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國家地下水監測工程建成 與31個省級節點實現互聯互通

2019年01月23日10:21 | 來源:人民網-財經頻道
小字號

人民網北京1月23日電 (朱江)記者從自然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獲悉,2018年,由中國地質調查局組織實施,31個省級自然資源主管部門和地質環境監測機構配合,自然資源部門國家地下水監測工程建設全面完成,大幅提升了地下水監測的專業化和自動化水平。

自然資源部門國家地下水監測工程共建成層位明確的國家級地下水專業監測站點10168個,全部安裝一體化地下水自動監測設備,實現了全國主要平原盆地和人類活動經濟區的地下水水位、水溫監測數據自動採集、實時傳輸和數據接收,與水利部門地下水監測數據實時共享。

建成國家地下水監測網絡數據中心,與31個省級節點實現互聯互通﹔建成現代化的水質監控實驗室,滿足《地下水監測網運行維護規范》中規定的100項水質指標測試監控能力,實現對國家地下水質標准(GB14848-2017)93項指標的全覆蓋。

在國家地下水監測工程實施過程中,首次研發並成功實施了承壓-自流井監測技術,有效地解決了承壓水與無壓水轉化過程的自動監測問題,有效解決了水樣採集、冬季的防凍和洗井清淤難題﹔完成了基於北斗傳輸的自動監測站點建設,解決了無移動信號網絡覆蓋或信號較弱地區監測數據傳輸問題﹔編制了12項地下水監測行業標准規范,提出了多要素綜合評價的地下水位和水質監測網優化設計方法,總結形成了多層含水層系統的分層監測井建設技術和服務於生態環保的淺部地下水分層監測井建設技術。

國家地下水監測工程的建設,形成了10168個監測孔的地層編錄和抽水試驗資料,獲取了豐富的水文地質參數,進一步揭示了區域含水層結構特征,深化了區域水文地質條件認識。信息應用服務系統每年產生近9000萬條地下水水位、水溫、水質數據,將為水資源科學管理、地質環境問題防治、生態文明建設提供重要支撐。

(責編:朱江、仝宗莉)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