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

——政協第十三屆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會第七次會議大會發言摘編

2019年06月19日07:57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注重科技創新引領

  全國政協常委 程 紅

  當前,我國制造業發展呈現良好態勢,但仍然存在自主創新能力有待加強、部分關鍵核心技術受制於人、品牌質量水平還不夠高等問題,然而我國制造業規模大、體系完善,對外出口和國內需求都在持續提升,發展優勢明顯,潛力巨大。為此,建議:

  堅持以科技創新引領制造業高質量發展。一是加強制造業關鍵核心技術攻關。面向戰略必爭的重點領域,開展前沿技術研發及轉化擴散,突出原創導向,強化知識產權戰略儲備與布局,開展共性關鍵技術和跨行業融合性技術研發,突破產業鏈關鍵技術屏障,帶動產業轉型升級。二是培育制造業創新鏈上的強大企業群。引導企業加大研發投入,強化企業技術創新主體地位,推動產學研深度融合。加快培育一批世界領先的創新型企業、“隱形冠軍”、“獨角獸”企業,大力發展高新技術企業和科技型中小企業。高度重視科技服務業發展,實現制造業與服務業深度融合。三是進一步擴大制造業對外開放。建立健全外商投資准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機制,切實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強化知識產權保護,營造公平、透明、法治的營商環境。

  

  營造有利制度環境

  全國政協常委 李 偉

  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必須加大改革的力度,根除體制機制缺陷,營造有利的制度環境。為此,建議:

  保持宏觀調控定力,加大力度落實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長效機制和推動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消除金融業和房地產超額收益的根源,推動金融和實體經濟、房地產和實體經濟報酬結構再平衡。

  優化創新生態,著力促進實體經濟、科技創新、現代金融和人力資源協同發展。以完善創新激勵機制和創新生態為重點,釋放企業、科研人員活力。加大對基礎研究、關鍵共性技術研發投入,支持產學研用聯合體建設。支持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服務機構發展。通過政府採購、完善重大技術創新成果推廣應用保險補償機制等為突破“卡脖子”技術創造迭代創新的市場環境。

  完善質量管理體系,營造制造業質量變革的制度環境。把整頓市場秩序、重建消費者信心作為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內容。產品質量、環保、能效、安全等技術指標應對標國際高標准,支持企業推廣應用智能制造和精益管理,提高質量控制、環保和安全管理水平,以市場為動力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

    

  創新驅動突破障礙

  全國政協常委 穆佔英

  制約我國制造業發展的因素很多,如宏觀環境的挑戰、制度性障礙仍然存在、核心技術不足等。解決這些問題,必須堅持創新驅動。

  制度創新驅動:一是繼續保持減稅降費的持續性。二是繼續深化制造業改革與對外開放相結合。一方面,深化改革就是通過發揮市場機制的基礎性作用來實現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另一方面,高水平的開放型經濟是促進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中國未來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必須堅持走開放合作共贏的道路,使市場准入進一步放寬,開放的力度深度廣度不斷強化、拓展。

  技術創新驅動:一是增強制造業的技術創新能力。二是加快制造業的結構優化升級。三是深化科技體制改革。緊緊圍繞制造業產業鏈的關鍵節點打造各自的創新體系,推進產學研協同創新,提高科技創新對產業發展的支撐能力。鼓勵企業和高校科研機構組建創新聯合體,承擔國家重大專項,加快突破關鍵核心技術。

  資本創新驅動:資金風險大,融資難、成本高,一直是制約制造業企業特別是民營制造業企業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解決這一問題,需要提高資本市場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

  

  完善研究評價體系

  全國政協常委 楊 衛

  評價體系是保証基礎研究良好生態的關鍵,完善基礎研究評價體系是當前最應該下大力氣抓的工作之一。建議主觀評價和客觀評價兩方面著力。

  主觀評價的主渠道多採用同行評價的形式,是學術共識型評價,每個評價者有不斷演進的學術世界觀。“關系網”是這類評價的痼疾。在解決這一“痼疾”的過程中,出現了走向另一個極端的現象,比如,近年來我國的主觀評價體系出現扁平化,即各學科公正而又有戰略洞察力的杰出評審專家的影響力權重降低,而一般專家的統計作用上升。杰出評審專家在過去被認為是伯樂,而現在卻被認為是有利益關聯的說客,導致評價取向過於求穩,對顛覆性技術創新不能第一時間識別。建議實行“責任專家評審制”來增加評審專家的榮譽感和責任心,並在戰略科學家的指導下判定重要的“從零到一”的突破嘗試。

