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怎樣看待中國科技進步?世界有“數”

談 琳
2018年11月02日14:11 | 來源:科技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怎樣看待中國科技進步?世界有“數”

壯闊東方潮 奮進新時代

——慶祝改革開放40年·行進

世界最大的研究人員隊伍,發明專利申請和授權最多的國家,最大的知識產權費用淨支出國……中國科學技術發展戰略研究院日前發布《在改革開放中成長》藍皮書(以下簡稱藍皮書),用大量數據展現了自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科技進步對世界的貢獻。

“我們盡可能採用國際權威機構的公開數據,除非這個數據隻能由本國某個機構發布。”該藍皮書的負責人、中國科學技術發展戰略研究院院長胡志堅告訴科技日報記者,項目組歷時近半年,在對各種公開數據進行專業梳理的基礎上,形成了近4萬字的報告。

“數”說中國科技進步對世界的貢獻

中國的研發經費投入在2000年以后以年均近20%的速度增長。藍皮書採用的數據顯示,進入21世紀以來,中國R&D經費投入從2000年的896億元增長到2017年的17500億元,佔GDP的比例從0.89%上升至2.12%。自2013年起,中國成為世界上僅次於美國的第二大研發經費投入國。2000年至2016年,中國對世界R&D經費增長貢獻了27.4%,直逼美國的29.5%。

中國成為“世界論文產出最多的國家”,已不是新鮮事兒,但藍皮書引述的數據說明了中國論文的“技術含量”:2007年至2017年,中國發表的SCI論文被引次數累計達到1935萬次,超越英國,躋身世界第二﹔中國高被引論文(引用次數位列前1%的論文)數量從2002年—2012年的8386篇增加至2007年—2017年的20131篇。在此期間,世界高被引論文數量增長了2.6萬篇,其中中國的貢獻度為45.6%。高被引論文數的增長清楚地表明了中國科技進步對世界做出的貢獻。

自2010年起,中國已成為世界上國內發明專利申請量最多的國家。僅僅5年后,中國又把發明專利授權量最多國家的桂冠收入囊中。據世界銀行統計,2000年—2017年,中國知識產權使用費支出從12.8億美元增加到286.6億美元,年均增長率達到20.1%,位列世界第三。與此同時,中國高技術產品出口額也由417.4億美元增長到4960億美元,成為世界第一大高技術產品出口國,出口規模相當於排名第二至第四位的德國、美國和新加坡3國之和。

快速增長的市場需求是創新的根本動力

中國在短時間內取得巨大科技進步的背后,有著深層次的經濟、社會、文化等內外部因素。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全社會巨大的科技投入,科技體制改革的突破,重視教育的文化傳統,厚重的民間創新創業文化,以及跨國公司在華開展科技創新活動等等,匯聚成為推動中國科技進步的巨大力量。但藍皮書認為,快速增長的市場需求是中國科技創新的根本動力。

中國有世界上最龐大的人口數量,隨著經濟規模不斷擴大,消費市場規模加速增長,消費結構快速升級,消費成為產業結構升級、國民經濟結構變革的基本力量,對中國科技進步起決定性的帶動作用。《經濟學人》預計,到2020年,中國中產階級人口將超過4.7億。屆時,又將啟動一場席卷全中國乃至世界的消費升級浪潮。

新興的消費理念和消費需求帶動了新技術、新產業快速成長。年輕人群學歷水平較高,對新產品、新服務、新技術充滿渴望。新的消費模式、消費方式等加速新技術的應用,催生新興產業發展,使中國在移動支付等領域成為了全球創新的先行者。

綠色發展需求拉動了中國對綠色、可持續、環保等新興技術的持續投入。藍皮書中援引了英國能源智庫總裁安東尼·霍布雷的話:“中國對於清潔能源、可再生能源的投資令人印象深刻。我認為中國已經成為清潔能源領域的先鋒。”數據表明,2016年,中國成為全球最大可再生能源生產和消費國,貢獻了全球可再生能源產量增長的40%以上。

中美科技分工合作有望成為穩定全球經濟科技貿易格局的基石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在加大經濟對外開放的同時,把加強國際科技合作作為科技事業發展的一項重要任務,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經過40年的發展,中國的國際科技合作形成了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合作局面。

藍皮書重點對中美科技創新合作進行了論述,指出雙方科技創新合作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符合雙方的利益。從短期來看,美國受到國內政治、經濟等因素影響,把中國作為重要的競爭對手﹔但是,從長期來看,中美科技創新合作仍然空間廣闊、潛力巨大。

“面對全球能源資源緊張、氣候變化以及可持續發展的人類共同挑戰,中美具有加強科技創新合作的重大需求。”報告主要執筆人之一、中國科學技術發展戰略研究院綜合發展研究所所長陳寶明說,在國際產業分工體系中,中美形成了分工合理、功能互補的格局,都在全球價值鏈中佔有重要地位。美國在世界科技前沿和開拓新興產業上處於領先地位,中國正在向現有產業鏈、價值鏈的中高端努力攀升,隻要兩國都繼續保持在科技創新上堅持不懈的努力,這種分工合作的雙贏關系將可持續很長時間,並成為穩定全球經濟科技貿易格局的基石。

(責編:何友維(實習生)、仝宗莉)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