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接地氣,金融飛入百姓家

2019年09月16日08:19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小字號

  一名消費者在香港國際機場嘗試支付寶“刷臉支付”功能。
  新華社記者 吳曉初攝

  江蘇省東海縣青湖鎮女工在生產出口歐美布玩具。小玩具可以實現賺外匯與脫貧攻堅雙重目標。
  張 玲攝(人民視覺)

  浙商銀行以金融科技驅動,打造平台化服務,助力經濟社會發展。圖為2017年4月,客戶在浙商銀行北京分行旗艦店佩戴VR眼鏡體驗虛擬現實環境轉賬功能。
  白 冰攝 資料圖片

  近年來,普惠金融大力扶持美麗鄉村建設。圖為江西省吉安市永豐縣農村居民住房。
  劉浩軍攝(人民視覺)

  水電費、物業費、電話費,手機上一鍵支付﹔買房、買車、開公司,銀行貸款解燃眉之急﹔出國留學、旅游,隨時隨地換取外匯﹔養豬、種糧、建蔬菜大棚,保險讓人更安心……

  隨著金融產品形式越來越多樣化,金融服務覆蓋面越來越廣,“三農”、住房、小微企業……更多人享受到金融發展帶來的紅利。

  70年來,金融走進千家萬戶,貸款、外匯,這些昔日有些“高大上”的金融項目已變得觸手可及。2018年末,金融機構普惠口徑小微貸款余額8萬億元﹔農戶生產經營貸款余額5.06萬億元﹔創業擔保貸款余額1064億元﹔助學貸款余額1051億元。未來,普惠金融領域的資金還將持續增加,金融業正越來越“接地氣”。

  

  從口袋裡塞鋼镚到指尖叮咚

  移動支付成主流

  本報記者  徐佩玉

  “來來來,掃這裡就行!”清晨7時,北京胡同口早餐攤的攤主,一邊熟練地攤煎餅一邊招呼顧客掃碼支付。

  打開手機支付寶或者微信,掃一掃商家二維碼,幾秒鐘就完成了一次支付。如今,老百姓日常生活已經離不開移動支付。如果趕上哪天某個商家的網絡斷了,隻能用現金支付,往往會看到陌生人之間互相詢問“您有現金嗎?我支付寶轉給您”的場景。

  支付方式的改變,完全超出中國人早些年的想象。

  新中國成立初期,老百姓手裡連現金都沒多少。1948年底,中國人民銀行發行了第一套人民幣﹔7年后,為改變第一套人民幣面額過大等不足,發行了第二套人民幣。迄今為止,共發行了五套人民幣。在老一輩的記憶中,出門必須帶現金,錢包或衣服口袋裡塞滿了紙幣和鋼镚,鼓鼓囊囊,心裡踏實。

  改革開放之初,銀行卡開始進入中國。1985年,中國銀行珠海分行發行了國內第一張人民幣信用卡“中銀卡”﹔1986年,中國銀行又發行了第一張可在全國范圍使用的信用卡“長城卡”,開啟了中國刷卡時代。此后,各大銀行紛紛推出信用卡服務。進入21世紀,刷卡消費成為主流,卡包逐漸替代錢包。信用卡、借記卡、儲值卡……統統裝在小小的卡包裡。

  到今天,錢包、卡包失去往日風光,手機成為人們出門最重要的必備品。1999年,阿裡巴巴在杭州成立。彼時誰也沒有想到這家公司能夠改變中國人的購物方式,繼而改變支付習慣。1997年,招商銀行率先推出網上銀行“一網通”。隨后,中國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中國工商銀行等陸續開通網上銀行服務。“網銀+網購”,共同推動了支付方式的革新。

  支付寶和微信支付現在是人們日常生活中使用率最高的支付方式。無論是買電影票、交水電費還是實體店鋪的支付,都可以通過手機完成。螞蟻金服總裁胡曉明表示,今天,每4個中國人就有1個在用支付寶辦事,支付寶已經成為中國百姓民生服務第一入口。

  從現金支付到刷卡,再到移動支付,這背后是不斷升級的金融科技和推陳出新的金融服務。去年“雙11”,全網移動端交易規模達到2942億元,移動端交易佔全渠道交易的比例躍升至93.6%。移動支付,已成為中國的主流支付方式,更領先於全球。

  

