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壯闊東方潮 奮進新時代]民生建設打造“浦東品質”

2018年09月19日11:21 | 來源:經濟日報
小字號

  在浦東採訪,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無數次聽到百姓們對浦東這28年來巨大變遷的由衷贊嘆,浦東的出租車司機、酒店大堂經理、城市書房管理員、社區居民們一提起浦東巨變,臉上都洋溢著自豪的神情。

  改革開放是人民的事業,既為人民所推動,也服務於人民。浦東新區區委書記翁祖亮介紹,浦東開發開放的28年來,始終堅持把發展的新成果落實到民生領域,把發展的新思路應用到民生建設當中。對於新老浦東人而言,這裡是放飛理想的舞台,是奮斗的熱土,更是宜居的家園,處處展現出精致化、國際范兒、高品質的“上海風度”。

  全面又豐富,讓民生保障體系覆蓋每一個人

  “28年前的浦東交通擁擠、道路坑窪,住房條件差,看病、購物、看戲、聽音樂會一定得到浦西去。而現在,浦東和浦西差別越來越小了,有些方面還超過了浦西。”回想28年來浦東的變化,從奢望到親歷,王政燕這位“老浦東”感慨萬分。

  如今,浦東社會綜合保障體系越織越密。翁祖亮介紹,至2017年,浦東有各級各類基礎教育階段學校641所,公辦義務教育學校覆蓋率近70%,國際學校14所。各類衛生機構1098所,公立三級醫院10所。累計建成保障性住房3000多萬平方米,惠及30萬家庭、100多萬人口。

  2017年,浦東的社會民生投入佔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的比重近45%,“十三五”期間,民生總投入將超過3000億元,通過強化托底保障、均衡普惠、優質供給三大方面,持續提升浦東的民生水平。

  對於外來人才,浦東不斷優化服務環境。從復旦大學研究生畢業的TEL東電電子芯片設備工程師鄭明揚目前正在申請人才公寓。“浦東的人才公寓隻要剛畢業正式參加工作以后就可以申請,公寓大概有40多平方米,月租金隻需要2000多元,對我們這些剛畢業的學生來說,真的非常實惠。”鄭明揚說,這裡的生活環境和工作氛圍很適合年輕人,尤其是人才傾斜的落戶政策和住房政策對剛走出校園步入社會的年輕人而言很有吸引力,這也是他們決定畢業后留在上海發展的原因之一。

  目前,浦東有來自世界各地近10萬名外籍人士。國際學校、國際醫療機構、國際社區的建設讓在浦東生活的外國人賓至如歸。

  細致又周到,讓社會管理服務走入尋常百姓家

  “手機號他們這裡都有,等不及的話可以先辦別的事,辦好了他們會打電話讓我來取……”正在更換《就醫記錄冊》的居民黃雅平說,自從有了“家門口”服務站,辦事再也不用跑腿了,甚至連隊都不用排了。這家“家門口”服務站位於陸家嘴街道市新小區。別看這裡地方不大,卻能為居民提供八大類184項服務。“麻雀雖小五臟俱全”是對服務站最貼切的表述。在這裡,居民不僅可以辦理各項生活事務,還可以在書香小屋閱讀書刊,在健康小屋檢測身體狀況,在第二客廳參加文娛活動……這個“家門口”服務站是浦東全區所有居村全覆蓋的“家門口”服務體系的一個窗口。

  去年5月以來,浦東新區創新以居村“家門口”服務體系為中心的基層服務新模式,社會治理重心向居村下移,將黨群、政務、生活、法律、健康、文化、社區管理、自治特色等多方面服務項目下沉到服務站,並引領整合社會各種服務資源,促進了政府公共服務、市場服務、社會服務、居民自我服務的全面對接。

  “服務站的志願者大多都是剛剛退休的居民,他們能夠自我管理,並為大家做好服務,讓老人們覺得很開心也很有成就感。還有一部分志願者來自在陸家嘴工作的白領,閑暇時間他們就會到服務站來工作,將企業資源和市場資源也帶到服務站來,比如插花課程、手機使用課程等。”陸家嘴街道社區自治辦主任高睿介紹說。“家門口”服務站以滿足居民群眾“就近便利”的多元需求為出發點,以“全崗通”模式轉變服務作風,以“居民自治”觀念激發社會參與,以信息技術手段提升服務效率,實現了“辦公空間最小化、服務空間最大化、服務項目標准化、服務標識統一化”。

