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有這麼一類人,他們雖然不在北京上學,卻對北京滿懷希望﹔他們明知北京房價高,棲身難,卻依然執著的去北京奮斗、漂泊﹔他們在北京擠合租房、住地下室,甚至月不敷出,卻無怨無悔。他們,被稱為“北漂”畢業生。 本期《財景》,帶你走進他們的生活。
2/121994年出生的石晶,便是“北漂”畢業生大軍中的一員。今年7月份,石晶從從陝西科技大學英語專業本科畢業后,便隻身一人毅然的來到了北京。說起來北京的原因,石晶總結為兩點,“從小對北京的向往,加上一段談了快四年戀愛的終結。”
3/12自然,她的決定遭到了家裡的激烈反對,尤其是父親,三個星期沒有理她。然而,性格倔強的石晶,依然義無反顧地來到了北京——這個讓她著迷的城市。“年輕的時候不出去闖闖,以后就再沒機會了。”在學校就表現優秀的石晶,其實有很多個來北京工作的機會,可最終她選擇了北京鏈家的房產經紀人崗位,“我看中這個工作,是因為它最鍛煉人”。
4/12石晶被分到了位於北京長椿街的鏈家門店,離這裡不到兩公裡的地方,便是天安門廣場,然而石晶來北京的這些日子,卻沒有時間去逛一下。石晶大學的專業是英語,已經通過了英語專業八級考試,做房屋經紀人的工作,石晶卻並不覺得委屈,“我更喜歡與人打交道,但剛來北京都是從頭開始學習。”
5/12房產銷售考驗的是與人打交道的能力,這方面其實是石晶的長項,她在大學就經常充當同學們的“軍師”,同學買個什麼東西都喜歡咨詢她。因此,石晶認為房屋銷售崗位和她剛好對口,並很快就喜歡上了這份工作。然而,新人都會有師父帶,石晶總是很積極的向師父們學習銷售的技巧和與人打交道的經驗。
6/12石晶的拼勁兒還體現在她的工作上,記者見到她時,她剛滿頭大汗從鏈家總部跑回來,雖然是實習生,她卻對自己要求甚高。普通實習生一個月能掌握的東西,她給自己下了要求最多10天就要掌握。這樣導致的結果是,經常忙的連早飯也顧不得吃。“每天的三餐都不規律,忙著忙著就不餓了”。
7/12鏈家規定員工早上9點上班,石晶每天八點多就到了單位,先打掃下衛生,整理下資料,便開始了學習。“因為是新來的畢業生,所以我們現在還不能夠帶客戶去看房,主要還是培訓和學習。”由於房地產中介市場的快速發展,鏈家每年都要招聘1000多名以上像石晶這樣的應屆大學畢業生。
8/12石晶看好鏈家銷售這個工作的另一個原因,是它的發展潛力,“目前實習期間工資隻有4000多元,但干好了有提成,這完全考驗的是個人能力。”石晶一談起未來,便很有干勁兒。平時她一有時間就會閱讀有關房屋銷售方面的書籍,同事在前台工作時,她會在不影響業務的情況下,躲在后面悄悄的學習。
9/12石晶隨時隨地都帶著筆和小本,因為會突然接到客戶電話。即使在下班的地鐵,石晶也會耐心解答他們的問題,並把這些問題記下來。就像她自己所說:“我不是為了工作而工作,不想把工作看成是利益關系的集合,而是要給客戶一個滿意的服務。”
10/12對北漂族來說,戶口和住房是他們最大的痛,石晶也得承受這一切。一間不到10平米的房子,一張雙人床,一個隻容得下兩個人的小沙發以及一張小小的桌子,便成了她和室友在北京的“家”。房租2600元,再加上網費和水電費就3000左右。對於剛入職的石晶來說,是個很大的負擔。“我向我爸打借條借了5000元。”雖然父親從沒想過讓石晶還這個錢,但石晶卻早已下定決心,領了工資就還。石晶說,“我說過,畢業后不再問家裡要錢。”
11/12深厚的文化底蘊、高端的購物商場、無數的音樂會和展覽……北京成為大多數畢業生的夢想之地,然而真正能實現並堅持的人,少之又少。石晶大學時的四個好友也說好畢業后一起去北京奮斗,但最后他們都放棄了,隻有石晶堅持了。“北京是一個適者生存的城市,來北京我就做好了吃苦的准備。” 圖為石晶下班后,還抽出時間看看英語。鏈家有海外市場部,石晶想利用自己的專業優勢,往那方面努力。
12/12晚上11點,下班后的石晶獨自一個人走在回家的路上,看著旁邊住著人的半地下室,石晶想起自己租的房子,已經很知足了。石晶暗下決心,既然已經選擇了,便隻能往前走,不能走回頭路。相對於“北漂”來說,石晶認為,有一個奮斗的理由,便不算“漂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