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
2/13黑子沛,男,來自四川涼山木裡縣,簋街流浪歌手,北漂8年,做過營林工人、服務員、洗車工、搬運工、加油員、保安。2010年,他持把木吉他在怒放演唱會場外“踢館”走紅,隨著時間的流逝,他漸漸消失在公眾視線。如今,他又手持吉他,在簋街開始了自己的流浪歌手生涯。
3/13為了方便和節約,黑子沛在5號線的盡頭宋家庄站附近租了個小屋。一大早,黑子沛就開始在自己的小屋裡練習吉他和唱歌了。
4/13不僅僅唱別人的歌曲,黑子沛還自己寫歌,曾經火了一段時間后,一切又重歸平靜,今年已經34歲的他仍然還在北京漂泊、流浪。正如他在新歌《男人三十》中寫到:男人過了三十,朋友越來越少,推杯換盞的背后,是虛偽的客套……
5/13下午4點,黑子沛趕去錄音室錄制自己的新歌小樣,黑子沛說,對於音樂,他從來沒有放棄。
6/13下午6點趕到簋街,黑子沛要先准備一下,給吉他調調音,先試著唱幾首,找找感覺。
7/13這把吉他如同他的武器,是黑子沛最信賴的伙伴,吉他是許巍送他的禮物,上面記錄著他的故事。
8/13流浪歌手也有自己的行規,每進去一家店之前,黑子沛都要打聽一下是否已經有其它的歌手來過或唱過。”客人很少會點第二遍。“黑子沛說。
9/13來簋街吃飯的以年輕人居多,這便於交流。一桌客人點了一首歌,黑子沛彈著吉他站著演唱。一首歌30元錢,碰到大方的客人,會額外給點小費,但這種情況很難遇到。
10/13有時,會得到客人的掌聲和鼓勵,這是黑子沛最開心的時候,”比多給錢還高興。“然而,也有當他問客人是否需要點歌的時候,會遭遇一些冷嘲熱諷,”我並不是賣唱的。“黑子沛告訴記者,體會這些酸甜苦辣對他成長很多,做音樂,需要這些磨練。
11/13”流浪歌手這個行當看上去挺美,當個中艱辛隻有自己知道,“對於收入,黑子沛坦言,多的時候,一晚上能收入上千元,少的時候,卻顆粒無收。而為了能進入餐館唱歌,他還得給餐館交一些提成。有時掙100元就得交30元給餐館。
12/13黑子沛不會像有的流浪歌手一樣,工作到凌晨兩三點,雖然那時候的錢更好掙。“因為客人喝多一高興,就會多點幾首歌。”黑子沛會趕在最后一班地鐵回家,為第二天的工作做准備。
13/13有時,黑子沛會站在簋街的街頭,看著來來往往的人群。北漂十年,黑子沛對北京充滿復雜的感情,然而黑子沛並不消極,他依然一步一步地朝著自己的理想,堅定地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