源整合和有償使用工作方案》的核准意見,對忻州市境內所有非煤礦山進行資源整合、關閉淘汰和技術改造。對被列為關閉淘汰的礦山,由有關部門吊銷相關証照﹔屬於整合的礦山,參與整合的各方必須立即停產,進行資源整合。其中,忻州市轄內的繁峙縣富繁鐵選有限責任公司所屬礦山,正屬於76座關閉淘汰的礦山。
后來,繁峙縣富繁鐵選有限責任公司向山西省國土資源廳申請劃定礦區范圍。2010年5月24日,山西省國土資源廳對礦區范圍做出劃定,對該礦區范圍預留1年期限,並要求在2011年5月24日前,按規定辦理採訪登記手續。逾期未辦理採礦登記手續,未領取採礦許可証,該礦區范圍不予預留。
《防治尾礦污染環境管理規定》明確規定:“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對本轄區內的尾礦污染防治實施統一監督管理。”而在現實中,繁峙縣政府各級管理部門對於“富繁鐵礦”尾礦庫的危害卻很少有人問津。
2012年,國家安監總局、國家發改委、工信部、國土部、環保部聯合發文,指出尾礦庫必須依法合規建設,嚴格履行安全、環保設施“三同時”手續。尾礦庫企業依法取得相關証照后方可生產運行。
令人擔憂的是,富繁鐵選公司非法採礦,給當地埋下了極大的安全隱患。而當地相關監管部門,卻沒有將列入“黑名單”關閉淘汰的鐵礦進行強行關閉。
除此之外,記者在繁峙縣發現,很多鐵礦、金礦都在無証情況下大肆開採。一名礦老板稱,礦山開採給當地增加了極大的財稅收入,即使無証開採,各個監管部門也不會真正的去關停這些礦山。
隻顧盈利不管安全
按照規定,採礦要建有尾砂尾礦壩,並且還要定期對尾礦壩進行檢查和維護。而富繁鐵礦根本沒有礦渣處理設施,生產中產生的礦渣隨意堆放,一旦遇有水災,極有可能形成泥石流,對下游村庄致命性的毀滅。
在礦區下游不遠處,一條自西向東彎彎曲曲的大山溝,足足有幾十米寬,溝底是一條山路。如今,這條寬大的山溝裡堆滿了大量礦渣,溝底的道路被擁擠到隻有3、4米左右的寬度。
村民反映,富繁鐵礦隻顧著非法開採獲利,卻連個像樣的礦渣、尾礦庫都沒有修建,而是極不負責任地將礦渣隨意傾倒在山路上。長期以來,礦渣越堆越多,由此所帶來的安全隱患也日趨明顯。
經過粗略測量后得知,礦區下游的山溝路面上堆積了近一公裡左右長的礦渣。寬度達50米左右,最高處足有10余米深。
由於山路地處山溝底部,同時也是洪水的下泄通道,而這裡比下游的5、6個村庄海拔高出很多,一旦降雨量增大,這條供方圓十多平方公裡范圍內的降水行洪的寶石溝,會瞬間成為“堰塞湖”。同時,洪水會裹挾著這幾十萬立方米的礦渣,向下游村庄涌來。“泥石流“會瞬間將下游村庄吞沒,不僅房屋和庄稼地不保,這麼多村民的生命安全將受到極大威脅。而泥石進一步堵塞下游河道后,更多的下游村庄將被殃及。
富繁鐵礦亂堆亂拋的幾十萬方石渣,成了高懸在下游幾個村村民頭頂的“不定時炸彈”,每到汛期,村民們都擔驚受怕。
國家對尾礦和礦渣存放處理有嚴格規定,其中指出,尾礦庫選址下游三公裡之內無大型水源地、重要設施和居民區。而富繁鐵礦的尾礦渣堆放地點離居民民房較近,一旦潰壩,下游村民很難逃脫。
山西襄汾潰壩事故就源由非法排放礦渣形成泥石流,損失慘重、教訓深刻。
誰在縱容非法開採
一座早應關閉的鐵礦,不僅非法開採獲利多年,生產過程中所產生的礦渣,還給當地留下了極大的安全隱患。在當地群眾多次反映和舉報后,一直沒有停止﹔在記者向國土等多個部門反映后,仍然大張旗鼓地開採。一家非法企業如此猖狂,究竟誰是這家黑礦的保護傘?
2013年11月下旬,記者從繁峙縣國土局得到証實,富繁鐵選公司未辦理採礦登記手續,沒有取得採礦許可証等手續。這意味著,富繁鐵選公司屬於非法開採,並且該礦區已不屬其所有。
記者向繁峙縣國土局主要負責人反映富繁鐵選公司開採的情況,這名領導竟稱沒有接到過下屬匯報,並對記者提出的相關情況不予理會。
在富繁鐵礦公司礦區內,有兩個爆炸物品存放點。知情人士向記者証實,這裡長期存放著炸藥供採礦使用。記者向繁峙縣公安局了解炸藥使用和領取的相關情況,但一直沒有見到任何手續。在該局辦公室主任的努力協調下,負責該工作的領導也沒有“趕回”單位。
環境影響評價(簡稱環評)是對項目建設和投產后可能對環境產生的影響,以及提出預防和污染的措施。未依法報批環評擅自開工的,由環保部門責令停止建設、生產,並限期補辦手續和進行處罰。繁峙縣環保局主管副局長表示,立即對富繁鐵礦公司進行查處。截止目前,該礦一直未停止生產。
繁峙縣安監局人員証實,富繁鐵選公司採礦沒有辦理安全生產許可証。該局新聞中心人員介紹稱,無手續的礦山開採,不屬於該單位監管。
一名知情人士向記者透露,繁峙縣一名主要領導曾說,富繁鐵選公司礦山本應早該關閉,但該礦給縣裡增加了很大的稅收,所以就將此礦暫時保留了下來。
針對村民的反對聲音,據村民反映,該公司的負責人(老板李德彬)曾表示:我有錢,縣裡大領導保護我,不怕舉報和上訪。
一家非法鐵礦,為何能夠大張旗鼓地開採?在當地群眾和記者反映舉報后,監管部門竟然置若罔聞,這種情況十分蹊蹺,不可思議。究竟誰是這家鐵礦非法開採的保護傘呢?
(來源: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