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推進新時代更高水平對外開放(評論員觀察)

張 凡
2019年12月12日08:26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中國的對外開放之路,不斷由商品和要素流動型開放向規則、標准等制度型開放轉變 

  新時代中國對外開放,是全方位、全領域的,陸海內外聯動、東西雙向互濟,正在加快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

      

  最近,來華旅游的外國朋友會發現一個新變化:他們可以使用移動支付了。過去,短期來華的外國游客,由於沒有中國銀行卡或手機號碼,往往無法注冊使用移動支付。近期,支付寶、微信等紛紛開通支持海外銀行卡綁定功能,為外國游客體驗中國移動支付提供便利。“一碼”走遍中國,這樣的改變,得益於中國金融市場的不斷開放。

  金融市場穩步擴大開放,是中國對外開放水平不斷提升的生動縮影。近些年來,從推動“一帶一路”建設走深走實,到打造進博會等全新合作平台﹔從設立自由貿易試驗區、探索建設自由貿易港,到制造業、服務業、農業等加快開放進程……我國以不斷擴大開放的實際行動,推動開放的大門越開越大,讓世界看到了一個“改革不停頓、開放不止步”的中國,也在一步步的對外開放中創造了“當驚世界殊”的發展成就。

  中國經濟發展是在開放條件下取得的,未來中國要實現更好發展,也必須在更加開放的條件下進行。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提出,要“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實施更大范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的全面開放”。這意味著,中國推動更高水平開放的腳步不僅不會停滯,並且要以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為高水平開放、高質量發展提供制度保障。

  中國開放的大門越開越大,這個“大”,其實不僅是范圍的擴大,更是質量的提升。近些年來,從出台外商投資法,到實施外商投資准入負面清單制度,再到公布《優化營商環境條例》,中國的對外開放之路,不斷由商品和要素流動型開放向規則、標准等制度型開放轉變。制度環境的不斷優化,推動中國加快形成與國際投資、貿易通行規則相銜接的基本制度體系和監管模式,將為中國經濟與世界經濟深度互動提供更為穩固的支撐。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指出,要“推動規則、規制、管理、標准等制度型開放”,為中國對外開放提質增效進一步指明了努力方向。

  中國推動更高水平對外開放的步伐,在實踐中鏗鏘向前。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長三角地區將“以更大力度、更高水平推進全方位開放”,為引領發展更高層次的開放型經濟注入新的動力。當然,不只是沿海城市,如今,中國各個地區都在謀劃自己的開放之路。最近筆者到河南鄭州採訪,問及“鄭州不臨海、不沿邊,如何寫好對外開放這篇大文章”,鄭州航空港一位負責人表示,他們要轉換思路,發揮自己的優勢,通過航空通道連接全世界。這也讓我們看到了內陸城市對外開放的決心與信心。由此也更能理解,新時代中國對外開放,是全方位、全領域的,陸海內外聯動、東西雙向互濟,正在加快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

  “相通則共進,相閉則各退”。今天,世界經濟深刻調整,保護主義、單邊主義抬頭,經濟全球化遭遇波折,中國堅持擴大開放,為各國企業深耕中國市場、為各國搭乘中國發展“快車”“便車”打開機遇之門,彰顯了中國的責任與擔當。首屆進博會后,智利車厘子在中國的銷售量提升了50%﹔在第二屆進博會首日,新西蘭一乳品企業就簽下了3億元大單……這些躍動的數字,生動地說明:一個全方位對外開放的中國,正與世界分享越來越多的發展紅利。正如一位國際政要所言,“中國需要對世界開放,世界也需要對中國開放”。

  習近平主席強調,“中國市場這麼大,歡迎大家都來看看”“中國將張開雙臂,為各國提供更多市場機遇、投資機遇、增長機遇”。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中國開放的大門隻會越開越大。以更加開放包容的姿態擁抱世界,中國在促進自身發展的同時,也必將帶給世界更多驚喜。


  《 人民日報 》( 2019年12月12日 05 版)
(責編:楊曦、庄紅韜)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