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用新經濟跨越“胡煥庸線”

匡賢明
2019年12月16日12:16 | 來源:人民網-財經頻道
小字號

區域協調發展是我國的一項重大戰略。我國在區域發展進程中,東西發展差距特點還比較顯著,人口聚焦和經濟聚焦度在東西部存在明顯偏離,這集中體現在“胡煥庸線”上。該線以東地區約四成國土面積養育了超94%的人口﹔而該線以西地區近六成國土面積上的人口僅佔5.61%,由此也導致了經濟發展的東西差距。究其原因,在於經濟上的地理因素加大了物流、交通等成本,使得西部地區的資源潛力轉化成國內大市場和國際市場的門檻提升了。

為了縮小東西差距,過去採取了不少政策,但由於經濟地理因素沒有得到根本解決,“胡煥庸線”客觀上沒有根本性變化。然而,新經濟的發展,尤其是數字經濟的發展,使得東西差距開始逐步縮小。《數字經濟助力中國東西部經濟平衡發展》的研究報告表明,2013年至2018年期間,“胡煥庸線”東西部兩側的電商數量比值差距下降了28%﹔2011年至2018年期間,數字金融覆蓋廣度,東西部差異下降了26%﹔2014年至2018年間,東西部物流到貨時間差距縮小了9.25%。相對應的,西部地區的經濟總量佔全國的比重,從2011年的18.7%提升到2018年的20.1%﹔ 貨物貿易佔比則從2011年的4.3%提升到2018年的8.0%。

新經濟在區域協調發展中能夠發揮重要作用,究其原因,從經濟地理角度看,關鍵是推動物流成本的明顯下降,推動西部獨特的資源優勢更加便捷地轉化成為市場優勢。比如,西部有著豐富的農牧資源,過去這些資源市場轉化效率低,收益低。這就是“有資源、無資產”的“豐裕的貧困”。隨著電商發展,西部大量特色產品可以便捷地在全國銷售,明顯提升了地方經濟發展。數據顯示,在阿裡零售平台上,一個國家級貧困縣的商品平均銷往280個城市,全國國家級貧困縣的電商銷售額超過370億元。

推動我國區域協調發展,既需要政策與體制的支撐,也需要新經濟、新模式的支持。應當看到,當前,我國巨大的內需市場與新經濟發展交織融合,形成了我國經濟增長的重要支持。進一步跨越“胡煥庸線”,推進西部發展,一方面需要加快釋放潛在的內需市場,尤其是加快釋放服務型消費﹔另一方面,需要加快推進新經濟發展。數據顯示,我國“三新”經濟增加值相當於GDP的比重,2016年為15.3%,2017年上升為15.7%,2018年進一步提高到16.1%按這個趨勢,2025年左右有望提升到20%以上。雙輪驅動,才能奠定跨越“胡煥庸線”的堅實基礎。

(作者系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經濟所所長)

(責編:王仁宏、劉然)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