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基金推動創新轉型
今天,我們正處在一個革故鼎新的大變局時代,“新常態”下的中國,正在經歷發展方式的轉變、利益格局的調整以及價值觀念的嬗變。在我看來,眼下我們所面對的宏觀經濟環境,有三點值得關注。一是,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的爆發,加快了全球產業結構的調整,一批戰略性新興產業快速崛起,傳統產業加快了優化升級的步伐,形成了一個高度競爭的發展環境,企業不得不面對來自資本、效率、信息化競爭在內的全價值鏈競爭。二是,全球范圍內的新技術、新工藝層出不窮,各個領域對技術研究的廣度和深度前所未有,量子技術、生物技術等高科技領域的深入發掘,引起了國家資本、社會資本、商業資本的高度關注,並積極謀求參與,因為誰掌握了新技術,誰就有可能搶佔新一輪國際競爭的先機和優勢。三是,互聯網的快速滲透,將我們帶入了一個后信息化時代,大數據的崛起構成了新的商業生態,引發了思維變革、經營變革、管理變革,所有傳統行業都要面對拓展新領域、提升核心競爭力的壓力。
面對世界經濟紛繁復雜、國際競爭日趨激烈的局面,著眼於華潤的未來發展,我們必須站在更高的基准點上,思考如何應對未來競爭。隻有把握好宏觀經濟的風向,未雨綢繆、備足糧草,我們才能處變不驚、從容應對。我們要用全球眼光布局產業,配置資源,我們要比過去更加注重質量與效益,更加關注創新與變革,進一步激發企業的活力,搶佔市場制高點,保持華潤可持續發展的生命力。“十三五”期間,對於華潤來說,如何突破經濟發展瓶頸,轉化經濟增長動力,推動創新,實現轉型,是當務之急。為此,集團提出了實業和資本雙擎驅動的戰略構想,並把著眼點放在了產業基金上。華潤為什麼要做產業基金?華潤做產業基金有什麼優勢?可以怎麼做?我想借此機會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看法。
華潤的產業基金,屬於私募股權基金的范疇。私募基金在中國起步雖晚,但發展很快。從全球范圍來看,以私募為主要方式的產業基金的規模增長遠大於其他類別的基金。作為市場化程度較高的融資與投資主體,產業基金有很強的前瞻性和跨界能力,能夠有效募集社會資金,市場化配置資源,經過一段時間的培育,優質的項目會呈現爆發式增長,為投資者帶來較高的收益回報。產業基金的運作成功,將為我們探索產融結合、調整融資結構、降低融資杠杆、在全球領域獲取資源與技術、推動產業升級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它是我們探索除上市渠道外、謀求資本和產業有效結合的一個起步,是極其重要的一步。
從集團內部來看,產業基金有助於促進機制優化、管理提升、激發發展活力,主要表現為:一、產業基金的決策機制為探索業務創新,提供了更具有活力的創業環境。基金的業績完全立足於投資項目本身,基金管理團隊可以在基金決策機制下自主投資,這比上市公司的機制要靈活得多。在基金的機制下,我們可以充分調動華潤50萬員工的創業積極性,深入挖掘他們的知識、專業和技能,把好的商業概念、創新思想和內外部優勢力量結合起來,以此形成發展項目,可以成為我們基金成長發展的種子。二、產業基金的容錯和評價機制,為培育新的業務增長點,提供了更為開闊的空間。市場競爭復雜多變,存在諸多不確定性,任何一個投資項目都有成功或失敗的可能。基金投資是綜合評估,主要看其長遠價值,一般不特別關注短期盈利。在基金平台上,一個項目謀求的是6-8年甚至8-10年的基金投資周期內的收益。這種容錯和評價機制,對於今天在探索轉型過程中的企業大有幫助,特別對國有企業尋求在新的產業領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華潤能不能把產業基金做好呢?我以為隻要我們把握好、發揮好自己的優勢,就一定能做出特色、贏得競爭。華潤過去幾年在資本市場的運作,積累了很好的實踐經驗,產業發展也取得了不錯的成績,這些好的經驗和成果,使我們在基金的“融、投、管、退”四個環節都具備了一定的優勢。
目前,華潤的幾大主營業務在各自領域,都建立起了較為明顯的產業地位和優勢,也為華潤塑造了良好的企業形象。談到消費品基金,大家會想到華潤雪花的成功故事、怡寶的成功故事,會想到華潤是中國最大的零售商,擁有最大的營銷網絡。談到大健康基金,大家會想到東阿阿膠、999。我們的很多產品和品牌,擁有忠實的消費者群體,有良好的市場口碑,這就為我們吸引投資人奠定了基礎。投資人追求回報,希望把錢投給有競爭能力、有成功產業背景、有良好聲譽的企業。華潤值得信賴,能讓投資人看到市場的影響力,他們便願意把錢投給華潤。
通過過去幾年的實踐,華潤形成了較強的資產管理能力和資產運營能力,為我們做好產業基金的投資與管理奠定了良好的基礎。我們的電力、水泥、燃氣等企業,都具有優秀的企業管治基礎和能力,在資本市場亦表現良好,這些享有良好市場信譽的上市公司,將成為我們部分產業基金項目以市場化方式退出的一個有效渠道,從這個角度來看,我們有形成優質投資項目、獲取良好回報、實現雙贏局面的基礎條件。
