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因城施策”絕不是“因城放鬆”  中國不會靠炒房拉動經濟

本報記者  王俊嶺
2019年05月24日08:06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小字號

  近期,隨著中美經貿摩擦再次升級,中國如何確保經濟平穩增長受到海內外廣泛關注。其中,有一種觀點認為中國需要放鬆房地產調控以刺激經濟。對此,分析人士指出,中國發展仍處於重要戰略機遇期,中國經濟擁有足夠的韌性、巨大的潛力和不斷迸發的創新活力。面對外部不確定性的沖擊,中國將以“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新發展理念為指引,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追求更高質量發展,向改革要紅利、向開放要潛力、向創新要動力。因此,中國將牢牢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這一定位,確保房地產市場行進在正確的軌道上。

  樓市延續平穩基調

  今年以來,中國各地樓市延續了總體平穩的基調。

  國家統計局城市司高級統計師劉建偉在解讀2019年4月份70個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銷售價格變動情況時指出,各地進一步落實好因城施策、一城一策、城市政府主體責任的長效調控機制,房地產市場基本延續平穩態勢。

  具體來看,一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銷售價格環比漲幅均略有擴大﹔二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漲幅擴大,二手住宅漲幅回落﹔三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漲幅回落,二手住宅漲幅微擴。同時,一二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銷售價格同比漲幅均略有擴大﹔三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同比漲幅回落,二手住宅漲幅與上月相同。比如,4個一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環比上漲0.6%,漲幅比上月擴大0.4個百分點﹔31個二線城市二手住宅銷售價格環比上漲0.6%,漲幅回落0.6個百分點﹔35個三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環比上漲0.5%,漲幅比上月回落0.2個百分點。

  天津財經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叢屹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指出,今年以來,盡管中國房地產市場總體平穩,但從同比指標來看,出現了一些結構性分化的苗頭,部分地區房價有所異動,這是需要警惕的。“近年來,中國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推動房地產回歸居住屬性,加大了去投機、去炒作力度,已經取得了不錯的成績。這時,如果稍有放鬆,就可能前功盡棄。”叢屹說。

  熱點城市調控加碼

  江蘇蘇州最近幾個月因為樓市升溫過快而受到關注。在這段時期內,部分緊俏樓盤基本上隻有全款能買,“排隊選房”“倒賣房號”等現象一度死灰復燃。上海易居地產研究院《百城住宅庫存報告》顯示,蘇州樓市3月份成交面積75萬平方米,環比增加103%,同比增達加47%。

  對此,蘇州市政府果斷出台了相關措施,對蘇州工業園區全域、蘇州高新區部分重點區域新建商品住房實施限制轉讓措施﹔同時調整土地出讓報價規則,將土地出讓報價條件從定值調整為區間設置。

  同時,國家有關部門也對熱點城市樓市升溫現象給予了及時關注。日前,住建部在4月19日對6個城市進行預警提示的基礎上,又對近3個月新建商品住宅、二手住宅價格指數累計漲幅較大的佛山、蘇州、大連、南寧4個城市進行了預警提示。住建部還要求,各地要始終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進一步加強市場監測分析,及時解決市場運行中出現的問題,切實把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的要求落到實處,確保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58安居客房產研究院首席分析師張波表示,今年以來,隨著各地因城施策以及人才引進政策的不斷落地,個別城市受政策鬆綁預期影響,房地產市場出現明顯升溫。在此背景下,住建部在1個月內兩次發布預警提示具有很明顯的“敲打”意味,同時體現了穩地價、穩房價和穩預期的調控決心。這也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因城施策”絕不是“因城放鬆”。

  穩增長依靠新動能

  那麼,外部沖擊帶來的“穩增長”壓力,是否像某些機構所說的那樣要靠拉抬房地產市場來化解呢?從有關部門近期密集發出的“穩樓市”信號中,不難找到答案。

  自然資源部要求,保持住宅用地供應穩定,引導市場預期,促進房地產用地市場平穩健康發展。其中,商品住房庫存消化周期12—6個月的要增加供地。同時,自然資源部《產業用地政策實施工作指引(2019年版)》還明確指出,要深入推動節約集約用地,通過轉變土地利用方式和提高土地利用效率釋放更大的用地空間,保障新產業新業態發展和民生服務設施建設需求。

  稍早前,中國人民銀行《2019年第一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亦指出,下階段貨幣政策要注重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辦法穩需求,堅持結構性去杠杆,在推動高質量發展中防范化解風險,堅決打好三大攻堅戰。

  “房價虛高、空置率高、投機成分高會直接擠壓居民其他消費、抬高社會融資成本。從各地實踐來看,指望房地產拉動經濟基本上不可能持久。”叢屹說,中美經貿摩擦扭轉不了中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更改變不了中國經濟通過轉型升級、結構調整邁向更高質量發展的趨勢。中國正在加速實現新舊動能轉換。一季度,醫療儀器設備及儀器儀表制造業、電子及通信設備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分別增長14%、9.4%,增速均明顯快於規模以上工業﹔移動通信基站設備、城市軌道車輛、新能源汽車同比分別增長153.7%、54.1%和48.2%。新產業、新業態的帶動力更強。未來中國仍會把精力放在練好內功、轉型升級方面,而不是刺激房地產來對沖外部風險。

(責編:蔣琪、付長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