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努力奔跑這一年(經濟新方位·特別策劃)

2019年12月08日05:50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編者按:這一年,我們都在努力奔跑,我們都是追夢人。這一年,有機遇也有挑戰,我們一起拼搏、一起奮斗。

  12月6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指出,今年以來,面對國內外風險挑戰明顯上升的復雜局面,全黨全國貫徹黨中央決策部署,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推動高質量發展,做好“六穩”工作,保持了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

  一座跨江大橋,連通的是道路,更是人流物流信息流﹔一家創業公司,升級的是產品,更是適應變化的思路﹔一個科研團隊,突破的是技術,更是產業成長的高度﹔一家小微企業,收獲的是訂單,更是輕裝上陣的信心……

  我們選取四則故事,從四個視角,呈現一年間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鞏固、增強、提升、暢通”八字方針的實踐成果。

  

  山城擺渡人:

  大江不再

  是阻隔

  路盡頭,大江奔流。

  疾馳而來的汽車放慢速度,緩緩駛上渡船甲板。看著大大小小的車輛停穩當,王志華點點頭。甲板兩側關閉,渡船便駛向了對岸。兩分鐘,跨越200米寬的江面,船停靠在了岸邊。車輛接續駛上碼頭,加速離去。

  北碚三土渡口,這裡是重慶主城最后一個車渡。渡口安全員王志華,當了20多年的擺渡人。

  “長江、嘉陵江穿過重慶。兩江四岸之間,以前哪有橋?車要過江,車渡就是江上活橋。”王志華說。最繁忙的時候,都是兩條渡船對開,24小時不歇。岸邊,等著過江的車排出幾公裡的長隊。全城15個車渡碼頭,一年擺渡幾百萬輛。

  近些年,重慶的跨江大橋越來越多,主城區橋梁已有32座。每當一座大橋建成,往往就會有一個車渡渡口退出重慶人的日常生活。

  “我們是主城目前唯一在航的車渡渡口,今年已經擺渡了10萬輛車。”王志華依然驕傲,對渡口附近的居民來說,通過最近的橋梁來往,怎麼也得半個多小時,仍不如車渡方便。貨車要運輸建材到北岸的工地,這裡也是一條捷徑。

  然而,就在王志華的身后,距離三土渡口不遠處,水土嘉陵江大橋正拔地而起。南北的主塔都已封頂,即將挂鎖吊梁。

  像這樣正在建設的跨江大橋,主城還有10座。而這一座,也許會讓這個最后在航的車渡渡口受到影響。

  “這是好事嘛。我們就嫌大橋不夠多呢。”王志華和同事都淡定得很。

  大橋飛架,人流、物流、信息流都動起來了,動得更快了。“10年前,這裡還是一片荒野。有的客商想來投資,走到半路,就掉頭回去了。”嘉陵江北岸,兩江新區一名干部感慨。現在,大江不再是阻隔,荒地變鬧市,工業園、寫字樓從無到有,日漸喧騰。

  城市迅速發展,帶來更多貨運客運,高峰期過江還是堵。去市車渡管理站開會,王志華從來不敢開車,“提前1個小時走都可能遲到呢。不多修幾座大橋,行嗎?”

  2019年,重慶主城區包括跨江大橋在內的城市道路建設計劃項目共100項,計劃年度完成投資約310.1億元。

  “雖然橋梁建設速度一直在加快,但車輛出行和運輸的需求增長太快了。”重慶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的工作人員說,等到曾家岩和紅岩村的嘉陵江大橋建成,會把重點放在建設軌道專用橋梁和路軌共用橋梁上。

  內環以裡,未來要建5座左右以軌道為主的跨江橋梁。內環以外區域,規劃建設的還有18座左右。

  不少人念舊:車渡呢?就這樣消失了?

