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外匯管理局20日發布的數據顯示,2014年4月,我國銀行結匯9267億元人民幣(等值1506億美元),售匯8670億元人民幣(等值1409億美元),結售匯順差597億元人民幣(等值97億美元)。
這是銀行結售匯數據自去年8月份以來連續第九個月出現順差,但順差額已連續三個月環比下降,且比上月大幅減少逾七成。今年前三個月,銀行結售匯順差分別為4475億元人民幣(等值733億美元)、2796億元人民幣(等值457億美元)和2465億元人民幣(等值402億美元)。
分析認為,銀行結售匯順差大幅下降,說明在人民幣匯率升值預期減弱后,市場主體結匯意願逐漸減弱。
國家外匯管理局國際收支司司長管濤此前分析說,雖然一季度跨境資金繼續保持淨流入態勢,但近期外匯供求狀況有所改善,銀行結售匯順差和銀行代客涉外收付款逐月回落,市場主體結匯動機減弱而購匯意願增強,遠期結售匯順差先升后降。
結售匯數據與企業和居民對匯率預期息息相關。從銀行代客遠期結售匯數據看,4月份銀行代客遠期淨結匯91億元人民幣,遠遠低於1至3月的1548億元人民幣、1390億元人民幣和165億元人民幣,顯示市場對人民幣升值預期的明顯減弱。
自2月中旬以來,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一改升值態勢,出現明顯回調。根據國際清算銀行最新公布的數據,4月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指數報115.16,環比下跌1.83%,指數重新回到2013年4月的水平。今年1至4月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累計貶值3.02%,而人民幣名義有效匯率也累計下跌2.67%。
盡管結售匯數據大幅下降,但目前跨境資金淨流入的格局並未改變。分析人士指出,在國際收支趨向均衡、人民幣匯率接近合理均衡水平的背景下,跨境資金流動和人民幣匯率雙向波動將成為一種新常態。市場各方要做出適應性調整,理性看待,積極應對。
數據顯示,2014年1至4月,銀行累計結匯40878億元人民幣(等值6673億美元),累計售匯30544億元人民幣(等值4984億美元),累計結售匯順差10334億元人民幣(等值1689億美元)。
2014年4月,境內銀行代客涉外收入16596億元人民幣(等值2696億美元),對外付款16366億元人民幣(等值2659億美元),涉外收付款順差230億元人民幣(等值37億美元)。
2014年1至4月,銀行代客累計涉外收入66213億元人民幣(等值10807億美元),累計對外付款63203億元人民幣(等值10314億美元),累計涉外收付款順差3010億元人民幣(等值493億美元)。(安蓓、王培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