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9月8日,《不朽的梵高》感映藝術展走進北京,供參觀者欣賞梵高的藝術畫作。
2/159月8日至12月6日,《不朽的梵高》感映藝術展將在北京停留100天。據了解,此次展覽採用的感映技術,是一套結合了多路動態影像、影院級環繞音響和40多個高清投影的獨特系統。科技,還原了藝術,也釋放了藝術。普通的市民不必環球旅行,甚至不必去美術館,就可以在家門口走進梵高的奇妙夢境,在北京的金秋,聽梵高詠嘆:“黃色多可愛!它代表太陽。”
3/15或許是羨慕人間的色彩,天妒英才,這位藝術家過世時,年僅37歲。
4/15梵高在有生之年創作了2000余幅作品,僅僅賣出了其中一幅——《紅色葡萄園》售價400法郎。世殊事異,今天梵高的作品受到拍賣會和私人交易的熱捧,全球各大美術館均以珍藏梵高的藝術品為榮。 1990年,梵高的畫作《加謝醫生的肖像》在紐約佳士得拍得8250萬美元的天價,這一世界記錄保持到2004年才被畢加索作品《拿煙斗的男孩》超越。2014年11月5日,梵高的畫作《雛菊與罌粟花》在紐約蘇富比以6176.5萬美元(約人民幣3.7億元)成交,買家是來自中國的華誼兄弟董事長王中軍。
5/15然而以金錢論藝術品,甚至不及以成敗論英雄。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知者,樂知者所“樂”的,遠非惹眼的天價和環球的蜚聲,而是藏於藝術品中魅惑的世界,如梵高在給知己的信裡寫道的:“每個人心裡都有一團火,路過的人隻看到煙,但是總有一個人,總有那麼一個人能看到這火,然后走過來,陪我一起。”
6/15“我無法失去比自己更重要的,也可以說是我的生命——創造力。”——梵高
7/15人們在欣賞梵高的一幅靜物畫。
8/15“我問自己,為什麼天空中閃亮的小點點不像法國地圖上黑色的小點點那樣容易到達。”——梵高
9/15“有一段時間我很吃驚的發現自然竟然如此美麗。我不再相信自己,而畫作就像夢中看到的一樣。”梵高一生沒有專業學習過繪畫,這或許是他最慶幸的事情之一。梵高說,他夢到了畫,然后畫下了夢。
10/151890的一個春日,梵高告訴母親,他在為弟弟提奧剛出生的兒子小文森特創作《盛開的杏花》:“我已提筆為他們的臥室畫一幅畫——藍天下,一大束盛開的白色的杏花。”
11/151890年夏天的一個晚上,梵高去田野散步,用左輪手槍開槍自殺。在此之前,梵高創作了這幅《有烏鴉的麥田》,昏暗的天空透露著緊張和不安,或許是心中潛伏已久的槍聲驚起了麥田的烏鴉。
12/15一位參觀者在拍照留念。
13/15一對情侶席地而坐。
14/15一名小女孩在遠處觀看梵高的畫。
15/15在北京遇見梵高,走進天價藝術品背后的世界。更多精彩,等你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