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中國的財稅體制改革之路”論壇在京舉行

2018年09月13日15:53 | 來源:人民網-財經頻道
小字號

人民網北京9月13日電 “與改革開放同行,中國社會科學院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系列智庫論壇第四場——中國的財稅體制改革之路”昨日在京舉行。來自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等機構的多位專家就我國“財稅改革四十年”的基本軌跡、邏輯、經驗和規律進行了探討,並對新時代財稅體制改革提出了期望。

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高培勇表示,中國的財稅體制改革之路,也是中國四十年改革開放歷程“最根本、最全面、最直接、最深刻”的觀察線索。四十年來,財稅體制改革事實上存在著一條上下貫通的主線索,這就是伴隨著由經濟體制改革走向全面深化改革的歷史進程,不斷地對財稅體制及其運行機制進行適應性變革,具體表現在:以“財政公共化”匹配“經濟市場化”,以“財政現代化”匹配“國家治理現代化”,以“公共財政體制”匹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以“現代財政制度”匹配“現代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

“我國財稅體制改革實踐總體上是成功的,”高培勇分析:”之所以成功,從根本上說,是我們在立足我國國情的基礎上,深刻認知並嚴格遵從了財稅體制及其運行機制的客觀規律,按照客觀規律的要求謀劃並推進改革。而財稅體制及其運行機制的客觀規律可以概括為:一是經濟市場化必然帶來財政公共化,國家治理現代化必然要求和決定著財政現代化﹔二是搞市場經濟,就必須搞公共財政﹔三是推進國家治理現代化,就必須建立現代財政制度。“

高培勇認為,財稅職能要覆蓋國家治理活動的全過程和各領域,而對照當下的中國財稅職能和作用格局,中國財稅體制改革還任重而道遠。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全面推進以建立現代財政制度為標志的新時代財稅體制改革更加緊迫。圍繞新時代財稅體制改革的焦點、難點和痛點打一場攻堅戰勢在必行。

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院長劉尚希認為,理解財政要跳出“部門”思維,它具有“公共性”。劉尚希說:“打個比方,財政就像是人身體裡的血液,它來自於身體自身,又滋養人體的每一個臟器和細胞。財政就是分布在社會有機體的各個層面、各個環節、社會的每一個細胞。”因此,作為社會有機體的血液,財政發揮的作用可以概括為國家治理的基礎和重要支柱。

劉尚希表示:“到了全球化時代,風險全球化也突顯了大國財政的作用。我們要努力建立大國財政框架、增強全球影響力、協調力和示范力,通過財政全球資源配置,推動全球風險治理,實現全球利益分配,進而化解全球公共風險,引領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構建,財政在這裡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劉尚希表示,四十年財政改革的邏輯本質是風險邏輯,也就是公共風險邏輯。財政改革成為計劃經濟體制、市場化改革、國家治理改革的突破口和先進軍,牽引著整個改革,又為整個改革提供支撐。“財政改革與對外開放相互推動,參與全球治理的大國財政職能突顯,防范全球公共風險,是新時代財政改革的主題。”劉尚希說。

會上,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金碚、 武漢大學原副校長吳俊培對高培勇、劉尚希發表的觀點進行了點評與探討。

(責編:楊曦、仝宗莉)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