  “當然不會。三土渡口以后要走交旅融合的路子,說不定就是下一個網紅景點呢。”重慶車渡管理站黨委書記劉發文說。

  岸邊日新月異,江上更顯繁華。橋頭與渡口,靜靜相望,江流有聲。

  園區創業者:

  市場變了

  換思路

  下午4點剛過,一輛銀色面包車開到廠房門口。齊金芝抬頭看了一眼,繼續飛速貼著手裡的標簽。她知道,快遞員小鄧又來取貨了。

  這是天津濱海新區的一家環保科技公司。跑了兩年,鄧書杰眼瞅著發貨量從日單十幾件到三四百件,旺季七八百件,一輛車不夠,又叫著同事加開一輛。

  “不知不覺間,普通客戶成了我們的大客戶。”小鄧說,一個小公司眼看著就這麼迅速成長起來了。

  以前,齊大姐每天在縫紉機前,等著給過濾袋封口。“那時候,一天沒多少活兒,坐得發慌。”一到5點半,公司就沒人了,“到點就走人。”

  過去,制造業高速發展,工業除塵過濾袋需求量大,賣得好。現在,不少客戶轉型升級,還有的直接退出市場。公司這款主打產品銷路窄了。

  “要麼停產歇業,要麼適應變化。”產品工程師、運營人員都期待公司更換產品。畢竟,市場變了。

  從工業用品轉向民用品,生產甲醛淨化布——幾經商議,大家達成共識。理由很簡單,可以利用現有生產線,成本增幅不大。

  “瓶頸期確實很難,賬上余錢隻夠維持幾個月。”公司負責人杜川直言。

  適應不易,更要鼓舞士氣。“杜總讓俺們別著急,新產品馬上就出來了。”齊大姐說,終於看到希望了。

  第一個產品,業績平平。但給公司帶來啟發,越來越多消費者看中室內環保,這麼干對路。於是,室內除甲醛第二款產品變色球上線。

  “啊?爆單了?!”3個月后,這個消息振奮了公司所有人。廠房一線工人迅速投入生產,周末輪班倒。快遞小哥來了,齊大姐趕緊幫忙搬貨,“得快,發貨慢了,客戶就退單了。”

  運營、設計成了加班最多的部門,有的員工不免吐槽幾句。領導笑著給大家買零食,還新招一批年輕人專門負責電商。公司的牆體布置一新,貼了6個大字,“態度、目標、行動”。

  公司又活了。杜川喘口氣,也開始反思。“化危為機,先要學會適應變化,這是教訓。”過去搞研發,隻想把技術做好,走出去調研才發現,很多時候,研發人員的關注點與採購人、消費者對產品的需求是不同的。

  公司曾想同時做工業用品和民用品,后來發現這兩個完全不是一個路數。“一個是客戶找技術,一個是技術找用戶。”現在,公司九成精力都放在室內除甲醛產品上。“變色球的設計就是從用戶習慣出發。之前第一款產品淨化布,到底有沒有吸收甲醛,用戶看不出來。而變色球吸收甲醛后會變色,一看就明白。”

  變則活,變則新。去年,公司銷售額500萬元,今年能翻3倍。技術創新也得到開發區科技局的認可,一筆研發經費很快撥了下來。

  “領導說,年底給我們發紅包。有活干還有獎金,得勁兒。”齊金芝說著說著就樂了。

  技術攻關組:

  帶動產業

  向高處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影院中不少影廳門口出現了3個字——激光廳。走進去,色彩絢麗、畫面清晰的銀幕,立刻提醒觀眾,它與傳統影廳的不同。

  為觀眾的視覺體驗升級立了大功的,其實是一個小小的激光投影機。

  可就在3年前,作為公司技術負責人的陳海洋還在懷疑:自己研發激光投影機的選擇是否正確?那一年,團隊辛苦研發多年的產品,隻賣了35台。

  在山西晉城,陳海洋和團隊很早就開始投入激光投影產品研發。當時,激光投影技術的概念大熱,業界都認為這是趨勢。但真正做出產品的,在國內卻寥寥無幾。

  擺在研發面前的,有4個問題:光學引擎技術、散斑消除、激光熱管理、激光大功率集成。“把這幾個都攻克,才能進入生產環節。但,任何一個都很難。”陳海洋說。

  拿最重要的散斑消除技術來說,激光打到屏幕上會產生散斑,這直接影響觀感。為了消除這個“攔路虎”,他們著實下了硬功夫。“根本不可能一次性解決問題,必須沿著散斑形成路徑,從波長到空間,從前端到終端,全過程‘祛斑’。”

  技術突破,也得靠硬件支持。研究激光大功率耦合,需要集束光纖,也就是將光纖“捆”在一起,可國內企業卻沒法生產。一開始,他們從國外買,一板就要4萬元。后來,他們干脆與南京一家企業合作,成功生產出國產集束光纖,價格也降到8000元。