  “家門口”服務體系創新通過需求清單、資源清單、項目清單這“三張清單”的互動,改變了以往政府單向“派單”的情況,從群眾中獲取他們所需服務的內容和種類,動員各方力量協同、參與,各種有特色有創新的服務項目層出不窮。濰坊新村街道開展27個居民區精細化調研,梳理群眾最盼、最急、最憂、最怨的重點問題加以有針對性地整改﹔北蔡鎮推出“北蔡易生活”智慧社區項目,通過“1+4+N”(即一個平台、手機、電視、電腦、電話四個渠道覆蓋,N個社會應用),提供政務服務、社區服務、便民服務的線上服務,並依托線下服務終端機實現服務事項下沉。

  12年前的10月18日,浦東市民中心揭牌,市民的大部分事務可以在一門內辦結。如今,功能完善、多元供給、便捷高效的“家門口”服務體系,正在打通服務群眾的“最后一米”。“家門口”服務站只是浦東社會治理體制創新的一個典型代表,精細化,接地氣,辦實事,新理念和新作風推動著浦東民生保障體系的不斷革新。

  高端又新潮,讓高品質城市文化常創常新

  陸家嘴金融城高樓林立。這片繁華中卻藏著一個僻靜去處:陸家嘴融書房。融書房由陸家嘴圖書館轉型改造而來。來到這裡的第一感覺就是,從哪個角度拍照都很有文藝范兒。在這個1400多平方米的三層空間裡,收藏了5萬余冊各類圖書,其中約20%是外文圖書,以滿足周邊白領人群的借閱需要。

  這個富有品位和情趣的“城市書房”,形象地詮釋了浦東是“可閱讀”之城。除了陸家嘴融書房外,還有各具特色的浦東圖書館學習書房、張江科學城書房、臨港大隱湖畔書局等新型閱讀空間。“在融書房每周都會有讀書會活動,活動隻要在網上放出預約通知,就很快會被一搶而空,經常都一座難求。”融書房館長凌志榮介紹說。

  浦東是“能漫步”之城。浦東在開發開放之初,就建設了佔地2100畝的世紀公園這一上海內環線內最大的生態綠洲。近年來,又建設了6個自然保護區,5片楔形綠地,4個大型生態公園,大型林地面積達到1.9萬多公頃,市民休閑健身步道正在不斷延伸。去年底,黃浦江東岸22公裡公共空間貫通開放,過去的老舊廠房華麗變身為多功能文化休閑空間。

  浦東是“宜休憩”之城。城鄉互動、產城融合,創造出更具質量、更有品格的生活與休閑環境。“美麗庭院”建設使鄉村有風貌更有韻味、有景觀更有文化﹔“繽紛社區”建設使城區升級換顏,微更新帶來大變化。同時,陸家嘴、迪士尼、世博三大商圈提供了優渥的購物環境,浦東逐漸成為高端商品集散地、時尚新品首發地、最佳購物體驗地。繼東方明珠電視塔、上海科技館、東方藝術中心之后,奔馳文化中心、世博源等文化新地標落成,上海博物館東館、上海大歌劇院、上海天文館等現代化大型文化設施正在布局。曾經說“夜浦東”留不住人,看戲都要上浦西去,而如今夜晚的浦東華燈初上,熱鬧非凡。

  浦東更是“有溫度”之城。豐富的文化藝術資源,優美的環境,便利的服務,熱心公益的社會風尚,使浦東新區激蕩著美的享受與創造的快樂,充滿了“愛”與“關懷”。

  在改革開放的大潮中,浦東正載著“上海風度”揚帆遠航,而每一個浦東人正是在進取的航程中體驗著生活的美好。(經濟日報採訪組成員 李 力 吳 凱 沈則瑾 佘 穎 沈 慧 張葦杭 執筆 張葦杭)

  系列報道:

   浦東,改革開放盡顯“上海風度”

   開放創新成就“浦東奇跡”

(責編:白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