未來我們該怎麼做,才能使華潤產業基金真正發揮它的作用呢?我以為,華潤在推動產業基金發展的過程中,需要遵循一些基本原則。
人才和市場相匹配。成功的產業基金背后必然離不開專業知識和能力的支持。我們需要引入或培養一大批擁有基金投資經驗的投資經理,和具有全球視野、世界水平的行業專家,提高我們投資項目的成功率。在今天日趨白熱化的市場競爭中,如果我們還不能站在世界先進的行列內探索業務發展,我們很難取得重大突破和成功。華潤大學的創投基金之所以選德勤作為伙伴,就是看重了它擁有全球的人才網絡。華潤大學本身也要將培養優秀的基金投資經理人,作為創新教育的主要著眼點,為華潤培育創新精神、積累創新經驗、集聚創意火花構筑平台。總之,我們要通過內外部引智,為華潤的產業基金儲備高端人才,使我們基金隊伍的專業能力與市場化需求相匹配,推動基金的良性發展。
激勵與約束相制衡。圍繞產業基金的運作,我們已經制定了一系列制度。這種規定包括,如果我們的經理人和員工有好的創業想法,如何處理好參與基金創新和現職工作之間的關系。我們鼓勵有創意、有激情、有能力的員工加入產業基金的隊伍。對投資經理人、基金管理人,我們必須有相應的激勵和約束機制。高額的收益回報也不能完全避免基金管理人損害投資者利益的行為發生。因此,我們在建立基金的跟投和分享機制時,要在一定程度上實現GP(基金管理人)和LP(基金投資人)的利益捆綁,如果項目的投資回報超過了我們與投資人約定的預設回報,基金經理人除了收獲跟投分享的回報外,還會獲得額外獎勵,而基金團隊的利益分享,要在基金退出后才能實現。在項目運作過程中,我們既體現激勵,也不能忽略約束,要使投資主體、管理主體的權利和義務相匹配。這將使我們的投資經理、基金經理在投資決策的過程中更加謹慎,責任感更強。
進入和退出相挂鉤。產業基金是受人追捧的領域,誰都想來當基金的股東,對於LP的選擇,要有一個標准,我們要選擇相對熟悉我們的投資領域、能給我們帶來投資項目,或對我們所投資項目的管理提升有一定貢獻能力的LP,也就是說,我們要選擇“智慧”資本作為華潤產業基金的LP。當然,如果是低成本、長期可用的資金,我們也需要,比如一些主權基金、養老基金,可以作為我們GP的合作伙伴。基金團隊持股也可以考慮,比如在科技型基金中,科技帶頭人的作用非常大,我們可以請他做科技型基金的股東,但是我們要有明確的退出機制。基金的存續期一般是6-8年,要求經理人在決策投資一個產業和具體項目的一開始,就要考慮好日后的退出,以長遠眼光、從周期性投資進退的眼光來看問題。當然,我們還有另外一個退出渠道,如果是符合華潤未來產業發展方向的項目,我們的專業上市公司可以買下它,順利實現項目的退出,同時也強化了我們核心產業的發展。
和集團幾大產業領域的基金不同,華潤大學的基金是VC (venture capital),這是一個開放式基金,全社會的項目都可以參與,也是華潤響應中央推動的“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一個重要平台。在產業基金和VC基金選擇項目的時候,我們需要注意一個問題。VC投資的入選率通常很低,100個項目能選中5-6個就很不錯了,因此我們要適當聚焦,集團產業基金能做的項目,讓產業基金優先做,大學的VC暫且不做,我們要在專業領域,積極促成項目的發展。
這次華潤大學的很多創新項目都談到了客戶的痛點,“寶寶去哪兒”項目提到了年輕員工的痛點,孩子沒人管,於是產生了這個項目的創意。創新通常都是從問題出發的,或者說,客戶的痛點、企業發展的痛點、社會的痛點就是我們創新的起點。我以為,對企業價值的創造和可持續發展有貢獻的改變都可以稱其為創新。我希望大家把華潤的產業優勢、商業經驗、市場嗅覺轉化為一個個創意,再通過各個基金平台的資本紐帶與優質的研發平台、孵化加速平台,進行培育,形成集團產業發展新的增長點。
在華潤大學的創新大賽中,我看到了一群富有激情、追求理想的人,他們把對事業的執著融入了時代發展的步伐中﹔我看到了一群勤奮學習、自強不息的人,他們用自己的專業專長詮釋了華潤的社會擔當﹔我看到了一群善於思辨、求新求變的人,他們把對美好生活的憧憬注入了華潤業務的創新發展中﹔我還看到了一個充滿變化和挑戰的時代,華潤正在接受風雨的洗禮、成長的困擾,但是我們有一支充滿智慧和力量的隊伍,使我們能夠無往不勝。古人說,“不畏浮雲遮望眼,隻緣身在最高層”。我相信,當我們站得更高、望得更遠的時候,我們將看到一個完全不同、更加精彩的世界。希望大家在華潤良好的管理機制、發展環境下,能以更為長遠的眼光、更加開闊的視野,專注於我們的業務創新,把華潤的產業特點和市場優勢結合好,利用產業基金的培育模式,推動華潤發展,實現成功轉型,使我們在時代的磨礪中綻放光彩!
(本文根據2016年6月2日傅育寧董事長在“華潤之道” 卓越經理人培訓班第九期畢業典禮上的講話摘錄整理)
(注:此文屬於人民網登載的商業信息,文章內容不代表本網觀點,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