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咨委會第二次會議中外嘉賓暢想未來

為開放型世界經濟注入動力(環球熱點)

本報記者  賈平凡
2019年12月31日08:33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小字號

  作為“一帶一路”倡議的典范項目,希臘比雷埃夫斯港近年來的發展令人矚目。2019年10月,希臘港口發展和規劃委員會批准了比港提交的后續發展規劃,意在進一步把比港打造成世界一流港口。圖為1月16日航拍的希臘比雷埃夫斯港。
   新華社記者 吳 魯攝

  日前,“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咨詢委員會(以下稱咨委會)第二次會議在北京舉行。會議討論了落實第二屆高峰論壇成果、推動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等議題。委員們贊賞共建“一帶一路”取得的進展,高度評價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理念所蘊含的共商共建共享原則、開放綠色廉潔理念、高標准惠民生可持續目標,建議通過建設高質量項目、完善“一帶一路”合作伙伴網絡、構建互聯互通伙伴關系、促進世界經濟增長、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支持落實2030年議程等舉措,將第二屆高峰論壇達成的政治共識轉化為成果。

  

  “為‘一帶一路’提供智力支持”

  今年,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期間,咨詢委員會提交了題為《共建“一帶一路”:建設更美好的世界》的政策建議報告,被納入論壇成果清單。

  此次咨委會第二次會議,委員包括法國前總理拉法蘭、俄羅斯前總理弗拉德科夫、埃及前總理沙拉夫、印度尼西亞前貿易部長馮慧蘭、非盟委員會前副主席姆溫查、聯合國亞太經社會前執行秘書阿赫塔爾、新加坡國立大學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前院長馬凱碩、英國財政部“一帶一路”金融與專業服務特使范智廉、世界銀行前副行長林毅夫。會議由中國外交部副部長馬朝旭主持。

  作為非營利性的國際性政策咨詢機構,咨委會的主要職能是為“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提供智力支持。委員以個人身份參與咨委會活動。

  “咨委會對於拓寬國際社會對‘一帶一路’建設建言獻策渠道非常重要。”埃及前總理沙拉夫認為,作為重要的國際合作平台,“一帶一路”建設需要一個包容多樣性的政策咨詢機構。該機構需要來自不同國家和文化背景的人,提出一些實在的建議,做出一些實際的研究,提供一些解決問題的辦法等。

  “一帶一路”倡議源自中國,惠及世界。6年來,作為凝結中國智慧的國際公共產品,“一帶一路”倡議得到與會委員們的一致贊賞。

  “在當前國際形勢下,中國發揮了穩定世界的作用。”拉法蘭表示,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在推進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的過程中,不僅實現了自己的發展,也承擔了越來越多的國際責任。“一帶一路”倡議和聯合國2030可持續發展議程對接起來,是多邊主義的一種體現。“‘一帶一路’倡議高瞻遠矚,為世界各國參與全球治理提供了一種新方式,給予我們下一代平等參與的機會。”

  馮慧蘭表示,當前世界經濟增速放緩、貿易保護主義抬頭,中國積極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通過基礎設施建設、推動貿易投資等聯動發展,有效促進雙多邊合作,為國際社會提供了意義重大而深遠的新理念,體現了新的發展觀、合作觀、文明觀。

  “這是了不起的成就”

  “共建‘一帶一路’為促進全球可持續發展、應對氣候變化提供了更多資源和手段,帶去的是機遇和希望。”馬朝旭介紹,巴基斯坦的卡洛特水電站項目採用國際上開發綠色能源的最高標准。埃及的蘇伊士經貿合作區將綠色環保作為准入門檻之一,優先引進低碳、環境友好型企業入駐。中國企業還在埃塞俄比亞建設了該國第一座垃圾發電廠,將綠色技術帶給當地人民。

  “一帶一路”倡議正在加速向高質量邁進。委員們普遍認為,在保護主義、單邊主義抬頭的當下,“一帶一路”倡議為多邊主義合作和全球可持續發展注入強大動力。

  “以前,從蒙巴薩到內羅畢需要9小時,蒙內鐵路建成后,4至5小時就能到達,極大節約了時間,也緩解了交通堵塞,提升了效率。”非盟委員會前副主席姆溫查對“一帶一路”給非洲帶來的基礎設施互聯互通項目贊不絕口。他表示,共建“一帶一路”既有包括基礎設施的“硬聯通”,還有包括規則標准的“軟聯通”。現在,作為港口城市,蒙巴薩便捷的交通不僅極大帶動了出口,也有效促進了非洲大陸內實現貨物流通,加速了非洲區域一體化進程。

  馬凱碩說,參與共建“一帶一路”的國家,大部分是發展中國家。隨著公路、鐵路、港口、電站等基礎設施方面的投資越來越多,這些具有長期收益的項目必將促進這些國家以及世界經濟持續增長。

  “希臘從中國對比雷埃夫斯港的投資中受益匪淺。”馬凱碩表示,今年,意大利、瑞士等歐洲發達國家加入“一帶一路”倡議。這是一個非常積極的信號,展現了“一帶一路”倡議的號召力和吸引力。

  沙拉夫表示,過去6年,“一帶一路”相關國家之間有了巨大的投資、良好的溝通、務實的合作和大量的項目,証明世界各國可以在全球范圍內進行合作。這是“一帶一路”倡議最了不起的成就。這是真正旨在實現公平正義、共同發展和共同繁榮的倡議。這也是“一帶一路”倡議從少數幾個國家起步、至今已有137個國家參與其中並簽訂了合作協議的重要原因。

  “歡迎更多其他國家參與進來”

  “想象未來我們生活在這樣一個世界:如果你遭受了災難我也不能幸免,如果我獲得了利益你也可以共享。”沙拉夫闡述了他眼中“一帶一路”倡議的重要意義,那就是責任共擔、合作共贏、共享未來。“一起努力、一起收獲,‘一帶一路’倡議充滿希望。我希望下一步可以更多著眼於加強人文交流,促進民心相通,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拉法蘭表示,未來的世界經濟增長需要綠色環保,這是全球共識。“一帶一路”綠色發展國際聯盟的成立順應了歷史潮流。未來,開展綠色、可持續、符合減排目標的“一帶一路”項目,將為人類的可持續發展作出重大貢獻。

  未來,“一帶一路”建設如何實現高質量發展,將共識轉化更多成果?

  阿赫塔爾指出,推動“一帶一路”的高質量發展,應該確保項目符合可持續發展標准,同時還應建立開放的競爭環境,讓項目的開發者、投資人能夠公平競爭。此外,在項目融資方面需要進行充分論証和評估。

  “從目前建成的結果來看,基礎設施項目確實給相關國家經濟發展帶來了很多正面效應,例如在創造就業、降低交通運輸成本等方面。”林毅夫表示,“‘一帶一路’是國際合作的倡議,基礎設施項目的資金需求來源是多元的。如今提出的第三方市場合作就是要充分利用多邊國際合作組織。歡迎更多其他國家參與進來,共襄盛舉。”

  “我認為,未來的經濟全球化取決於更好的基礎設施。許多國家的基礎設施需要優化升級,包括發達國家。”范智廉表示,“一帶一路”建設應加強硬基礎設施和軟基礎設施的互聯互通,探索建立關於項目可行性、可持續性、透明度等方面的國際標准體系。

(責編:楊曦、庄紅韜)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