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稱“可持續大豆”成趨勢 未來我國大豆進口量或達1億噸 

2016年06月24日19:22  來源:人民網-財經頻道
 

 人民網北京6月24日電(賈興鵬)“隨著全球變化的影響,人們對生態環境問題的關注程度不斷增加,可持續大豆逐漸成為國際社會關注的重點和未來趨勢”。

日前,在“中美可持續大豆貿易研討會”上,中國科學院區域資源與環境綜合研究室副主任劉愛民稱,隨著城鎮化步伐的加快,我國肉、蛋、奶的需求量將進一步提高,預計未來我國大豆進口量將達到1億噸左右的水平。

過去10多年,中國自巴西、美國的大豆進口量持續增加,但自巴西進口大豆的增幅更快,從2013年開始巴西超過美國,成為我國進口大豆的最大來源國。

劉愛民介紹,2015年中國自巴西、美國、阿根廷的大豆進口量分別為4008萬噸、2841萬噸和944萬噸,佔我國大豆進口的比重分別為49%、35%和12%,合計佔96%。

然而,巴西、阿根廷大豆種植面積的增加,主要源於對亞馬遜熱帶雨林或稀樹草原的開發。這使得稀樹草原生態體系遭到嚴重破壞,土質日趨退化,生物多樣性日漸喪失。此外,巴西政府在亞馬遜地區的大規模墾殖計劃,因大規模、無節制的濫伐,使亞馬遜雨林遭受嚴重破壞。

前美國農業部自然資源保護局局長戴夫•懷特(Dave White)回顧了美國上世紀30年代,由於長期過度毀草開荒造成的水土流失和歷史上著名的“黑風暴”,以及因為這些教訓讓美國政府和農民走上可持續發展道路所建立起的一整套法律法規體系,其中包括美國大豆可持續障計劃(SSAP)。

3年前,美國大豆產業組織,連同數州大豆基金會和行業伙伴,制訂了美國大豆可持續保障計劃(SSAP)。美國大豆出口協會中國首席代表張曉平介紹,SSAP是以美國水土保持各項法規和超過27.5萬個美國大豆農場的最佳實踐為基礎的、由第三方進行的可持續認証的體系,証明滿足可持續發展需求的方式和方法。目前,近400萬噸美國大豆已得到認証並運往全球十四個國家。

美國大豆基金會的董事艾美詩(April Hemmes)是一位農場主和牧場主,經營著家族位於艾奧瓦州漢普頓南部的百年農場。她表示,對美國大豆農民而言,不斷改進可持續的耕作方式不僅僅是一個持續80年努力的成果,也是既要滿足不斷增長的人口的需求,又要最大限度地減少環境影響的長期的奮斗目標。”

劉愛民認為,開發熱帶雨林、稀疏草原等擴大大豆種植面積和產量將越來越受到嚴重資源與環境問題的制約,可持續大豆生產及貿易成為未來的發展趨勢。而由於各國資源環境條件、農業生產水平、社會經濟發展水平存在較大差異,在統一的大原則下,應建立適合各國或各地區的可持續大豆生產和認証體系。

美國阿肯色大學可持續辦公室執行主任馬惕-邁特洛克稱,SSAP項目是美國的國家標准,目前在加拿大已經得到了採納,法國、荷蘭也正在考慮當中,也有可能上升到ISO的標准來進行推廣。

(責編:賈興鵬、夏曉倫)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