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王孝鬆:客觀正確看待當前經濟形勢

鏡鑒
2018年11月06日08:25 | 來源:新華網
小字號
原標題:王孝鬆:客觀正確看待當前經濟形勢

111

  對於當前中國經濟形勢,有種觀點認為,中國經濟陷入了增長停滯和通貨膨脹並存的“滯脹”局面。這種觀點是不符合中國經濟運行實際情況的,因而是不成立的。

  中國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穩中有進,繼續保持在合理區間

  先來看看中國經濟總體形勢。前三季度,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穩中有進,繼續保持在合理區間。今年第三季度GDP同比增長6.5%,較第二季度回落0.2個百分點﹔第三季度經過季節調整的環比增長率為1.6%,較二季度回落0.1個百分點。分產業來看,第一、二、三產業分別增長3.6%、5.3%和7.9%,較二季度變化0.4、-0.7和0.1個百分點,從中可見,主要是第二產業因素導致經濟整體增速放緩。

  近期出現經濟增速放緩的主要原因有如下幾點。第一,中國經濟在由“高速增長”向“高質量發展”的轉變過程中,內需增速有所放緩,無論是居民消費還是投資,與去年同期相比均有下降﹔第二,受貿易摩擦等外部不利因素沖擊,盡管近期出口增速超預期上漲,但未來上漲動力很難持續且具有較大的下行風險﹔第三,民營企業經過多年發展,很多面臨著轉型升級的壓力,在經營過程中遇到各種形式的困難,出現了經營效益下降、吸納就業能力下降等問題﹔第四,由於經濟持續增長、人口紅利消失等因素,企業用工成本不斷上升,一些企業收縮產能、減少雇員,使就業壓力有所增加﹔第五,在內外部經濟運行環境出現較大不確定性的背景下,企業家信心指數、居民收入信心指數以及銀行家宏觀經濟信心指數等微觀主體信心指數也出現同步回落,從而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投資、消費和信貸。

  近期中國經濟發展中存在諸多亮點

  當前,中國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穩中有進,主要指標保持在合理區間。在發展過程中呈現出一些亮點,包括第三產業的重要性日益增強、新經濟產業持續發力、制造業投資持續改善,以及居民消費持續升級。

  從前三季度的指標來看,第三產業比重不斷提高。今年1月至9月,第三產業增加值佔GDP的比重為53.1%,與2017年同期相比,提高0.3個百分點,其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60.8%,與2017年同期相比,提高1.8個百分點。第三產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比第二產業高25.3個百分點,服務業對經濟增長的重要性日益凸顯。

  從行業構成看,由於新產業和新商業模式發展迅速,帶動相關行業的增加值增長較快,佔比不斷提高。今年前三季度,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增加值分別比2017年同期增長31.2%、9.4%和8.0%,領先於其他行業的增長。在這些行業的帶動下,第三產業增加值增速高於GDP增速。

  從投資領域看,制造業投資持續改善並支撐了總投資回升。今年9月投資較8月回升0.1個百分點,結束了此前連續6個月的增速下降。分產業來看,9月第一、三產業投資增速分別為11.7%和5.3%,較8月分別回落了2.5和0.2個百分點﹔第二產業投資增速為5.2%,比8月上升了0.9個百分點,從而保証了總投資增速回升。細分項目來看,9月制造業投資增長強勁,較8月大幅回升1.2個百分點至8.7%,連續第6個月回升,成為近期宏觀經濟發展中的亮點﹔其中,有色、化工、專用設備等部分中上游行業投資改善較為顯著。此外,部分“補短板”領域投資表現也十分亮眼。

  從消費增速看,9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9.2%,較8月回升0.2個百分點。更為重要的是,前三季度,最終消費支出對GDP增長的貢獻率為78.0%,比2017年同期提高14.0個百分點,消費對中國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進一步增強。與此同時,居民消費持續升級,前三季度服務性消費比重為50.2%,比2017年同期提高0.5個百分點。在社會消費品零售中,消費升級類商品保持較快增長。

  從對外貿易領域看,受前期匯率下跌、集中出口等因素影響,9月出口增速超預期抬升。9月出口同比增長14.5%,較8月提高5.4個百分點。從出口方向來看,對發達經濟體和新興經濟體出口均有改善,對日本、歐盟和美國出口分別增長10.6、9.0和0.8個百分點﹔細分產品來看,無論是勞動密集型產品,還是機電和高新技術產品,出口增速均有提高。

  中國經濟沒有進入“滯脹”狀態

  “滯脹”意味著經濟增長停滯和通貨膨脹率上升要持續較長的一段時間,而非經濟增長率的暫時性下降和通貨膨脹率的暫時性上升。近期美中貿易摩擦給全球經濟復蘇造成了巨大的不確定性,美元加息和美國貨幣政策正常化也給全球金融市場穩定造成了巨大的壓力。中國總需求增速下降和商品價格上升壓力已經顯現,但目前的發展狀況並不能表明中國經濟進入“滯脹”狀態。

  首先,不利的外部環境的確對中國的外向型經濟發展造成了不利影響,但中國穩定內需尚有較大空間。總需求增速是與宏觀經濟政策高度相關的變量,通過擴張性的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可以實現穩定內需的目標。而中國近期實施了針對性很強的“相機政策”,通過定向降准和減稅來推動經濟增長。一方面,從今年10月15日起,下調大型商業銀行、股份制商業銀行、城市商業銀行、非縣域農村商業銀行、外資銀行人民幣存款准備金率1個百分點,以置換當日到期的中期借貸便利。降准所釋放的部分資金用於償還10月15日到期的約4500億元中期借貸便利,除此之外,還可再釋放約7500億元的增量資金。另一方面,今年10月起,已經上調了個稅起征點,而10月20日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又發布了《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暫行辦法(征求意見稿)》,這將大幅降低中低收入居民的稅收負擔,有效刺激居民消費。在寬鬆的財政和貨幣政策並行的局面下,中國經濟增速回升指日可待。

  其次,盡管今年前三季度居民消費價格指數漲幅比上半年略有擴大,但如果剔除食品和能源之后,核心CPI前三季度上漲了2.0%,與上半年持平,所以整體上物價增幅處在適度區間,近期並無嚴重的通貨膨脹壓力。事實上,價格水平的溫和上漲對經濟復蘇具有正向的推動效應,當前通貨膨脹的壓力更多地來自預期。地緣政治等因素導致了近期全球石油價格出現大幅上升,與此同時,中國發生的非洲豬瘟疫情也造成了預期豬肉價格上升。這些都會給未來價格穩定造成一定的壓力。中國政府仍然可以通過適度的宏觀調控政策穩定預期、平抑物價過快增長。一方面,適度的擴張性貨幣政策可以有效減緩石油價格沖擊對企業生產成本的影響﹔另一方面,通過財政減稅降費也可以增強企業應對石油價格的沖擊﹔同時,還可以通過擴大對豬肉等農產品的進口來實現穩定價格預期的作用,將食品價格增幅穩定在合理范圍。(來源:北京日報,作者:王孝鬆 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研究員、經濟學院教授)

  歡迎關注思客微信(sikexh),隨時查看我們的最新消息。

2018-03-158

2018-03-0541

(責編:楊曦、仝宗莉)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