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英國《每日郵報》5月22日報道,美國猶他州楊百翰大學的研究者最近發明了一種超級防水材料,通過在涂層表面添加微小的立柱或橫欄結構來提高防水性能,水滴接觸表面不但不散反而能反彈。
這項技術的發明者是由美國猶他州楊百翰大學的機械工程學教授朱莉 克羅克特(Julie Crockett)和她的同事丹 梅恩斯(Dan Maynes)教授。克羅克特教授表示,可以通過在現在的防水材料比如蠟和聚四氟乙烯上搭建這種結構來把他們變成“超級防水”材料。
不論是電子設備還是鞋子,表面涂層都能起到防水的作用。不過一旦涂層受到損傷,其防水能力也會降低。最近科學家受到荷葉的啟發,發現了了一種可以永久防水的方法:把涂層表面進行微小的結構處理,就能得到適用於一切物品的“超級防水”表面材料。
這一原理與自然界中的荷葉有異曲同工之妙。科學家們觀察到正是由於荷葉的這種結構,水滴才能停留在上面而不走形。他們受到啟發,研制了表面帶有立柱、橫排和孔洞等結構的防水材料。水滴接觸到這種材料的表面,先是分散,又由於這種微小結構的存在而聚攏到一起。由於水分子間的彼此張力要強於其與材料表面的張力,導致水滴在聚合后直接脫離涂層表面,高高彈起。
科學家們稱這種技術不僅可以制造防水太陽能板、船舶和飛機,還可以用於創造更清潔高效的能源。這一發現發表在流體物理學雜志上。(實習編譯:陳燚垚 審稿:陳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