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建設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

黃  勇
2019年03月18日08:09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港珠澳大橋正式通車運營,強化港澳和內地的經濟聯系﹔《廣深港高鐵(一地兩檢)條例》正式實施,推動香港順利接入國家高鐵網絡……在粵港澳經濟聯系日益緊密的今天,從國家層面發布《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順應了粵港澳融合發展的大趨勢,更為粵港澳地區擘畫了全新發展藍圖。

  作為一種重要的濱海經濟形態,灣區是全球經濟發展重要的增長極,是新技術、新產業、新模式、新業態的策源地。世界銀行數據顯示,世界上60%的大城市坐落在灣區,75%的經濟總量集中於灣區。與世界上其他灣區相比,粵港澳大灣區具有獨特優勢。總面積5.6萬平方公裡,2017年末總人口約7000萬,經濟總量約10萬億元人民幣,11個城市的經濟總和相當於世界第十大經濟體……粵港澳大灣區具有巨大發展潛力,國際媒體也認為,“如果把各種因素放在一起考量,就會得出粵港澳大灣區一定會繁榮發展的結論”。

  打造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世界級城市群,是習近平總書記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的國家戰略,既是新時代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的新嘗試,也是推動“一國兩制”事業發展的新實踐。“茫茫九派流中國,縱橫當有凌雲筆”。從更大的視野來看,從京津冀協同發展到長江經濟帶,從建設雄安新區到長三角一體化升格為國家戰略,可以說,善於整合區域發展優勢、形成整體發展效能,這是黨中央治國理政、深化改革的一個鮮明特色。打造粵港澳大灣區,也是這一改革思路的體現,將充分發揮粵港澳綜合優勢,深化內地與港澳合作,進一步提升粵港澳大灣區在國家經濟發展和對外開放中的支撐引領作用。

  粵港澳三地形成了差異化的競爭優勢,構成了一個組合式中心城市群,整合起來就能釋放出“整體大於部分之和”的協同效應。廣東的廣州、深圳、珠海以及一批中小城市形成了多層次、多組團、多中心的繁榮發展格局﹔香港是全球離岸人民幣業務樞紐,也是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中心﹔澳門是我國與葡語國家商貿合作服務平台,是中華文化為主流、多元文化共存的交流合作基地。三地各有所長、差異分工、優勢互補、強強聯合,具備建成國際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的基礎條件。

  同時也要看到,粵港澳大灣區是在一個國家、兩種制度、三個關稅區、三種貨幣的條件下建設的,國際上沒有先例,需要我們自己探索一條新路。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的,“建設好大灣區,關鍵在創新”。而創新的重要方面,就是加強制度創新。充分認識和利用“一國兩制”制度優勢、港澳獨特優勢和廣東改革開放先行先試優勢,堅守“一國”之本、善用“兩制”之利,用制度創新為經濟融合、產業集聚保駕護航,才能打破行政分割的限制,為粵港澳大灣區發展釋放制度紅利。

  一個充滿活力的世界級城市群,一個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將成為“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支撐、內地與港澳深度合作示范區。粵港澳大灣區前路可望、未來可期,將不僅惠及周邊地區,更為國家的高質量發展注入動力。

  (作者為國家發展改革委國際合作中心主任)


 

(責編:蔣琪、仝宗莉)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