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望海樓:中國擴大開放誠意十足

王俊嶺
2019年12月24日08:45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小字號

  “一步實際行動比一打綱領更重要。”

  中國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近日印發通知,調整部分商品進口關稅。主要內容包括:自2020年1月1日起對850余項商品實施低於最惠國稅率的進口暫定稅率﹔2020年,中國與新西蘭、秘魯、哥斯達黎加、瑞士、冰島、新加坡、澳大利亞、韓國、格魯吉亞、智利、巴基斯坦自貿協定以及亞太貿易協定進一步降稅﹔2020年7月1日起對176項信息技術產品的最惠國稅率實施第五步降稅……這些實際行動,既為中國的貿易伙伴們帶來重大利好,又符合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更體現出中國主動擴大開放的十足誠意。

  開放大門越開越大,共贏之路才能越走越寬。根據公告,此次關稅調整涉及的商品范圍較廣、降稅幅度也較大。比如,“受精魚卵”最惠國稅率為12%,中國調整后暫定稅率為0﹔“飛機自動駕駛系統零件”稅率,由5%降至1%……新稅率實施后,肯尼亞的冷凍鱷梨、美國的冷凍豬肉、意大利的高壓控制閥門、巴西生產的鈮鐵、日本的大軸膠片原料等外國商品,都有望收獲更多“中國訂單”,相關經濟體的比較優勢在國際貿易中也將帶來更多回報。

  事實上,中國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快速發展形成的巨大進口需求,還意味著更多的收入與就業。國際勞工組織發布的首份《中國與拉美和加勒比地區經貿關系報告》就顯示,1990—2016年,中國為拉美和加勒比地區創造了多達180萬個就業崗位。

  張開雙臂博採眾長,高質量發展才能更有希望。改革開放40多年來,中國的市場、勞動力、土地與外國的資金、技術、管理方式優勢互補,雙方相互結合所釋放出的澎湃動力,成為推動中國經濟崛起的重要力量。今后,中國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同樣需要中國市場主體更深度地融入經濟全球化之中,充分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來增強產業附加值和競爭力。

  從需求端看,降低進口成本可以進一步豐富國內市場供應,為消費者滿足日益個性化、多元化、高品質的需求提供更大選擇空間﹔從供給側看,降低進口成本將進一步促進國際國內要素有序自由流動,為中國企業帶來各種各樣的“行業鯰魚”以及更加充分的競爭環境。在某種意義上,擴大開放帶來的機遇與挑戰,正是中國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所亟須的必要環境。

  與此同時,此次降低進口關稅與中國多年來持續擴大開放的主基調一脈相承。早在2010年,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時的貨物降稅承諾就已全部履行完畢﹔2015年時,中國的貿易加權平均關稅已降至4.4%,與美國、歐盟等發達經濟體僅僅相差1.5至2個百分點﹔截至2018年3月,中國已對36個建交且已完成換文手續的最不發達國家97%稅目產品實施零關稅。

  “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自2002年以來,中國對世界經濟增長的平均貢獻率接近30%,成為拉動世界經濟復蘇和增長的重要引擎。在世界經濟不確定性增強的背景下,中國再次主動拿出了擴大開放的實際行動,其積極意義必將載入史冊。

  (作者為本報評論員)

(責編:庄紅韜、楊曦)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