  從外匯緊缺到儲備全球第一

  百姓用匯更便捷

  本報記者  邱海峰

  1987年,遠赴日本留學的殷強拿著護照來到當地的中國銀行指定窗口,經過繁雜的手續換取了僅夠短期基本生活需要的外匯。談起這段經歷,如今已是大學教授的他感慨萬千:“那時國家鼓勵出國留學,但因為外匯緊缺,想換點外匯很難。記得當時換完之后銀行還給蓋了個章,意思就是這本護照已經換過外匯了,不能換第二次了。”

  今年8月,新婚的袁麗麗選擇去日本度蜜月。出行前,她在手機上下了個單,到機場后直接去互聯網外幣兌換點換取了等值5000元人民幣的日元。“出國換匯很方便,額度提高了,渠道也多,基本可以即換即取。再加上支付寶、微信、銀聯卡,完全不用擔心在國外花錢的事。”這次蜜月之行,袁麗麗買了不少心儀的東西。

  從換匯受限到即換即取,新中國成立70年來,老百姓用匯發生了巨大變化。上世紀50年代—80年代,中國外匯儲備短缺,1952年末外匯儲備隻有1.08億美元,1978年末也僅為1.67億美元,居世界第38位。從1979年到1989年的11年間,外匯儲備有所增加,但大部分年份規模仍不超過50億美元。在外匯儲備緊張的局面下,個人購匯受到很大限制。

  曾經為了增加外匯,國家還針對入境的外籍人士發放外匯券,以兌換其手中的外幣。這種外匯券相當於優惠券,持有它,可以去北京友誼商店等特定場所購買進口、緊缺商品。一時間,誰能搞到點外匯券,到友誼商店置辦電視、冰箱、自行車、縫紉機,買上兩身時髦衣服,或者哪怕買不起什麼大件,只是進去逛逛,都被視為特有面子的事。

  進入20世紀90年代,中國外匯儲備穩步增加,2006年末突破1萬億美元,超過日本居世界第一位。2018年末,外匯儲備余額為30727億美元,連續13年穩居世界第一。2007年開始,個人結匯和購匯的年度便利化額度統一增至等值5萬美元,額度內可憑有效身份証明直接在銀行辦理,超過便利化額度的,經常項目項下憑有效身份証明及真實性証明材料也可在銀行辦理。

  如今,外匯券早已退出歷史舞台,個人換匯額度、便捷度更是大幅提升,國內到處都可以買到進口商品,中國人再也不必為用匯犯愁。

  

  從“欠銀行錢”的不安,到“先上車、后補票”的坦然

  貸款助圓“安居夢”

  本報記者  徐佩玉

  去年底,北京居民梁陸還清了房貸。至此,一家人已經在這套敞亮舒適的三室兩廳安安穩穩生活了10年。“如果當時沒有住房貸款,也許現在還擠在老房子裡。”梁陸深有感觸。

  2008年,梁陸看上了位於北京朝陽區的一套商品房。“房子無論位置、格局還是朝向都非常好,就是我心中理想的家。但是我們積蓄有限,幸虧可以貸款。”起初,家裡人聽說需要貸款100萬元,覺得簡直是天文數字,怎麼可能還得上呢!但梁陸下定決心買下了這套房,當年底就搬進了新居。而現在,梁陸的兒子已在規劃貸款購置一套小兩居作為婚房。

  “我想有個家,一個不需要華麗的地方……”住房一度是普遍存在的大難題。1985年4月9日,中國建設銀行深圳四海辦事處完成了第一筆個人住房貸款業務,貸款總額1.05萬元,邁出了貸款購房的第一步。上世紀90年代末,中國開始從傳統的單位分房向住房貨幣化轉變。1997年,中國人民銀行先后頒發了《個人住房擔保貸款管理試行辦法》等一系列新政策,個人住房貸款業務全面啟動。

  按揭貸款,這個新鮮事物沖擊著中國人的生活理念。從“欠銀行錢”的不安,到“先上車、后補票”的坦然,金融提供了穩定的支撐,助越來越多的家庭和個人通過貸款圓了安居夢。數據顯示,2018年,城鎮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積39平方米,比1978年增加32.3平方米。2008至2017年,個人住房貸款余額從3萬億元增至21.9萬億元,佔住戶部門貸款余額約一半。2018年末,人民幣房地產貸款余額38.7萬億元,個人住房貸款余額25.75萬億元。

  不僅是貸款買房,隨著金融服務的改進和創新,越來越多的普通人通過貸款化解資金不足困難。開辦小微企業,有優惠貸款支持﹔建蔬菜大棚,有扶貧貸款幫助﹔考上大學但拿不出學費,有助學貸款保障……金融服務在日常生活中發揮著“及時雨”的作用。

(責編:庄紅韜、付長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