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垃圾”禁令掀起全球環保熱 倒逼西方環保改革

2017年7月18日,中國環保部向世界貿易組織(WTO)提交文件,要求緊急調整進口固體廢物清單,擬於2017年底前,禁止進口4類24種固體廢物,包括生活來源廢塑料、釩渣、未經分揀的廢紙和廢紡織原料等高污染固體廢物。新華社發
“洋垃圾”禁令掀起全球環保熱(國際論道)
2017年年底前,全面禁止進口環境危害大、群眾反應強烈的固體廢物﹔2019年年底前,逐步停止進口國內資源可以替代的固體廢物……中國的“洋垃圾”禁令在國際上引發廣泛關注。堆積如山的垃圾令許多國家直呼“吃不消”,甚至招致某些國家的無理指責。然而,人間自有公道在。有理性的聲音指出,世界應該對中國“心存感激”。
“中國令人心存感激”
“中國以往作為廢塑料接收國令人心存感激。”德國《南德意志報》做出了這樣的點評。事實的確如此。
目前,全球的廢棄物出口高度依賴中國。根據聯合國商品貿易統計數據庫的數據,2015年全世界超過70%的廢塑料和37%的廢紙都出口到中國。歐洲國家和美國是這些廢品的主要來源地。
據西班牙《國家報》報道,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中國就是包括廢棄塑料、紙類和紡織品等在內的廢料的最大進口國。這些進口垃圾主要來自於發達國家。2015年中國總共進口了4600萬噸廢料。2016年全世界56%的廢料的最終目的地都是中國。
《巴黎競賽畫報》比利時網站報道稱,過去,歐洲對2/3分揀后的垃圾進行了當場回收,剩下的1/3則被運去了中國。中國每年固體廢棄物的進口量達到 5000 萬噸,其中僅塑料垃圾就有 900 萬噸,且主要來自歐洲和美國。
德國《南德意志報》報道稱,2016年,僅德國就有150萬噸廢塑料被運往中國內地和中國香港,佔德國廢塑料總量的一半。英國去年向中國運送了將近80萬噸塑料垃圾,約佔英國廢塑料總量的65%。
英國《衛報》指出,從2012年起,英國向中國出口了270萬噸的廢塑料,佔英國總塑料出口的2/3。
據美國《紐約時報》報道,美國約有2/3的廢品在其境內處理,剩下的1/3則出口到全球150個國家,其中中國是美國最大的廢品出口地,佔了大約40%的份額。還有媒體指出,在2017年美國出口的3700萬噸垃圾當中,有1/3都被運往了中國。
倒逼西方環保改革
中國拒收“洋垃圾”迫使西方開始迅速採取措施應對。《巴黎競賽畫報》報道稱,中國的洋垃圾禁令將為再循環行業帶來新氣象,未來的垃圾分類也將比過去更為仔細。
部分國際發達國家的企業已經開始增加垃圾分類分揀設施,以滿足中國對於固體廢棄物進口日益嚴格的標准。美國環境政策專家弗蘭克稱,為達到中國的新標准,美國目前正在啟用人工智能,對垃圾進行分揀。
聯合國環境署執行主任艾瑞克·索爾海姆表示,中國打擊“洋垃圾”的進口,對於富裕國家來說應該是一個信號,要加強回收。事實上,不少國家已經開始採取行動了。
英國《金融時報》網站報道稱,禁令對廢品出口國的影響不言而喻,歐盟很快做出反應,決定對塑料袋征稅。
英國國會眾議院環境監察委員會在一份報告中提出,應該動用稅收政策來改善英國的垃圾回收和再處理行業。據《紐約時報》報道,作為對此的回應,從今年2月起,星巴克位於倫敦市中心的20到25家店面開始調價,一杯多賣5便士,如果消費者自帶杯子的話,買咖啡可以優惠25便士。
1月23日,歐盟宣布首個處理塑料垃圾的計劃,將逐步淘汰一次性塑料,目標是到2030年,歐盟地區使用的所有塑料包裝必須能夠回收利用
英國首相特雷莎·梅也在1月表示,英國將在25年內消除所有可避免的塑料垃圾。
