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導讀: 2012年底至今,煤炭價格斷崖式下跌、行業大面積虧損,市場恐慌情緒持續蔓延,新的“冰河期”正在悄然來臨。
憂心忡忡的官員和煤企
“今年可能是最艱難的一年”
2012年底至今,煤炭價格斷崖式下跌、行業大面積虧損,市場恐慌情緒持續蔓延,新的“冰河期”正在悄然來臨。
由於煤炭行業的持續低迷,“煤炭金三角”各地不同程度“患上”經濟降速、企業停產、外來人口劇減、民企資金鏈趨緊、服務業蕭條的“綜合征”,借道“地下錢庄”涌入煤炭、房地產領域的巨量民間財富,被大量蒸發或嚴重縮水。
統計數據顯示,此前數年保持高速增長的鄂爾多斯、榆林、朔州,今年一季度的GDP增速同比降幅明顯。
從2013年開始,“鄂爾多斯速度”被動剎車,去年GDP同比增長9.6%,今年一季度GDP增速再次下降為7.5%﹔今年一季度朔州市GDP同比增長4.1%,增幅比上年同期回落5.4個百分點﹔據初步測算,今年一季度榆林市GDP同比增長7.1%,比上年同期回落1.4個百分點。
一個曾經不斷誕生“造富神話”的“煤炭金三角”,如今成為學者眼中光環不再的“鐵鏽地帶”。
5月中旬,《中國經濟周刊》記者歷時十余天,對“煤炭金三角”現狀進行了深入調查。
央企掌控“金三角”
神華坐鎮榆林和鄂爾多斯,中煤駐守朔州
由於資源的富集,上世紀80年代起,我國煤炭行業的兩大央企神華集團與中煤能源集團率先進入“金三角”,神華集團坐鎮陝、蒙的榆林與鄂爾多斯,中煤能源集團則長期駐守山西朔州。
2013年,神華集團煤炭產量達到4.96億噸,佔全國總產量的14%,其中近一半產量由神府東勝煤田上的神華神東煤炭集團公司(下稱“神東集團”)貢獻。
神東集團總部位於神木縣大柳塔鎮,職工超過4萬人,礦井覆蓋陝、蒙、晉三省區,是神華集團的核心煤炭生產企業。記者了解到,神東集團旗下19座煤礦幾乎都處於“煤炭金三角”,其中內蒙古10座、陝西7座、山西2座,全部為1000萬噸以上礦井。此外,該區域還有神華集團的另一個“巨無霸”——神華准格爾能源有限責任公司,該公司擁有黑岱溝、哈爾烏素兩座年產超2000萬噸的露天煤礦。
2013年,中煤能源集團煤炭產量1.92億噸,其中有1.2億噸來自山西朔州,其旗下核心企業中煤平朔煤炭集團公司(下稱“中煤平朔”)的產量幾乎佔到集團產量的70%。
多數當地人認為,中煤平朔是朔州經濟繁榮的主要依托,不僅地方稅收貢獻大,圍繞中煤平朔直接或間接從商、就業的人群非常龐大,關系著千家萬戶的“柴米油鹽”。
“2012年,我們利潤稅收突破了‘雙百億’,朔州財政收入210個億中,有一半是中煤平朔貢獻的。”中煤平朔一位中層領導頗為自豪。對於今年的現狀,他不太樂觀,據其透露,今年前4個月中煤平朔的利潤隻完成了5個億,這對企業與地方財政影響巨大。
朔州市政府某工作人員告訴記者:“5月市裡召集各部門頻頻開會,領導有些著急上火,主要是馬上要出上半年的數據了,指標不太理想。”
“今年可能是朔州建市以來最艱難的一年。”朔州市發改局一官員直言不諱。
30年來,作為“拓荒者”的神華與中煤,支撐與帶動了這一地區的經濟繁榮,而質疑與抱怨之聲亦從未間斷過。
“山西省1984年專門發過一個14號文件,要求把東露天礦所在採區作為后備資源,50年后才能啟用,現在才30年就開始挖了!”朔州市煤炭系統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官員有些不解,他認為中煤平朔產能擴張太快,擠佔了地方企業的發展空間,引發諸多礦權糾紛,耕地與環境受到了極大破壞。
今年春節前后,掌控中國煤炭價格“話語權”的神華集團帶頭大幅下調煤價,地方煤企集體“躺槍”。神華集團宣稱是市場因素,而業界猜測是“一石三鳥”——打壓進口煤和其他煤企、搶佔市場份額。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