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9日,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活動新聞中心舉辦第五場新聞發布會。商務部部長鐘山、商務部副部長兼國際貿易談判副代表王受文、商務部副部長錢克明介紹了“推動更高水平開放,促進商務高質量發展”有關情況。鐘山在會上介紹,中國對外貿易穩中有進,消費規模不斷擴大,吸引外資形式樂觀,中國經貿大國的地位進一步鞏固。
中國成為全球第一貿易大國
“70年來,我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商務事業也取得了輝煌成就。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經貿大國的地位進一步鞏固,商務高質量發展穩步推進,為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鐘山表示。
這主要體現有5個方面——
消費水平大幅提升。經過70年發展,我國商品服務供給日益豐富,消費規模不斷擴大,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從1952年的277億元人民幣,增長到2018年的38萬億元人民幣,我國已成為全球第二大消費市場。消費連續5年成為我國經濟增長的第一拉動力,對經濟發展的基礎性作用不斷增強。
對外貿易居全球第一。我國進出口總額從1950年隻有11.3億美元發展到2018年的4.6萬億美元,成為全球第一貿易大國。外貿在促進增長、擴大就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直接或間接帶動就業1.8億人以上。
吸收外資進入世界前列。利用外資規模不斷擴大,2018年我國吸收外資是1383億美元,居全球第二位。到去年底,累計利用外資2.1萬億美元,外資企業有96萬家。
對外投資合作后來居上。2018年對外直接投資達到1430億美元,居世界第二位。到去年底,我們對外投資存量接近2萬億美元,境外中資企業有4.3萬家。
參與全球經濟治理能力不斷增強。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得到了16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的積極響應,也得到了國際社會的高度評價。簽署了17個自貿協定,在二十國集團、亞太經合組織、金磚國家等平台發出中國的聲音,提出中國的主張,推動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成立亞投行,成功舉辦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為全球提供更多國際公共產品。
中國對外資非常具有吸引力
“今年以來,中國外貿面臨了前所未有的挑戰。”鐘山說,“商務部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部署,採取了多種措施,全力以赴穩外貿,推進外貿高質量發展,取得了積極成效。”
規模穩定。今年前8個月,外貿進出口20.1萬億元人民幣,增長了3.6%。從全球看,中國的出口增速高於全球主要經濟體整體水平。
質量提升。高技術、高質量、高附加值的產品出口快速增長,外貿新業態快速發展,跨境電商零售進出口增長了20%,市場採購貿易方式出口增長了11.2%。
結構優化。國際市場布局進一步優化,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出口的比重達到了30.1%。商品結構也持續升級,機電產品的出口佔比已經達到了57.9%,高新技術產品出口佔比達到28.3%,民營企業的活力進一步增強,出口佔比已經超過一半,達到51.4%。
王受文表示,今年上半年,中國經濟發展的增速達到了6.3%,國內消費貢獻了60%,這說明中國有巨大的市場,而這對外資是非常有吸引力。在自貿試驗區建設進展方面,今年1-7月,前期設立的12個自貿試驗區以面積不到全國國土面積的4‰,吸引了佔全國14%的外資,佔全國13%的進出口。
王受文表示,中國政府吸引外資的政策非常明確,一個穩定的吸引外資的環境對外資來說非常具有吸引力。同時,中國也採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支持外商進入中國市場,在放寬外資准入方面也有非常顯著的進展。“今年出台了《外商投資法》,加大了吸引外資的平台建設,一系列措施確保了外商投資企業能夠順利進入中國市場。”王受文說,“未來會進一步加大這些法律政策的實施,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更加優化利用外資的環境。整體上中國利用外資的形勢是樂觀的。”
3411億元!一季度全國減稅“成績單”出爐 新華社北京4月23日電(記者申鋮)記者23日從國家稅務總局了解到,隨著今年首個季度申報“大征期”結束,一季度減稅“成績單”已經出爐。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全國累計新增減稅3411億元。 “今年以來,全國稅務系統堅決貫徹黨中央、國…【詳細】
壓減數千億涉企收費舉措細則將出 進一步壓減涉企收費的舉措正在緊鑼密鼓地推進。《經濟參考報》記者從業內獲悉,當前,相關部門正在密集展開調研,相關減費細則有望近期出台,將為企業減負數千億元。與此同時,多個部門在陸續公示直屬及相關單位的涉企收費目錄清單,從國家部門到地方政府…【詳細】
一季度股市大漲 証券私募基金規模不升反降 今年一季度A股漲勢如虹,滬指漲幅將近24%,証券類基金收益出現了大幅增長。不過,華商報記者注意到,証券類私募卻出現了不升反降的“奇怪”景象。 私募基金規模主要靠股權、創投類推動 格上理財數據顯示,截至3月末,私募行業平均…【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