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國家統計局報告:70年來區域發展協調性持續增強

2019年08月19日15:12 | 來源:人民網-財經頻道
小字號

人民網北京8月19日電 (記者車柯蒙)國家統計局今日發布新中國成立70周年經濟社會發展成就系列報告之十八 ——《重大戰略扎實推進 區域發展成效顯著》。報告顯示,70年來,隨著區域發展戰略的實施,重大區域戰略穩步推進,區域板塊之間融合互動,區域發展協調性持續增強,形成了區域協調發展新格局。

科學統籌,區域經濟發展取得巨大成就

報告指出,70年來,隨著區域發展戰略的實施,我國各區域經濟總量不斷攀升,經濟結構持續優化,區域發展差距總體呈縮小態勢,區域發展取得巨大成就。

各區域經濟總量獲得巨大提升。1952年,東部、中部、西部、東北地區生產總值僅分別為257億元、146億元、127億元和84億元。 2018年,東部、中部、西部和東北地區生產總值分別達到48.1萬億元、19.3萬億元、18.4萬億元和5.7萬億元。

各區域經濟總體保持較快增長,改革開放后各區域經濟增速明顯快於改革開放前,並呈現東部地區領跑、各區域均衡發展的良好態勢。

建國初期,中央加大對中西部地區投資規模,促進了內陸地區經濟發展,縮小了內陸和沿海地區經濟差距。黨的十八大以來,實施“一帶一路”建設、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等重要戰略,區域發展協調性顯著增強,發展差距逐漸縮小。

勇立潮頭,東部地區率先發展

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40年來,東部地區依靠自身區位優勢和先發優勢,抓住發展機遇,實現率先發展,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矚目的成就。

東部沿海地區依靠本身的區位優勢和改革開放的先發優勢,長期在全國經濟發展中處於引領地位,地區生產總值佔據“半壁江山”,成為全國經濟持續快速增長的“龍頭”。

近年來,我國經濟發展進入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堅期,東部地區通過強化科技創新能力建設、推動產學研協同創新等方式,積極推進創新發展,在全國繼續發揮重要增長引擎和輻射帶動作用。

發揮優勢,中部崛起取得重要進展

新中國成立以來,中部地區作為我國重要的農產品、能源、原材料和裝備制造業基地,為全國經濟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自中部崛起戰略實施以來,中部地區經濟迅速發展,2006-2018年,中部地區生產總值年均增長10.8%,比全國平均增速高1.9個百分點﹔地區生產總值佔全國比重由18.6%上升到21.0%,提高了2.4個百分點。

2016年12月,《促進中部地區崛起規劃(2016-2025年)》頒布,中部地區制造業在政策紅利的刺激下獲得空前發展,制造業總產值佔全國比重從2006年的12.7%提高到2018年的25.0%。

多措並舉,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

新中國成立以來,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西部地區經濟發展,採取了一系列優惠政策和措施,促進西部地區經濟社會發展。

西部大開發戰略實施后,西部地區經濟增長持續發力,與東部發達地區的差距逐漸縮小。黨的十八大以來,西部地區經濟獲得進一步發展,部分省份發展勢頭強勁。

西部地區是我國脫貧攻堅的主戰場之一,西部地區脫貧是推動區域協調發展、共同發展的關鍵所在。2012-2018年,西部地區農村貧困發生率由17.6%下降到3.2%,累計下降14.4個百分點。

深化改革,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步伐加快

東北地區是新中國成立后建立的第一個重工業基地,是“新中國工業的搖籃”。實施東北振興戰略后,通過對重點企業進行大規模技術改造,東北地區裝備水平顯著提升,為一些傳統優勢產業注入了新的活力,增加了競爭力。

東北振興戰略實施以來,東北地區充分利用其東北亞核心地帶優勢,加強對外經貿往來。2018年,東北三省進出口總額達到1791.7億美元,比2003年增長了3.1倍,年均增長10.8%。

統籌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取得明顯進展

實施京津冀發展戰略以來,三地在產業升級轉移、交通一體化、生態環境保護等領域不斷取得突破,區域整體實力和競爭力明顯增強。

三地經濟質量不斷提升,發展水平日益提高,發展動能加快轉換,為實現高質量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

在疏解存量方面,5年間北京累計疏解一般制造業企業2648家,疏解提升市場581家、物流中心106個。在控制增量方面,北京市嚴控新增產業准入。在城市發展布局方面,雄安新區規劃轉入大規模、實質性開工建設階段,北京市級機關向副中心搬遷的第一批單位挂牌辦公。在生態環境協同治理方面,聯防聯控聯治不斷加強。在交通建設方面,環北京半小時通勤圈覆蓋范圍逐步增大。

著眼長遠,長江經濟帶建設穩步推進

黨的十八大以來,長江沿江各省市積極踐行長江經濟帶發展戰略,綠色生態廊道建設得到大發展,水環境質量持續改善,森林面積顯著增加,節能環保力度加大,資源利用效率逐步提升。

長江經濟帶地區以佔全國約1/5的土地面積,貢獻了全國2/5以上的經濟總量,成為我國經濟發展全局中的重要支撐帶。在經濟總量穩步增加的同時,新型城鎮化建設步伐加快,全國248個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地區中,長江經濟帶有81個。

共享共贏,粵港澳大灣區建設規劃邁出實質性步伐

建設粵港澳大灣區,是新時代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的新舉措,也是推動“一國兩制”事業發展的新實踐。隨著粵港澳大灣區建設規劃邁出實質性步伐,粵港澳深度合作正在全面推進。

港珠澳大橋正式通車,廣深港高鐵香港段正式通車運營並實現西九龍站“一地兩檢”,虎門二橋主體結構全部完工。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穩步推進,“廣州-深圳-香港-澳門”科技創新走廊加速形成,深中通道海底隧道開建,橫琴口岸實現24小時通關。

內地與香港、澳門簽署《CEPA貨物貿易協議》,要素流動更加便捷高效,市場一體化水平不斷提升。發放港澳居民居住証、取消港澳居民就業許可審批等一批便利港澳居民在內地生活就業的政策舉措陸續出台。降低粵港澳通信漫游費用取得積極成效,內地電信運營商漫游至港澳的流量平均資費大幅下降。

開放先導,“一帶一路”倡議取得積極成果

“一帶一路”重大國際合作倡議,倡議旨在聚焦互聯互通,深化務實合作,堅持共商共建共享,實現互利共贏、共同發展。

6年來,15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與中國簽署共建“一帶一路”合作協議,互聯互通合作網絡正在形成,不僅有力提高了各國民眾的生活質量,而且解決了部分國家困擾多年的公路、鐵路、電力等短缺問題。

6年來,“一帶一路”互聯互通架構基本形成,一大批重大合作項目落地生根。中國同“一帶一路”國家貿易總額超過6萬億美元,對“一帶一路”國家直接投資900億美元,為各國提供了更良好的營商環境、更便利的生活條件、更多樣的發展機遇。“一帶一路”正成長為推動世界經濟和貿易增長的重要引擎。

報告總結,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在推動區域協調發展方面取得積極成效,對於保持經濟整體持續穩定增長、提高國際競爭力、促進社會和諧發展發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同時也應看到,我國區域發展仍然存在一些問題,如區域間經濟水平仍存在較大差距,地區間經濟與人口分布失衡,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的政策法律體系不健全等,區域發展改革任務依然十分艱巨。未來,要堅持推動區域協調發展,注重統籌區域合作,不斷優化區域結構,激發各區域發展潛能。 

(責編:車柯蒙、陳鍵)
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