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掂一掂中國飯碗的成色

2019年08月14日08:09 | 來源:中國經濟網
小字號
原標題:掂一掂中國飯碗的成色

立秋已過,廣袤田野生機勃勃,正孕育著秋糧豐收的希望。“過去春怕旱、秋怕澇,現在渠相連、水暢通,望天田變噸糧田。”看著田間的水稻,江西省上栗縣崇德村農民黃許生打心眼裡高興。隨著高標准農田建設項目的落地,耕道改寬、渠道通暢,全村農田的灌排難題得到了解決。

“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是一個永恆的課題,任何時候這根弦都不能鬆”,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始終把解決糧食安全問題作為治國理政的頭等大事,高屋建瓴地提出了“以我為主、立足國內、確保產能、適度進口、科技支撐”的國家糧食安全戰略,強調要確保“谷物基本自給、口糧絕對安全”。

這些年,從土地分包到戶、實現家庭承包,到承包權和經營權分離、土地適度規模經營,從改良貧瘠土壤、開發后備資源到堅守耕地紅線、建設高標准農田,從引入新型農業主體到培育新型職業農民,國家通過政策支持、擴大投入、深化改革等舉措,穩步提升糧食產量和產能,每一寸土地都在不斷釋放增產潛力。

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穩

“過去是8億人吃不飽,現在是近14億人吃不完”。我們的“米袋子”“菜籃子”“果盤子”供給充足,保障有力

“過去是8億人吃不飽,現在是近14億人吃不完”,農業農村部部長韓長賦感慨。目前,我國糧食產量邁上1.3萬億斤台階,棉油糖、果菜茶、肉蛋奶等大宗農產品供給量顯著增加,主要農產品市場運行基本保持穩定。可以說,我們的“米袋子”“菜籃子”“果盤子”總體上是充足的,中國人的飯碗始終牢牢端在自己手上,供給有充分保障。

衡量一國的糧食安全程度有四大指標。一看自給率,我國水稻、小麥、玉米三大谷物自給率始終保持在95%以上﹔二看儲備率,我國糧食儲備率遠遠高於國際公認的17%至18%安全線﹔三看總產量,從2004年起,我國糧食總產量實現“十二連增”,最近7年連續超過1.2萬億斤,這在世界大國裡絕無僅有﹔四看人均佔有量,1949年我國人均糧食佔有量僅209公斤,2018年達470多公斤,高於世界平均水平。這是在同期人口增加一倍多的情況下取得的,十分不易。

據國家統計局不久前公布的數據,全國夏糧總產量2835億斤,增長2.1%。農業農村部監測,新麥上市以來,優質商品小麥數量充足,價格每斤比去年略低3分錢。在一些國家糧價較大幅度上漲的情況下,我國糧食生產實現增產、市場供給充足、價格總體穩定,顯示出對中國飯碗的深層次掌控力,也粉碎了某些人拋出的“中國糧食危機論”。

伴隨產量在高位走穩,糧食品質也在提升。以今年夏糧為例,從品種結構看,小麥主產區、優勢區種植面積增加,地下水超採區等非優勢區通過輪作休耕調減種植面積。市場走俏的優質專用小麥增加,比上年提高3個百分點。從種植方式看,節水、節肥、節藥等綠色生產的技術大面積推廣。全國小麥播種藥劑拌種、種子包衣等節藥技術推廣比例達87%,比上年提高2個百分點。

隨著農業新產業新業態的發展,保供給的手段也日新月異。設施農業讓農業生產實現了周年供應,時不分四季、供應不斷,地不分南北、想買就有。智慧農業讓物聯網、大數據、雲計算與農業密切結合,農民在手機上就能掌握各種數據,動動手指就能管理大田。農產品電商讓農業供應更高效,鏈接起了“最初一公裡”和“最后一公裡”,收獲的農產品能快速送到市民手中。這讓中國百姓的餐桌與希望的田野直接相通。

