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5G來了,手機材料研發得跟上

劉園園
2019年04月11日08:26 | 來源:科技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5G來了,手機材料研發得跟上

  5G來了,手機材料研發得跟上

  本報記者 劉園園

  從幾十年前磚頭般的“大哥大”,到如今精致小巧、堪比藝術品的智能伴侶,手機在人們指尖不斷迭代升級,其背后既有通訊技術變革的推動,又離不開材料技術的加持。

  在新的技術潮流之下,手機材料又將往何處去?作為華為、OPPO、小米、三星等多家知名手機品牌的供應商,比亞迪電子(國際)有限公司於4月8日舉行媒體開放日,邀請業內專家共同探討5G時代手機材料的發展趨勢和機遇。

  從1G到4G,手機材料不斷變遷

  從1G時代到4G時代,手機的變化發展背后一直有材料技術的影子。

  比亞迪中央研究院院長宮清總結說,通訊技術的發展推動手機天線發生變化,同時手機屏幕也在不斷升級。天線和屏幕的升級,帶動手機結構件的升級,手機外形隨之而變。

  “1G、2G手機的天線和屏幕非常簡單,天線是金屬片,結構件是注塑加噴涂。”宮清介紹,而3G時代的手機天線具備一定數據傳輸能力,手機結構件更加美觀,手機金屬后殼和一些裝飾技術應運而生。宮清介紹,比亞迪電子的手機鎂鋁合金壓鑄成型、鋁合金陽極氧化、無鎳電鍍技術等都在這一階段研發出來。

  4G時代,人機交互更加流暢,手機的天線需求更加復雜。宮清介紹,這時三維天線開始出現,將手機金屬部件與塑料無縫結合的納米注塑技術開始應用——這種技術將金屬后殼作為天線的一部分,簡化了天線的設計,而且可以滿足手機大屏幕、輕、薄、美觀的需求。

  5G時代,對供應鏈提出更高要求

  “5G帶來傳輸速率的提升,對於天線信號和數字帶寬的要求更高。”宮清說,業界通常認為,4G時代的金屬手機后殼可能會影響5G信號的傳輸,而玻璃、陶瓷以及高性能復合材料更被看好。

  深圳大學信息工程學院特聘教授袁濤認為,5G時代對手機供應鏈提出了更高、更深、更廣的要求。

  “更高,就是高要求的加工精度、高要求的材質特性及品質。”袁濤說,這就要求提前布局材料研究,一旦基礎研究成果適時滿足終端對材料的差異化需求,將迅速佔領市場。

  袁濤說,更深是針對手機結構、形態新的要求,例如小型化、超薄化、全面屏等,都需要新的工藝和材料支撐。例如,5G時代手機天線數目至少6到9個,甚至超過10個,如果開發出高介電常數、低損耗、低成本、3D形態甚至有散熱特性的材料,就可以大大降低天線尺寸,將如此多數量的天線安裝在小巧的手機裡。

  此外,柔性屏已經問世,未來的手機形態可能大大改變,手機的印刷電路板、外觀結構、天線形態等都會發生顯著變化,從而對材料研究提出更廣的、跨界的要求。

  贏得挑戰,才能享受5G紅利

  “2019年是5G元年,5G為產業賦能最直接的體現是手機終端。”深圳市尋材問料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聶雷說,至少未來5到10年內,手機依然是個人智能終端的代表,因此以手機為核心布局5G產業鏈是非常好的選擇。

  但要享受5G時代的紅利,必須贏得它帶來的技術挑戰才行。

  中科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研究員張國平以手機芯片舉例說,5G時代的芯片將實現高帶寬,但能耗問題馬上出現,這對熱管理材料提出相當高的要求。

  “另一方面5G的傳輸空間距離會縮短,這就需要提供技術和材料來解決信號屏蔽的問題。”張國平說。

  香港城市大學電子工程學系副教授黃衡則表示,5G通信包括微波和毫米波,但最新發布的5G手機都沒有使用毫米波,可能是遇到材料難題。而功能性新材料在電子通信設備和產品上的研究十分前沿,某些功能材料可能非常適合應用在高頻通訊設備上。

  “我們相信,功能材料會在毫米波/太赫茲波通信上做出巨大影響,它的影響不僅是在5G市場,可能會延伸到將來的6G市場。”黃衡說。

(責編:李楠樺、楊曦)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