  客觀評價是基於各種數據手段的定量評價,數據庫、分析工具、評價指標體系起著關鍵作用。我國尚沒有形成在世界上有引領作用的客觀評價理論體系。建議在評價體系中增加對經濟和社會進步的潛在影響力評價﹔發展突出高風險、高回報特征的非共識評價﹔發展基於跨領域、跨媒介計算的交叉學科評價。

  

  保護運用知識產權

  全國政協常委 何志敏

  沒有原創性發明專利,沒有馳名商標品牌,沒有基礎軟件著作權等核心知識產權,我國的制造業就不可避免受制於人。為此,建議把迅速提升制造業知識產權綜合能力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著力打通知識產權創造、運用、保護、管理、服務全鏈條。

  加強制造業核心知識產權有效供給,切實解決“卡脖子”問題。要幫助企業加強知識產權信息分析,利用專利導航做好重點領域知識產權布局。引導企業加強基礎研究和原始創新,掌握突破性底層技術專利,形成一批關鍵共性技術專利組合,跳出“專利陷阱”。進一步提高專利審查與商標注冊質量和效率,為企業快速獲權提供便利。

  加快知識產權實施轉化,有效提升制造業知識產權運用效益。擴大知識產權“混合所有制”改革,提高權益分配執行的政策協調性,促進高校科研院所專利技術向制造業轉移轉化。大力推動企業知識產權管理規范國家標准實施,提升知識產權制度運用能力。

  加強制造業知識產權保護,堅決打擊惡意訴訟和不正當競爭。加快專利法、商標法、著作權法修改,研究制定商業秘密法,探索大數據立法保護。加快知識產權信用體系建設,聯合懲戒嚴重失信行為。

  

  供給技術技能人才

  全國政協常委 傅惠民

  加快制造業的轉型升級,必須依靠創新驅動,這不僅需要一批高層次的知識型、創新型人才,更需要一支高素質的技術技能型人才隊伍。為此,建議:

  樹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新思路,實現高水平技術技能型人才的精准供給。要著力從專業布局和課程設置兩方面進行改革。在專業布局上,要根據國家戰略需求,增設具有較大潛力的戰略性新興產業、生產性服務業、節能環保產業領域的專業﹔在課程設置上,要根據制造業轉型升級過程中出現的新職業、新崗位、新技術要求,動態調整課程。

  樹立“互聯網+”的新思維,培養適應信息社會的高水平技術技能型人才。把互聯網與校園環境建設、專業及課程設置、教師隊伍建設、教學方式優化、社會培訓等有機結合。

  深化改革,優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一方面,職業院校要與行業(企業)共同制訂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實現專業與行業(企業)崗位對接﹔另一方面,各級人大和政府也要通過修訂相關法律法規和出台相關政策措施,積極鼓勵和規范產業界履行社會責任,增強作為職業教育辦學主體的意識。

  

  突破關鍵共性技術

  全國政協常委 吳國華

  目前我國產業關鍵共性技術研發還存在一定的限制和瓶頸:一是研發平台多頭布局﹔二是財政投入碎片化﹔三是研發成果產業化機制不暢﹔四是產業關鍵共性技術交易市場發育不足。這些因素都嚴重制約了產業關鍵共性技術的市場性擴散。為此,建議:

  明確研發平台功能定位,統籌優化研發平台布局。在國務院層面設立統籌優化國家級研發平台的管理機構,根據國家戰略需求、研發平台目標定位及科研實力等因素,對各部委主導或批准設立的國家級研發平台進行全面梳理評估,進一步明確各研發平台的核心功能定位,打破部門藩籬,推進跨部門研發平台的優化整合。

  整合研發財政資金,構建彈性支持機制。在國家級研發平台管理機構領導下,由財政部統籌劃定產業關鍵共性技術研發財政支持總量,把優化整合進度作為財政資金投入的重要衡量指標,對於完成優化整合、資源配置效率顯著提升的研發平台優先予以財政支持。

  完善科技評價制度,提升科技成果產業化效能。對於產業關鍵共性技術研發平台的評價體系,應凸顯其應用性和經濟性,提升技術價值和經濟價值的評價權重。

  

  提高智能應用能力

  全國政協常委 於廣洲

  與數字經濟在消費互聯網領域的迅猛發展相比,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在制造業的應用仍是短板,融合動力不足,應用場景不豐富,發展環境不夠完善,需要加快探尋行之有效的發展路徑。建議:

  聚焦市場主體,激發企業創新創造活力。有些傳統制造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對新一代信息技術應用心存疑慮,對融合發展准備不足,缺乏清晰的發展目標和實施路徑。一是引導企業樹立大局意識和“一盤棋”思想,准確定位,合理分工。發揮大型企業的骨干作用,為中小企業創造應用場景和業務生態,形成“大企業建平台,小企業用平台”的格局。二是在行業層面,根據國家戰略導向和區域經濟發展要求,制定分行業、分領域的發展路線圖,為企業提供明確的方向、目標和路徑。