強農惠農富農政策實

推動糧食價格改革、取消農業稅、建立農民種糧補貼制度、建立健全糧食安全省長責任制,一系列政策制度筑牢大國糧倉

中央始終高度重視糧食安全,新世紀以來,發布了16個中央一號文件,從發力農業科技到夯實農業基礎設施,從推動糧食價格改革到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對糧食生產給予政策扶持。財政資金從重大水利設施、高標准農田建設到市場體系完善、主產區轉移支付等多方面,不斷多予少取。

做好“減法”。2006年起,國家全面取消農業稅,結束了延續2600多年農民繳納“皇糧國稅”的歷史,每年為農民減輕負擔1300多億元。2009年開始,逐步取消了主產區糧食風險基金的地方配套,每年為主產區減輕負擔近300億元。

做好“加法”。建立農民種糧補貼制度,相繼出台良種補貼、糧食直補、農機購置補貼、農資綜合補貼等補貼政策。實施產糧大縣獎勵政策,獎勵資金規模由2005年的55億元增加到2018年的428億元,充分調動地方政府重農抓糧積極性。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來,一系列創新型舉措接連出台。2015年1月,國務院印發《關於建立健全糧食安全省長責任制的若干意見》。這是首部全面落實地方政府糧食安全責任的文件。2016年1月,中央決定,加大財政對糧食作物保險的保費補貼比例,提高7.5個百分點。這是在供給側穩定糧食產能的創新型措施。2019年2月,《關於金融服務鄉村振興的指導意見》發布,首次提出圍繞藏糧於地、藏糧於技,做好國家糧食安全金融服務。

從減法到加法,由常規性措施到創新型舉措,大國糧食的根基日益牢固。中國的糧食安全不僅體現在當期的產量上,還體現在對未來產能的培育上。目前全國農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數達到0.548,一半以上農田實現了旱澇保收﹔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已達58.3%,農作物耕種收機械化率超過68%,農民不再“面朝黃土背朝天”。藏糧於地、藏糧於技,讓中華糧倉越來越穩固,確保任何時候都能產得出。

現代農業經營體系強

推進承包地“三權分置”改革、推進土地流轉、引導鼓勵農民建立專業合作社,一大批懂農業、愛農村的新型經營主體進入農業

近年來,大量農村青壯年進城務工,種糧農民呈現老齡化和兼業化,“誰來種地”成為必須直面的問題。伴隨資源環境亮起了紅燈,如何構建高效的經營體系擺在人們面前。

從統到分,再由分到合。新一輪土地制度改革讓地不再是那塊地。2014年起,中央推進承包地“三權分置”改革,發展適度規模經營。截至2018年底,全國土地流轉面積超過5億畝。目前,全國有農民合作社217.3萬家,家庭農場近60萬家,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36.9萬個。當懂農業、愛農村的新型經營主體進入農業,“誰來種地”找到了答案。他們和億萬小農戶一起,在希望的田野上耕耘。

“大國小農”是我國的基本國情,全國小農戶數量仍佔農業經營主體的98%以上。但是,一些地方卻存在著忽視小農戶、過於向大的經營主體傾斜的現象。針對這些情況,今年中辦、國辦印發了《關於促進小農戶和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的意見》,對扶持和提升小農戶作出全面部署。這體現了政策的平衡性,既發揮適度規模經營的引領作用,又穩定小農戶家庭經營這個基本面。

產得出,還要供得上。我國不斷進行農產品流通體制改革。從放開集貿市場經營到農產品交易日益國際化,從曾經的農產品價格“雙軌制”到如今的農產品現貨市場和期貨市場並行,農產品流通體制改革最終引入了市場機制,給農業生產帶來深刻變化。

產量高,還要價格好。2004年以來,我國充分發揮價格的杠杆作用,堅持並完善稻谷、小麥最低收購價政策,推動建立玉米、大豆“市場化收購”加“補貼”的新機制。按照市場定價、價補分離的原則,我國逐步建立價格低時補生產者、價格高時補低收入消費者的機制。穩定的收益預期調動了億萬農民的積極性。

“五谷者,萬民之命,國之重寶。”把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不僅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也讓我們更有底氣應對國際復雜環境。(記者 喬金亮)

(責編:庄紅韜、楊曦)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