德國《南德意志報》報道稱,作為垃圾收集與分類大國的德國明顯受到中國禁令沖擊。德國未來幾年要逐步增加塑料回收。目前36%的塑料垃圾被回收利用,到2022年,這一比例應上升到63%。同時歐盟也在起草新的循環經濟一攬子計劃,並將增加垃圾回收利用作為目標。
為全球生態安全作貢獻
“雖然垃圾處理的問題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決的,但是中國畢竟邁出了寶貴的第一步。”有媒體這樣說。
西班牙《國家報》報道指出,大量廢料的回收處理工作給環境造成嚴重影響。報道描述了廣東貴嶼的情況:當地的河水都呈現漆黑的顏色,當地人的健康也出現了問題,癌症發病率連年攀升。
事實上,從重工業、原材料處理到紡織業,富國將污染工業轉移到窮國。這種情況不隻發生在中國,孟加拉國一些紡織廠流出的廢水也嚴重污染了河流。
中國針對“洋垃圾”的禁令為改變這一切開了個好頭。西班牙《國家報》認為,中國針對“洋垃圾”的禁令將有助於降低“洋垃圾”給環境帶來的危害,同時還將增強中國回收行業處理國內不斷增加的垃圾廢料的能力。
英國《金融時報》網站引用專家的觀點說,將“洋垃圾”的口封死之后,回收處置行業隻能回過頭來想怎麼在中國國內建立和發展自己的回收體系﹔而優質的處置能力火力全開處置國內資源,必然會顯著減少進入小作坊的垃圾比例和數量。長期來看,禁令最終的目標無疑是提高國內固體廢物的回收利用率,甚至倒逼出前端垃圾分類,促進循環經濟的發展。
綠色和平東亞分部也認為,停止進口“洋垃圾”將拉動國內固體廢物加工利用產業發展和垃圾分類回收。以廢塑料行業為例,中國廢塑料年進口量從1992年的30萬噸飆升至2016年的734萬噸,停止進口后,中國廢塑料企業將面臨每年數百萬噸的原材料缺口,需要通過國內的垃圾分類和固體廢物回收體系填補。
為人民創造良好生產生活環境,為全球生態安全作出貢獻。中國已經作出了榜樣。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產業觀察:“618”平台促銷常態化 消費者購物日趨理性
- 預售訂金(定金)和尾款、直播、全場滿贈和滿送、跨店津貼、購物返券、滿減打折……今年“618”期間,各平台推出系列優惠活動來吸引消費者。然而,此次年中大促,似乎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們已經沒有了當年一遍又一遍算優惠,然后定表開搶的熱情,而是選擇了“躺平式”參與。…
- 証監會發布《挂牌公司信息披露電子化規范》等五項金融行業標准
- 人民網北京6月18日電 (記者王震)據証監會網站消息,近日,証監會發布《証券期貨業結算參與機構編碼》《挂牌公司信息披露電子化規范 第1部分:公告分類及分類標准框架》《挂牌公司信息披露電子化規范 第2部分:定期報告》《挂牌公司信息披露電子化規范 第3部分:臨時報告》《証券期貨業大數據平台性能測試指引》五項金融行業標准,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証監會介紹,《証券期貨業結算參與機構編碼》標准的實施,通過為証券期貨業結算參與機構分配統一的編碼,可有效降低編碼轉換和適配工作成本,便於機構間以及結算參與機構內部進行數據查詢、統計、分析、挖掘以及數據共享等工作,進一步促進行業數據標准化,支持行業數據治理工作﹔《挂牌公司信息披露電子化規范》行業系列標准的制定實施有利於實現証券業內、挂牌公司之間的信息共享,推動挂牌公司信息披露和証券信息服務業規范、有序地發展﹔《証券期貨業大數據平台性能測試指引》的制定,從測試流程、測試方法和測試內容等方面規范了大數據平台性能測試,有效指導各証券期貨業機構開展性能測試工作,提升測試能力,提高測試效率,並基於測試結果客觀評估大數據平台產品性能。…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