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截至2018年底,甘肅臨夏州貧困發生率降至8.97%

本報記者 銀 燕
2019年04月22日08:17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地處青藏高原和黃土高原過渡地帶的甘肅臨夏回族自治州,是國家重點扶持的“三區三州”之一。經過多年發展,全州貧困發生率從2013年底的32.5%降至2018年底的8.97%,脫貧攻堅取得了重大進展。  核心閱讀

  近年來,全州推進糧改飼,節省更多養殖成本﹔移民搬遷出山溝,老鄉們就近打工穩增收﹔基礎設施補短板,產業發展拓寬致富路。臨夏州,扶貧扶智又扶志,六盤山中活力足。

  

  甘肅臨夏回族自治州地處青藏高原和黃土高原過渡地帶,地形復雜,是國家重點扶持的“三區三州”之一,面積8169平方公裡,轄1市7縣,總人口220萬,其中少數民族人口佔59%,8縣市均為深度貧困縣。

  近年來,臨夏州推動脫貧攻堅,取得了重要的階段性成效。臨夏州扶貧辦提供的數據顯示,全州貧困發生率從2013年底的32.5%下降到2018年底的8.97%,180個貧困村實現脫貧退出。

  “糧改飼,真是改到了我的心坎上”

  秸稈變飼料 節約成本護生態

  4月的積石山縣,春花開得正艷,風也和煦起來。清晨,脫貧戶馬麼乃開始喂牛。“今年春節,我家的‘扶貧牛’生下了3隻小牛犢!”馬麼乃高興地說,這預示著今年開年是個好年頭。

  馬麼乃是積石山縣胡林家鄉山庄村人,前些年,因為缺乏有效的增收產業,馬麼乃一家靠種地為生,被列為建檔立卡貧困戶。變化始於2017年,馬麼乃享受到縣上以獎代補的政策,自付5000元,政府補助5000元,購買了一頭基礎母牛。

  2018年,這頭“扶貧牛”產下一犢,6個月后牛犢賣了7000多元。

  “這筆錢拿到后,心裡可樂了。”2018年10月,算上勞務收入,加上賣牛犢的錢和種植收入,馬麼乃脫了貧。

  牛棚裡,馬麼乃喂牛的“大包”吸引了記者的注意,這大包被當地人親切地稱為牛羊的“面包”。打開大包一探虛實,密封塑料膜內是粉碎混合后的玉米秸稈與籽粒在乳酸菌作用下轉化成的青貯飼料。

  這是臨夏州正在全州主推的產業——糧改飼。臨夏州近70%的人口在農村,2/3的耕地在干旱半干旱地區,旱作農業作物中,玉米是最普遍的。但近年來,玉米供過於求,玉米秸稈的處理也成了大問題:不處理,堆在田間地頭,影響生產﹔如果集約化處理,花費又不少。

  2018年,臨夏州委、州政府在全州推進糧改飼,秸稈變成飼草、飼草變成農家肥、農家肥又還田,既節省了養殖成本,又保護了生態環境。目前,臨夏州參與糧改飼的農戶達到13.5萬戶,其中貧困戶4.9萬戶。臨夏州種植飼草玉米29.9萬畝,秸稈飼料化利用率達到80%。

  “糧改飼,真是改到了我的心坎上!以前喂牛羊用的是廢棄玉米秸稈,一畝也就產1噸左右干草,還得再貼三四千塊錢買飼料﹔現在通過技術改造,一畝地大概能產3噸多青貯飼料,家裡3畝地,一年的飼草基本就夠了。”在廣河縣十裡墩村,村民伊思哈欣喜地告訴記者。

  “每月掙3000多元,還能就近照顧家裡人”