  “這個產業的形成過程還不足10年,很多

  我們需要的升級產品並非做不出,只是一直沒有市場需求來推動。”陳海洋舉例,驅動LED光源的集成,國內很多。而驅動激光顯示的集成,一個沒有。有了這個需求,就能找到合適廠家合作。

  就這樣,每翻越一座高山,他們都在努力把整個產業帶向更高處。

  一次次嘗試后,公司終於生產出第一台純激光投影機。可沒想到,頭一回進市場,就碰到了難題。陳海洋說:“產品不是越貴越好,這逼著我們研發出性價比更高、操作更便利的新品。”

  最難的時候,也是轉折的開始。色彩還原能力更好、更節能、壽命更長、亮度更高,經歷了最初的觀望,影院開始陸續購入激光投影設備。新品上市第二年,銷量就達到200多台。

  隨著近兩年電影市場的發展和觀眾對觀影體驗的追求,更多影院開始激光升級。今年截至目前,公司已售出近2000台設備。同時,他們也瞄准家庭影院、工程激光照明……

  如今,最讓陳海洋驕傲的,不是可以預期的公司業績增長,而是在他們的努力下,一個更“明亮”的激光顯示產業正在蓬勃生長。

  小微企業主:

  貸款到位

  干勁足

  前兩年,一筆大訂單,曾讓劉榮兵又喜又憂。這單要是拿下,公司年產值將從1000萬元提升到3000萬元。

  在浙江新昌縣,他的公司主要研發電動按摩椅,前期投入大。一個模具就要投入300萬元,而且出口訂單回款慢。現金流一旦頂不上來,公司很容易陷入困境。

  那時,公司剛購置了新設備,資金鏈一下子就繃緊了。

  想融資,劉榮兵跑了四五家銀行,都因為在當地沒有抵押物和擔保措施,吃了閉門羹。

  早先,他從安徽老家到新昌辦起公司,積累了一些穩定的國外客戶,一直想讓公司體量能上一個台階,但機會遲遲不來。“我都想卷鋪蓋回家了。”劉榮兵說,“現在機會來了,隻差錢。”

  一籌莫展之際,劉榮兵找上了縣科技局。

  很快,一場銀企對接的推介會專門召開。不到一周,100萬元貸款及時到位。郵儲銀行新昌縣支行小企業“稅貸通”產品,正好服務那些沒有抵押物,但每年稅收情況穩定的小企業。有了貸款,劉榮兵的大客戶留住了。

  針對重點科技型成長企業,縣裡出台了定向出讓土地的優惠政策。為了擴大生產,劉榮兵果斷抓住機會,建造廠房。

  但公司再次面臨流動資金緊張的問題。有過合作基礎,還是一周不到,銀行拿出450萬元抵押貸款。建好廠房,銀行又追加450萬元,劉榮兵的公司順利搬遷。

  “這種無還本續貸,是專門為小微企業推出的。續貸資金可以無縫對接,原貸款自動續貸,不影響他們的資本結構與資金流動。”郵儲銀行新昌縣支行行長商建平說。

  今年4月,公司搬遷到新廠房,從最初的2000平方米擴大到1萬平方米,還配備了食堂、員工休息室。“以前午飯隻能吃路

  邊攤,現在食堂4元錢就能吃得很舒服。”員工江健說。

  “公司現在有140多人,今年產值能到7000萬元。”從解決初期瓶頸,到建造廠房,政府牽頭、銀行支持,一家從外地來的小公司,在新昌找到了歸屬感。

  眼下,又有新行情。“5年前,我們開始做國內電商平台,每年的銷量增長率穩定在50%。今年,僅‘雙11’的銷售額就達到了660萬元。”劉榮兵說,出口訂單曾經佔七成,這幾年國內中老年人的消費起來了,國內訂單增長了七成。

  盯緊商機,劉榮兵有了新計劃,明年開拓國內市場,不僅做電商,還要布局實體店。這回,他又要發力了。

  本報記者蔣雲龍、龔相娟、喬棟、竇瀚洋報道

  版式設計:沈亦伶


  《 人民日報 》( 2019年12月08日 02 版)

(責編:曹昆)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