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經濟·科技
人民網>>經濟·科技>>正文

2015年政府工作報告重要數據梳理

2015年03月05日13:38  來源:人民網-財經頻道  手機看新聞
人民網北京3月5日電 (譚翀)今日上午9時,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在人民大會堂開幕,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作政府工作報告。人民財經根據報告內容整理出了關於2015年政府工作預期目標的一些關鍵數據。
 
去年和今年重要經濟指標對比
 
2015年政府工作報告關鍵數據:
 
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7%左右
 
政府工作報告指出,經濟增長預期7%左右,考慮了需要和可能,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相銜接,與經濟總量擴大和結構升級的要求相適應,符合發展規律,符合客觀實際。以這樣的速度保持較長時期發展,實現現代化的物質基礎就會更加雄厚。穩增長也是為了保就業,隨著服務業比重上升、小微企業增多和經濟體量增大,7%左右的速度可以實現比較充分的就業。各地要從實際出發,積極進取、挖掘潛力,努力爭取更好結果。
 
居民消費價格(CPI)漲幅3%左右
 
政府工作報告中強調,要加快培育消費增長點。鼓勵大眾消費,控制“三公”消費。促進養老家政健康消費,壯大信息消費,提升旅游休閑消費,推動綠色消費,穩定住房消費,擴大教育文化體育消費。全面推進“三網”融合,加快建設光纖網絡,大幅提升寬帶網絡速率,發展物流快遞,把以互聯網為載體、線上線下互動的新興消費搞得紅紅火火。建立健全消費品質量安全監管、追溯、召回制度,嚴肅查處制售假冒偽劣行為,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擴大消費要匯小溪成大河,讓億萬群眾的消費潛力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強勁動力。
 
城鎮新增就業1000萬人以上,城鎮登記失業率4.5%以內
 
政府工作報告指出,要著力促進創業就業。堅持就業優先,以創業帶動就業。今年高校畢業生749萬人,為歷史最高。要加強就業指導和創業教育,落實高校畢業生就業促進計劃,鼓勵到基層就業。實施好大學生創業引領計劃,支持到新興產業創業。做好結構調整、過剩產能化解中失業人員的再就業工作。統籌農村轉移勞動力、城鎮困難人員、退役軍人就業,實施農民工職業技能提升計劃,落實和完善失業保險支持企業穩定就業崗位政策。全面治理拖欠農民工工資問題,健全勞動監察和爭議處理機制,讓法律成為勞動者權益的守護神。
 
進出口增長6%左右,國際收支基本平衡
 
政府工作報告中說,要推動外貿轉型升級。完善出口退稅負擔機制,增量部分由中央財政全額負擔,讓地方和企業吃上“定心丸”。清理規范進出口環節收費,建立並公開收費項目清單。實施培育外貿競爭新優勢的政策措施,促進加工貿易轉型,發展外貿綜合服務平台和市場採購貿易,擴大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點,增加服務外包示范城市數量,提高服務貿易比重。實施更加積極的進口政策,擴大先進技術、關鍵設備、重要零部件等進口。
 
擬安排財政赤字1.62萬億元,赤字率提高到2.3%,地方財政赤字5000億元
 
政府工作報告指出,積極的財政政策要加力增效。今年擬安排財政赤字1.62萬億元,比去年增加2700億元,赤字率從去年的2.1%提高到2.3%。其中,中央財政赤字1.12萬億元,增加1700億元﹔地方財政赤字5000億元,增加1000億元。處理好債務管理與穩增長的關系,創新和完善地方政府舉債融資機制。適當發行專項債券。保障符合條件的在建項目后續融資,防范和化解風險隱患。優化財政支出結構,大力盤活存量資金,提高使用效率。繼續實行結構性減稅和普遍性降費,進一步減輕企業特別是小微企業負擔。
 
廣義貨幣M2預期增長12%左右
 
政府工作報告強調,穩健的貨幣政策要鬆緊適度。廣義貨幣M2預期增長12%左右,在實際執行中,根據經濟發展需要,也可以略高些。加強和改善宏觀審慎管理,靈活運用公開市場操作、利率、存款准備金率、再貸款等貨幣政策工具,保持貨幣信貸和社會融資規模平穩增長。加快資金周轉,優化信貸結構,提高直接融資比重,降低社會融資成本,讓更多的金融活水流向實體經濟。
 
能耗強度下降3.1%以上
 
政府工作報告指出,要打好節能減排和環境治理攻堅戰。環境污染是民生之患、民心之痛,要鐵腕治理。今年,二氧化碳排放強度要降低3.1%以上,化學需氧量、氨氮排放都要減少2%左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要分別減少3%左右和5%左右。深入實施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實行區域聯防聯控,推動燃煤電廠超低排放改造,促進重點區域煤炭消費零增長。推廣新能源汽車,治理機動車尾氣,提高油品標准和質量,在重點區域內重點城市全面供應國五標准車用汽柴油。2005年底前注冊營運的黃標車要全部淘汰。積極應對氣候變化,擴大碳排放權交易試點。
 