  扶貧搬遷 穩定就業促增收

  在東鄉縣城易地扶貧安置點——移民花苑小區,一幢幢住宅樓整齊排列。小區周圍,學校、扶貧車間等相關配套設施一應俱全。

  東鄉縣山大溝深、交通不便,群眾居住分散,從山窩窩裡搬出來后,貧困戶的住房、行路、孩子上學等一系列問題得到解決。不過,這些只是扶貧的第一步。

  搬出來,還得富起來。在移民花苑小區門口,當地的扶貧車間——東西協作扶貧項目、廈門市幫扶援建的東鄉振興雨具廠就開在這裡。走進車間,機器轟鳴,五顏六色的雨傘碼放在工作台上,身著民族服裝的東鄉族女工們正在專注地忙著。

  馬艾西是東鄉縣沿嶺鄉和平村的建檔立卡貧困戶,之前家在山溝裡,交通不便。今年開春伊始,馬艾西和家人從大山深處搬到了縣城的安置小區。

  “生了二胎后,我就沒辦法出去務工了,隻能在家帶孩子、照顧老人。”不過一說到現在的生活,馬艾西眼裡頓時閃起了光,“現在在廠裡上班,每月掙3000多元,還能就近照顧家裡人,這樣的生活我之前可不敢想。”

  臨夏州實施易地扶貧搬遷工程以來,全州4.6萬名建檔立卡貧困群眾從發展滯后的偏遠山區搬遷到了基礎條件相對較好的川塬區和城鎮,切實改善了生產生活和就醫就學條件。同時,扶貧搬遷結合安置區的資源稟賦,合理謀劃產業就業措施,讓搬遷群眾每戶有一人穩定就業,每戶至少有3個以上的增收渠道。

  “電量足了,粉碎草料不用再出村了”

  補齊短板 產業致富出路多

  來到東鄉縣蘇黑村,群山起伏,溝壑縱橫。在養殖戶楊忠山家裡,杏子樹下的洗衣機正在工作。“今年的幾隻羊都很肥,等羊賣出去,我們准備再去城裡轉轉,置辦些家具家電,把家也好好收拾收拾!”楊忠山的妻子邊洗衣服邊高興地說。

  楊忠山是蘇黑村的貧困戶。之前,他想養羊脫貧,可電力供應不上,家裡的鍘草機和飼料混合機不能同時開。2018年春節期間,供電公司新建並改造了線路設施,這下可解決了村裡的大問題。

  以前楊忠山和兒子加工飼料要忙上一天,現在他一個人半小時就能完成。“電量足了,粉碎草料不用再出村了,生產便利了不少!”

  目前,投資18億元的農村電網升級改造正在臨夏有序推進,為脫貧致富產業的發展提供了支撐。農網改造后,將重點滿足群眾畜牧養殖等動力電需求,將供電和扶貧產業深度精准融合,從滿足生活用電到全面滿足生產用電需求,助推產業發展。

  在東鄉縣那勒寺鎮三甲村的食用菌黑木耳廠裡,機器“嗚嚕嚕”地轟鳴著,十幾位東鄉族男女正在忙碌。在他們手中,一個個培養好的黑木耳菌棒,經過高溫滅菌、接菌等工序之后再被送入養菌室培養。“大概一個月時間,等菌絲長滿就可以進大棚基地了。再經過催芽、澆水管理,就能達到採收標准,准備人工採摘了。”蘭州鑫源現代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尹建敏介紹。

  尹建敏的公司在蘭州,在深入了解東鄉后,她把公司的產業鏈做到了這裡。今年3月中旬,黑木耳菌棒加工及種植產業園正式投產,為100多位群眾提供了穩定就業,滿負荷運轉后,能吸納將近500名勞動力。

  “我們根據州上的主導產業糧改飼,已經跟1.5萬戶農民簽訂了購買協議,穩定收購農民種植的飼用玉米。農戶平時可以在羊基地入股養羊,還可以在黑木耳廠打工賺錢,有了多重收入,一年一戶收入兩萬元以上不是問題。”尹建敏介紹。

  “接下來,我們要更加注重扶貧與扶智扶志相結合,激發群眾的內生動力,堅決打贏深度貧困地區的脫貧攻堅戰。”臨夏州扶貧部門有關負責人充滿信心。


  《 人民日報 》( 2019年04月22日 13 版)

 

(責編:蔣琪、仝宗莉)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