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釋放三大信號

記者 張莫 孫韶華 班娟娟 北京報道
2019年12月13日08:30 | 來源:經濟參考報
小字號
原標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釋放三大信號

  12月10日至12日,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北京舉行。由於明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因此,本次會議格外引人關注。會議指出,我國經濟穩中向好、長期向好的基本趨勢沒有改變。與此同時,會議對明年工作進行全方位部署時,也出現了一些新提法和變化,如提及三大攻堅戰時順序有調整,脫貧攻堅位列首位﹔寬財政、穩貨幣的整體基調不變,但措辭微變﹔針對備受關注的房地產,此次會議也更強調“穩”。

  穩字當頭部署六大經濟任務

  明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會議對明年的經濟工作作出全方位部署,提出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堅決打好三大攻堅戰﹔確保民生特別是困難群眾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和改善﹔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深化經濟體制改革等六大任務。

  會議指出,“實現明年預期目標,要堅持穩字當頭”,“要積極進取”,“確保經濟實現量的合理增長和質的穩步提升”。會議還強調要完善和強化“六穩”舉措,健全財政、貨幣、就業等政策協同和傳導落實機制,確保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

  對此,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宏觀經濟研究中心副主任王志剛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會議就2019年經濟工作的經驗進行了總結提煉,強調宏觀調控要貫穿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主線,還提出從系統論出發優化經濟治理方式,在多重目標中尋求動態平衡,這表明中國的宏觀調控方式日臻完備、更加科學合理。同時,會議也強調了要通過改革來破除各種發展瓶頸,激發經濟內在潛能,推動市場競爭。

  廈門大學宏觀經濟研究中心副主任林致遠表示,從會議來看,明年經濟工作一方面要發揮消費的基礎作用和投資的關鍵作用,確保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確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圓滿收官﹔另一方面要做好工作預案,防范國內外突發事件發生所引發的系統性風險。

  摩根士丹利華鑫証券首席經濟學家章俊表示,明年整體宏觀政策立場還是穩中求進。宏觀政策要穩,以確保民生和就業的平穩,同時要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底線。同時微觀政策要活,要通過有針對性的結構性貨幣財政以及產業政策來提升微觀主體的活力。

  寬財政、穩貨幣基調不變措辭微變

  會議提出,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業內人士表示,寬財政、穩貨幣的整體基調不變,體現了宏觀政策的連續性。不過,在具體措辭上,相比去年的“加力提效”,今年積極的財政政策提出“大力提質增效”,且增加了“更加注重結構調整”的表述﹔穩健的貨幣政策要“靈活適度”,與去年“鬆緊適度”的提法也有變化。

  與此同時,會議還特別提出,財政政策、貨幣政策要同消費、投資、就業、產業、區域等政策形成合力,引導資金投向供需共同受益、具有乘數效應的先進制造、民生建設、基礎設施短板等領域,促進產業和消費“雙升級”。

  財政政策方面,中國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副院長楊志勇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積極的財政政策將更加注意政策優化,在保持財政政策擴張力度的同時,優化財政支出結構。

  中國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副研究員蔣震也表示,財政政策的特點可以概括為“三個結合”。一是總量和結構相結合,繼續實施積極財政政策作為總量型政策,同時突出結構性調整,集中財力在重要領域和重要產業。二是供給和需求兩側發力相結合,既注重激發市場活力,發力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又注重消費投資的需求側發力。三是穩定和發展相結合,在“三保”,即保工資、保運轉、保基本民生的基礎上,謀求發展推進改革,助力各個領域取得新的成績。

  貨幣政策方面,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特聘研究員董希淼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貨幣政策從2018年的“鬆緊適度”到2019年的“靈活適度”,意味著貨幣政策將進一步強化逆周期調節,預調微調力度將有所加大。他認為,2020年,央行將堅持“以我為主”,綜合運用各種貨幣政策工具,採取不同價格、數量、期限的組合,以價格型為主,實施靈活適度調節。“靈活”,意味著根據經濟增長、物價趨勢等內外部因素變化,來進行更為靈活、有力的調節﹔“適度”,則意味著雖然調節會更多、頻率更大,但幅度不會太大,不會滑向量化寬鬆,穩健仍然是貨幣政策的基調。

  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陳冀表示,貨幣政策流動性總量政策還將配合財政政策、投資、就業、產業等政策協同發力,使得金融手段作為其他政策的“后勤”,既要保証充足,又要保証適度,確保金融指標不與實際經濟增長偏離過遠。

  民生領域政策短板將加快補齊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於養老、醫療、住房等百姓關注的重點領域均予以強調。“未來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將進一步提高就業、社保、住房等民生財政支出,以及推動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王志剛說。

  養老方面,會議明確提出,確保養老金按時足額發放,加快推進養老保險全國統籌。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社會所副研究員關博指出,推進養老保險全國統籌成為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的必選項。“2018年我國啟動了中央調劑金制度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強化了地區間基金的調劑分配能力,但中央調劑金並不是全國統籌的終極方案。加快在全國范圍內實現基金的統收統支和統一管理,可以統籌利用當期籌資,提高制度運行效率,減少基金低效沉澱。”

  此外,會議提出,深化醫療養老等民生服務領域市場化改革和對內對外開放,增強多層次多樣化供給能力。關博認為,在做好基本養老、基本醫療衛生服務應保盡保的同時,通過擴大對內對外開放,可以在更大范圍調動社會資源參與民生領域建設,增加關鍵民生服務的有效供給,特別是提高更高質量層次的非基本服務形態的供給水平,切實改善民生福祉,進一步壯大國內消費市場。

  而針對備受關注的房地產,此次會議更強調“穩”的概念。“會議出現四個‘穩’字,也充分體現了當前穩定的政策調控思路。”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指出,在定位上,進一步明確“房住不炒”的政策導向。在長效管理調控機制方面,一是再次提出“因城施策”﹔二是重申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三是在目標上強調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這意味著地方政府調控不能放鬆,要引導房地產市場和預期進入穩定通道。

(責編:楊曦、庄紅韜)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