中央預算內投資4776億元,鐵路投資要保持在8000億元以上,在建重大水利工程投資規模超過8000億元
 
政府工作報告顯示,今年中央預算內投資增加到4776億元,但政府不唱“獨角戲”,要更大激發民間投資活力,引導社會資本投向更多領域。鐵路投資要保持在8000億元以上,新投產裡程8000公裡以上,在全國基本實現高速公路電子不停車收費聯網,使交通真正成為發展的先行官。重大水利工程已開工的57個項目要加快建設,今年再開工27個項目,在建重大水利工程投資規模超過8000億元。棚改、鐵路、水利等投資多箭齊發,重點向中西部地區傾斜,使巨大的內需得到更多釋放。
 
糧食產量穩定在1.1萬億斤以上
 
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指出,今年糧食產量要穩定在1.1萬億斤以上,保障糧食安全和主要農產品供給。堅守耕地紅線,全面開展永久基本農田劃定工作,實施耕地質量保護與提升行動,推進土地整治,增加深鬆土地2億畝。加強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大力發展節水農業。加快新技術、新品種、新農機研發推廣應用。引導農民瞄准市場調整種養結構,支持農產品加工特別是主產區糧食就地轉化,開展糧食作物改為飼料作物試點。綜合治理農藥獸藥殘留問題,全面提高農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水平。
 
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標准提高10%,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標准統一由55元提高到70元
 
政府工作報告強調,要加強社會保障和增加居民收入。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標准提高10%。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標准統一由55元提高到70元。推進城鎮職工基礎養老金全國統籌。降低失業保險、工傷保險等繳費率。完善最低工資標准調整機制。落實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措施,同步完善工資制度,對基層工作人員給予政策傾斜。在縣以下機關建立公務員職務和職級並行制度。加強重特大疾病醫療救助,全面實施臨時救助制度,讓遇到急難特困的群眾求助有門、受助及時。
 
城鄉居民基本醫保,財政補助標准由每人每年320元提高到380元,在100個地級以上城市進行公立醫院改革試點
 
政府工作報告指出,要加快健全基本醫療衛生制度。完善城鄉居民基本醫保,財政補助標准由每人每年320元提高到380元,基本實現居民醫療費用省內直接結算,穩步推行退休人員醫療費用跨省直接結算。全面實施城鄉居民大病保險制度。深化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綜合改革,加強全科醫生制度建設,完善分級診療體系。全面推開縣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在100個地級以上城市進行公立醫院改革試點,破除以藥補醫,降低虛高藥價,合理調整醫療服務價格,通過醫保支付等方式平衡費用,努力減輕群眾負擔。
 
人均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補助標准由35元提高到40元
 
政府工作報告中指示,要鼓勵醫生到基層多點執業,發展社會辦醫。開展省級深化醫改綜合試點。加快建立醫療糾紛預防調解機制。人均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補助標准由35元提高到40元,增量全部用於支付村醫的基本公共衛生服務,方便幾億農民就地就近看病就醫。加強重大疾病防控。積極發展中醫藥和民族醫藥事業。推進計劃生育服務管理改革。健康是群眾的基本需求,我們要不斷提高醫療衛生水平,打造健康中國。
 
再解決6000萬農村人口飲水安全問題,新建改建農村公路20萬公裡,減少農村貧困人口1000萬人以上
 
政府工作報告中說,新農村建設要惠及廣大農民。突出加強水和路的建設,今年再解決6000萬農村人口飲水安全問題,新建改建農村公路20萬公裡,全面完成西部邊遠山區溜索改橋任務。力爭讓最后20多萬無電人口都能用上電。以垃圾、污水為重點加強環境治理,建設美麗宜居鄉村。多渠道促進農民增收,保持城鄉居民收入差距縮小勢頭。持續打好扶貧攻堅戰,深入推進集中連片特困地區扶貧開發,實施精准扶貧、精准脫貧。難度再大,今年也要再減少農村貧困人口1000萬人以上。
 
保障性安居工程新安排740萬套,其中棚戶區改造580萬套,增加110萬套
 
政府工作報告指出,要加大城鎮棚戶區和城鄉危房改造力度。今年保障性安居工程新安排740萬套,其中棚戶區改造580萬套,增加110萬套,把城市危房改造納入棚改政策范圍。農村危房改造366萬戶,增加100萬戶,統籌推進農房抗震改造。住房保障逐步實行實物保障與貨幣補貼並舉,把一些存量房轉為公租房和安置房。對居住特別困難的低保家庭,給予住房救助。堅持分類指導,因地施策,落實地方政府主體責任,支持居民自住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今年新增退耕還林還草1000萬畝,造林9000萬畝
 
政府工作報告強調,森林草原、江河濕地是大自然賜予人類的綠色財富,必須倍加珍惜。要推進重大生態工程建設,拓展重點生態功能區,辦好生態文明先行示范區,開展國土江河綜合整治試點,擴大流域上下游橫向補償機制試點,保護好三江源。擴大天然林保護范圍,有序停止天然林商業性採伐。今年新增退耕還林還草1000萬畝,造林9000萬畝。生態環保貴在行動、成在堅持,我們必須緊抓不鬆勁,一定要實現藍天常在、綠水長流、永續發展。
 
 
(責編:譚翀、夏曉倫)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