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中國買家”超十億美元並購頻現 歐美成主場

2016年06月23日07:37 | 來源:經濟參考報
小字號
原標題:“中國買家”超十億美元並購頻現 歐美成主場

  《經濟參考報》記者22日從清科研究中心獲悉的最新數據顯示,今年前五月,中國企業海外並購已完成案例數和規模同比仍處於小幅下降狀態,但大量中國企業今年開始宣布進行海外並購,同時出現中國化工擬400多億美元收購瑞士先正達、海爾55億美元收購GE家電業務等大額並購。

  單個金額超十億美元的項目顯著增多,也是將今年海外並購推向歷史新高的主要動力。此外,中國企業的海外布局也出現了新的變化,歐美取代非洲成為並購主場,信息產業、金融服務、高端制造等領域的投資熱度遠超此前傳統的能源資源投資。這背后,正是“中國買家”日益走向成熟過程中的心態變化,已經從抄底心態變為追求戰略和長期價值投資。

  前景 大手筆並購交易頻現 今年或創歷史新高

  多位業內人士指出,今年以來中國企業海外並購有個比較突出的特點,就是單個項目超過十億美元以上的大手筆並購非常多,這也是將今年海外並購推向一個歷史新高的主要動力。

  清科研究中心分析師錢浩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大額並購往往涉及到當地戰略性資源或者大型企業,會面臨更大的政治、政策風險。同時,大型並購的審批流程往往也更加復雜,審核時間較長,給交易帶來更多不確定性風險。而大額並購一旦交易失敗,交易過程將付出較高的成本。

  “隨著國內經濟下行,國際低端制造業向非洲、東南亞等成本窪地轉移,中國企業面臨越來越激烈的國際競爭。在全球化戰略的需求下,中國企業需要通過兼並重組實現技術和品牌的快速積累,幫助企業做大做強,而這種高新產業的並購往往涉及到較大的收購金額。”錢浩指出。

  投中研究院分析師陳偉也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總的來說,大手筆的交易會相當具有挑戰性。大金額的項目往往要經過所在國交易委員會、安全委員會的審查,涉及很多法律法規方面的問題。此外,在融資規模等方面也存在瓶頸,對融資能力要求較高。

  摩根大通亞太區並購部聯席主管顧宏地對記者表示,今年中國化工擬收購瑞士公司先正達,僅這一單的規模就高達400多億美元。“以前很難想象一個中國公司可以去完成如此大規模的並購,但今年就發生了,從這個角度也說明中國企業參與的並購交易在復雜程度及規模等方面都達到了全球比較領先的水准。”

  他指出,從摩根大通數據來看,今年以來中國企業對外並購已經超過去年的總量,相比2015年同期增長了5倍多,而且趨勢還在繼續,“所以我們認為2016年中國對外並購可能會創出一個新的歷史高點。從整體交易的活躍度和我們與客戶的溝通中就可以了解到,今年下半年還是會不斷有大型交易發生,這也將增加市場對中國企業的信心。”

  拓新 主體和布局日益多元化 科技金融成熱門領域

  與此同時,中企的海外布局也發生了變化。清科研究中心數據顯示,今年以來,中企海外並購行業分布集中在生物技術、醫療健康、環保、先進制造等領域,地域分布方面也以美國、歐洲、澳大利亞等發達國家為主,這與傳統國內並購傾向於在發展中國家收購能源、礦產資源有很大的不同。

  Dealogic數據顯示,中國外向科技並購創歷史新高。科技是中資收購方最青睞的目標行業,今年前四個月,公告的國內和外向科技並購已有637筆,合計860億美元﹔其中海外並購已達最高全年水平,總計211億美元。今年4月,由珠海艾派克科技牽頭的財團對美國利盟國際提出價值36億美元的收購,該交易是二季度以來最大的中國科技領域海外收購。

  “之前中國對外並購主要是以資源類為主,但現在發生的對外並購交易幾乎涉及到每一個行業和領域,包括工業、高科技、金融、化工、房地產、消費品等,每一個行業中都有10億美元以上的並購案例出現,這也是最近12個月對外並購一個明顯的現象。”顧宏地說。

  陳偉告訴本報記者,從投中的統計來看,今年金融、能源、高端制造、房地產等都是中國企業海外並購的熱門領域。從區域來看,美國是最大目的地,其次是歐洲,巴西等南美國家排在第三。

  除了行業和區域布局多元化之外,值得關注的是,並購主體也日益多元化。目前,中國買家主要分為三類,分別是國有企業、民營企業、私募股權基金。

  在陳偉看來,在人民幣步入貶值通道的背景下,越早收購,對資產的保值增值就越有利,因此融資能力強、借貸渠道通暢的上市公司和國有企業就成為本輪海外並購潮的“大玩家”,投資也會以戰略投資和財務投資為主,往往出於保持行業領先地位和改善現金流的目的。

  此外,民營企業“走出去”完成海外布局的案例也越來越多,民營企業更多的是戰略投資,海外並購往往出於彌補自身短板或者降低供應鏈成本的考慮。而私募股權基金則是以財物投資為主,以收回投資回報為主要目的。

  轉變 從抄底到戰略投資 中國買家心態日漸成熟

  還有一個比較顯著的變化,中國買家現在比過去的5年期間更加有經驗,更加遵循國際的程序和規則。

  顧宏地表示,中國買家可能跟國際的買家相比缺乏經驗。比如說在准備過程中,國外的買家對競標過程比較了解,前期准備得比較充分,組成自己的財務顧問、調查、法律顧問團隊相對比較早,而中國買家第一次接觸的時候,要花比較長的時間才決定他們是否感興趣,預熱過程比一些國際買家長。另外,可能涉及到國企的審批程序,私企可能需要一些企業負責人拍板等,所以中國買家在前期慢一點。

  不過,中國企業往往在后期推進有利。“我們看到中國的買家,總體來說在最后競標關鍵時刻還是比較激進和有進取心。這同時也說明中國買家到了跟世界接軌的一個階段。”顧宏地說。

  他還表示,摩根大通調查發現,大部分亞洲公司不設回報,他們認為自己做的是戰略收購,一般都會設置比較長的期限。而歐美企業很多時候會設計一個最低收益率或者稱為門檻收益率,這也是亞洲買家和歐美買家不同的地方。

  業內人士指出,總體來看,我國企業海外投資已經漸入佳境,心態也逐漸成熟,不再是之前的抄底心態。

  孖士打律師事務所北京代表處中國項目主管葛向陽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除了傳統的能源類投資,現在越來越多去拉美和非洲投資的企業開始把眼光投向基礎設施、服務業和農業等多個領域,而不再像過去那樣只是為了獲取資源。

  競天公誠律師事務所合伙人戴冠春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我國企業已探索海外投資之路,不過那時更多是發債,目的是把境外資金融進來。真正的海外投資應該從2002年或2003年開始,到2007年和2008年,海外投資漸入高潮,中國企業各方面的潛力也開始體現。

  戴冠春說:“十幾年前如果有中國投資者要買美國公司,他們會覺得不成熟,對我們的資金也有疑問,而現在任何一個中國投資者都會受到認真對待。同時,中國投資者也已非常自信。”

(責編:楊迪、楊曦)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