  堅持市場需求導向,提高企業智能制造的應用能力。一是既要重視發揮龍頭企業、重點行業、先進地區的優勢,也要充分調動中小企業的積極性,突出需求指引,加強應用場景的設計和研究,探索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解決方案、發展路徑和發展模式。二是以制造業企業需求為核心,著力打造系統化、多層次、協同化的工業互聯網。

  

  堅定綠色發展之路

  全國政協常委 姜大明

  制約傳統制造業綠色發展的問題主要有思想認識還不到位,綠色化成色不足,過剩產能阻礙企業綠色發展,轉型發展環境不夠寬鬆等。為推進傳統制造業更高質量發展、走綠色發展之路,建議:

  繼續深化制造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強部門協同,建立責任明確、協調有序、監管有力的工作機制,加快產能過剩行業結構調整。加大執法監督力度,幫助企業制定整改措施和技改方案,對達不到環保、能耗等強制性標准的落后產能依法依規關停退出。優化產業鏈布局,推動傳統制造業向環境容量大、清潔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豐富的地區轉移。

  建立健全綠色技術研發推廣體系。鼓勵企業技術創新,依托產學研用、上中下游合作建立產業綠色創新聯盟,加強基礎研究平台建設,解決一批“卡脖子”技術難題,形成一批綠色制造關鍵核心裝備。鼓勵龍頭企業制定企業標准,行業協會制定團體標准,地方政府制定嚴於國家標准的地方標准,形成生產全過程綠色化技術標准體系。

  加大財稅金融支持力度。中央財政綠色制造專項資金集中支持傳統產業綠色化改造,避免“撒芝麻鹽”分散使用。制定有利於綠色化升級改造的增值稅、所得稅優惠政策。

  

  加快處置“僵尸企業”

  全國政協常委 楊偉民

  處置“僵尸企業”面臨“八難”:精准識別難、職工安置難、債務化解難、欠稅減免難、土地變性難、破產審理難、破產重整難、工商注銷難。解決“八難”,必須堅持改革精神、全局觀念、把職工安置放在首位、多重整少清算和穩中求進等原則。建議:

  提高思想認識。提高對“僵尸企業”產生、識別、處置辦法等的認識。市場經濟就是企業優勝劣汰的經濟。“僵尸企業”千差萬別,很難用一個標准識別,中央政府確定大原則,具體識別由地方政府特別是法院判定。

  明確各方責任。中央政府設立跨部門領導小組,做好頂層政策設計。地方政府創造性做好具體處置工作,牽頭做好與法院等的協調。央企總部負責所屬企業處置,地方國有企業集團負責所屬企業處置。銀行做好債權人委員會工作,合理分擔必要債務損失。法院依法加快審判。破產管理人做好接管企業及債權債務等協調各方工作。紀檢監察部門做好事后監察。

  建議制定激勵政策,建立托管制度,發揮資產管理公司作用,增強破產審判能力,完善府院協調制度,健全管理人制度。

  

  暢通產業融資渠道

  全國政協常委 尚福林

  制造業高質量發展離不開金融高質量服務。為優化金融生態、暢通融資渠道,建議:

  加快完善國家政策性融資擔保體系,增強擔保機構的擔保能力。堅持政策性、非營利性功能定位,借鑒國際成功經驗,建立健全“國家出資、市場運作”的模式,充分發揮擔保杠杆作用。切實優化銀政企擔保合作機制、合理的風險分擔機制和有效的風險補償機制。

  進一步加大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力度,適時開展商業信用環境專項整治。在各地建設信用信息平台的基礎上,探索建設全國性信用信息平台,將其打造為統一高效的基礎信息服務數據庫。運用大數據技術,提高銀行貸款效率和質量。

  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著力為企業提供覆蓋全生命周期、滿足全方位需求的金融服務。在全國層面建立知識產權等無形資產評估、交易市場,解決好“評估難”“處置難”問題﹔研究解決海關進口免稅設備用於融資租賃的問題﹔加快多層次資本市場建設。

  此外,建議優化政府產業(創業)投資引導基金投資運作機制﹔探索構建新型銀企關系,促進銀企建立長期戰略合作關系。

  

  促進灣區要素流動

  全國政協常委 閆小培

  “一個國家、兩種制度、三個關稅區、四個中心城市”既是粵港澳大灣區的特色和優勢,也是大灣區建設的難點所在,需要通過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加快體制機制創新,促進大灣區內外資源要素高效便捷流動,推動大灣區制造業加快向高質量發展轉型升級。建議:

  加強制度規則銜接。研究建立粵港澳大灣區自貿區,構建開放統一的符合多邊經貿規則的政策平台,以規則銜接促進粵港澳大灣區深度融合發展,同時面向全球,提升大灣區對共建“一帶一路”的重要支撐作用。

  優化創新發展環境。務實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緊扣制造業轉型升級、高質量發展,探索新舊動能轉換模式,依靠粵港澳協同創新,大力發展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打造全球新興產業重要策源地。

  加快產業結構調整。因勢利導,趨利避害,正確處理“進與出”“留與遷”“增與減”的關系,立足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順勢推進“騰籠換鳥”、結構調整、轉型升級。

  創新人才流動機制。完善珠三角九市高層次人才認定標准,建立資格互認、工作許可、人才簽証與永久居留的有效銜接機制,對入粵的港澳創新人才實施個人所得稅優惠政策。

  

  以開放促轉型升級

  全國政協常委 楊 雄

  不容否認,我國制造業總體上仍處在全球產業鏈的中低水平,與世界制造業強國差距明顯,同時又面臨其他發展中國家的追趕,傳統規模優勢不斷衰減,形成了在全球制造業市場上兩端受壓的不利局面。為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擴大新一輪高水平對外開放是其中一項重要抓手。為此,建議:

  在深度融入全球產業鏈上下功夫。一方面加強自主核心技術攻關,努力實現尖端技術突破,另一方面仍要堅持積極開展國際合作,充分融入全球產業鏈,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無法切割”的戰略態勢。

  在做實對外開放各項制度上下功夫。全面清理與《外商投資法》不符的部門或地方規定,加快出台配套法規文件。進一步放寬市場准入,全面實施准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制度,穩步推動汽車、船舶等行業對外開放,進一步擴大外資准入范圍。發揮好自貿區、自貿港的制度優勢。

  在構建有效服務平台上下功夫。加強全球產業鏈、價值鏈研究,搭建國際產能合作信息平台,共享重大項目庫、大數據資源。發揮境外經貿合作區等海外投資平台優勢。做強海外企業協會和其他中介組織。

  

  擴大新的產能需求

  全國政協常委 王壽君

  當前,我國裝備制造業出現了部分產能過剩現象。如果國內外核電項目陸續開工建設,不但可以解決現有的產能過剩問題,還能進一步擴大新的產能需求。應充分發揮核電產業的拉動作用,特別是其對高端裝備及尖端技術的牽引作用,提升我國裝備制造業的整體能力、技術水平和市場競爭力。為此,建議:

  大力推動核電裝備關鍵技術研發。盡管我國三代核電項目設備國產化率可達到85%以上,但還有一些特殊零部件、儀器儀表、專用工具、特殊原材料需要進口。因此,請國家在關鍵技術研發和關鍵零部件研制上給予政策和資金上的大力支持,由核電業主、設計院、裝備制造企業協同攻關,實現關鍵設備的國產化替代,做到自主可控。

  充分開發國內國外核電市場。資源配置要求高、產業鏈協同要求高,是核能行業的基本特點。在國內,發展核電要避免大起大落,應持續發展壯大核電裝機容量。在國外,要抓住共建“一帶一路”機遇,充分發揮技術、成本、產業鏈綜合優勢,以核電為龍頭,全產業鏈走出去,帶動國內裝備制造業發展。

  

  搭建農機創新平台

  全國政協常委 蔣平安

  在對農機需求持續增長的大背景下,農機化事業正經歷著產品向高端化、制造向集聚化、服務向社會化的深刻變革。順應這一大勢,促進農機化事業高質量發展,是時代賦予我們的新使命。為此,建議:

  強化主體責任,大力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以壯大農機高新技術企業和新型農機服務組織為重點,盡快改變目前“小、散、弱”的產業生態,帶動農機制造與應用、服務與需求在更高層面相互適應。

  強化科技創新,提升農機裝備有效供給能力。以解決部分領域“無機可用”與核心部件“卡脖子”等突出問題為導向,聚焦基礎前沿和關鍵共性技術,協同農機制造骨干企業和重點科研院所,搭建國家層面的農機裝備創新平台和行業技術創新聯盟。

  強化信息引領,以智能化帶動農機裝備產業升級。進一步支持企業實施智能制造工程,促進現代信息技術在農機制造和裝備上的應用,提升智能化制造水平和質量管控能力。

  強化政策完善,營造有利於農機裝備產業發展的環境。在科學評估的基礎上,優化農機購置補貼政策,提高其精准性和指向性。建立健全農機更新報廢制度,加快淘汰老舊農機。

  


  《 人民日報 》( 2019年06月19日 14 版)

(責編:庄紅韜、楊曦)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