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借來的繁榮”總是要還的 美國經濟難以繞過“怪圈”

魏 亮
2018年07月17日08:29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借來的繁榮”總是要還的 美國經濟難以繞過“怪圈”

  近日,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指出,美國公共債務目前佔GDP的78%,處於二戰結束以來最高水平。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此前預測,2023年美國國債佔GDP的比例將超過意大利,位列世界第三。對此,IMF敦促美國調整財政政策,確保國債佔GDP之比在可預見的未來逐步下降。

  然而,從美國當前的經濟發展形態及經濟政策取向來看,IMF的敦促可能落空:經粗略計算(包含通脹),2008年至今,美國國債增速是GDP增速的約4倍﹔自2017年9月以來,美國國債增長超過1萬億美元﹔僅今年2月,美國國債就增長了2150億美元,相當於希臘2017年的GDP。

  如此借債后果如何?目前看,美國經濟雖然向好,但仍是“借來的繁榮”。低融資成本、高流動性以及近來改革《多德—弗蘭克法案》以放鬆對部分金融機構的監管等,是支撐經濟指標和股價的關鍵。這是美國政府推基建、大減稅、猛發債等強刺激使然。但美國制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等先行指標一直是不升反降、連月遞減,這表明強刺激對促進實體經濟發展效果寥寥。

  因此,美國金融市場以及經濟繁榮之象系於國債泡沫托舉起來的“流動性”。流動性長期過剩則經濟過熱甚至泡沫﹔流動性不足則經濟復蘇就可能終結。這是美國過去40年繞不過的“加息—衰退”怪圈。近來,美聯儲再次加息並打算加快加息頻率。這可能再次引發“加息—衰退”怪圈。

  縱觀歷史,美國這一怪圈的“炸彈”並不總是炸到自己,或者並不先使自己受傷。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往往是第一受害者。前段時間,阿根廷出現貨幣危機,土耳其裡拉、南非蘭特等也在貶值。鑒此,不少國家都在提前預防,以免再次遭美加息的池魚之殃。據美國財政部數據,19個國家4月減持了美國國債。其動機,不外乎獲得美元,以保本幣穩定。這直接造成美10年期國債收益率罕見觸及3%,一定程度上引發市場恐慌。國際市場上美元融資貴現象浮現,考驗不少國家的抗風險能力。

  目前看,想要避開這個怪圈困難重重:一邊是美聯儲回收流動性,一邊是美國政府注入流動性﹔同時,不少國家還出於自保的考慮拋售美債。那麼,試問美聯儲要怎樣加息,才能保証流動性收縮既有利於防止經濟過熱,又不會導致股市崩盤,還不妨礙政府提振經濟?如果加息不足,經濟勢必過熱﹔如果貨幣政策收縮過度,或者沒有完全考慮到各國在加息時拋售美債的烈度,金融市場勢必巨震。政策取舍,可謂很難。

  美國國債顯然不可能一直這樣瘋長下去,“借來的繁榮”總是要還的。一旦發債戛然而止,或者利率陡然大升,就會引爆美國國債這個“小炸彈”,進而帶動美國私人債務違約,引發股市動蕩,美國經濟可能重陷衰退。

(責編:楊曦、趙爽)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