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一撇一捺看發展”大型主題調研採訪系列

數字經濟助力中國實現區域協調發展

董雪兵 朱西湖
2019年12月14日10:05 | 來源:人民網-財經頻道
小字號

自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迅速發展,人口流動規模空前,但東部與西部之間的差距依然存在。

區域之間的差距既是氣候、生態環境等綜合自然地理條件客觀規律決定,也是人口集中在少數地區的必然趨勢決定的。在美國、歐洲和日本等國家,人口也高度集聚在少數地區,符合社會經濟發展規律。進入新世紀以來,西部大開發、長江經濟帶等國家區域經濟發展戰略的實施,大大促進了交通和通訊基礎設施的互聯互通,為西部地區對外開放,突破人口和經濟格局的束縛創造了良好的條件。在環境承載力約束下,以信息化技術為核心的數字經濟革命為解決“中西部百姓在家門口也能分享現代化”提供了新的方向和突破口。

數字經濟可突破地理條件限制,推動西部地區獲得公平的發展機遇。數字技術具有跨越地理特征的優勢,讓西部地區企業公平的參與到東部的金融、信息產業建設。如東部地區雲計算產業的興起需要大量的服務器設置,西部地區溫度符合散熱需求、土地價格便宜,成為大數據服務中心設立的大好選擇。

數字金融突破傳統金融服務“痛點”,讓西部百姓均等化享受現代金融服務。隨著數字科技和互聯網的普及,金融服務尤其是移動支付已經在很大程度上解決了傳統金融服務網點少的問題。隻要網絡信息基礎設施覆蓋,即便處於偏遠山區也能快速享受數字金融服務。據北大數字普惠金融研究課題組追蹤研究發現,從2011年到2018年,東西部地區移動支付覆蓋率的差異下降了15%。

物流網絡拉近區域和城鄉時空距離,優化和合理配置中西部生產要素。數字技術賦能傳統物流服務,提高物流時效,促進西部地區內部人口和產業向物流樞紐中心集聚優化,提升生產要素流動效率。以菜鳥為例,精准、高效、數字化的物流服務覆蓋中西部地區,加速東西部地區生產要素雙向流動和集聚。

數字經濟轉變西部地區生產和消費模式,助力東西部地區共同發展。在數字化助力下,消費者對美好生活的需求得到滿足和激發。互聯網電子商務、跨境電商平台、通關和物流便利化,進一步推動西部地區數字化生產和消費迅速增長,更優更高品質的產品和服務在數字化賦能下實現了東西部無差別傳遞。阿裡脫貧基金啟動一年來,國家級貧困縣在阿裡平台的網絡銷售額超過630億元。農村的數字消費增速全面超越了一線、新一線和二線城市。圍繞教育、醫療、衛生和社會保障的數字化轉型,提高了西部地區的公共服務水平。

綜上,數字經濟正通過資金網絡、商業信息網絡、物流網絡等基礎設施的普及,改變經濟發展模式和資源配置方式,為西部地區生產消費觀念的轉變和東西部地區經濟文化融合搭建了橋梁,為縮小東西部發展差距注入新的動能。在未來的發展實踐中,應該從廣度和深度上推進市場化改革和數字化轉型,讓東西部地區能共享經濟發展機遇,促使經濟發展機會更均等化。

(董雪兵系浙江大學區域協調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國西部發展研究院常務副院長,朱西湖系浙江大學區域協調發展研究中心、中國西部發展研究院博士后)

(責編:喬雪峰、呂騫)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