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經濟觀察:“中國光谷”改寫湖北工業布局

梁婷
2016年11月20日13:53 | 來源:中國新聞社
小字號
原標題:經濟觀察:“中國光谷”改寫湖北工業布局

  中新社武漢11月20日電 (梁婷)5年內總投資額240億美元、落戶於武漢市東湖新技術開發區(“中國光谷”)的國家存儲器基地項目,今年12月全面進入建設階段。這一打破中國主流存儲器領域空白的項目,將使光谷成為中國乃至全球最密集的電子信息產業基地。

  武漢市市長萬勇近日接受記者採訪時介紹說,存儲器產業是武漢市培育發展的八個新產業之一,國家存儲器基地項目一期2018年投產,預期到2030年建成每月100萬片的產能。

  項目建成后,以此為龍頭可帶動設計、封裝、制造、應用等芯片產業相關環節發展,集合已在光谷地區形成規模的顯示產業、智能終端產業,形成萬億級的芯片—顯示—智能終端全產業鏈生態體系。

  從中國第一根光纖、第一個光傳輸系統的誕生地,逐步發展至中國最大的光纖光纜、光電器件研產基地﹔從“一束光”到光電子信息、高端裝備制造、生物醫藥、新能源環保和現代服務業五大新興產業集聚。“中國光谷”把握新一輪產業變革的新機遇,將光電子產業現有優勢轉化為信息化、智能化的未來優勢。

  近5年,光谷光電子產業增速平均超過32%。諸如華工科技、長飛光纖、楚天激光等大批優質光電子企業在光谷集聚。“十二五”期間,東湖高新區企業總收入保持年均25%以上的增幅,成為湖北省、中部地區創新活力最強、經濟增長最快區域。

  在長飛光纖光纜股份有限公司的拉絲車間,技術人員介紹說,這裡每分鐘可拉出3000米光纖,速度居全球第一。該公司總裁庄丹說,通過實施光纖預制棒新型生產工藝和設備的智能化改造,預制棒人均產量提高15.3%,光纖人均產量提高47.4%,拉絲速度提高38.9%。

  以“光制造”為代表的新技術帶來生產效率的提高,也改寫湖北工業布局,為該省經濟發展注入新動能。

  數據顯示,2016年前三季度,湖北省戰略性新興產業和高技術制造業企業產值分別增長10%、22.1%,快於整體7.8和19.9個百分點。湖北智能制造、新能源汽車、生物醫藥等新興產業年平均增幅超過20%。

  如今的光谷,華星光電、聯想、華為等一批重大項目正加快建設﹔顯示面板、智能終端、工業機器人、虛擬現實等新產業蓬勃發展。

  作為全球第一大光纖預制棒及光纖供貨商、全球第二大光纜供貨商,長飛光纖已設立22個海外辦事處,並在印尼、緬甸、南非成立海外合資公司,加速海外布局。

  長飛光纖的海外布局僅是“中國光谷”邁向國際的一個縮影。

  據統計,目前光谷已有74家企業在51個國家實現投資,9家企業在海外上市。2016年,光谷外貿進出口總額83億美元,同比增長27%。(完)

(責編:易瀟、楊虞波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