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支持企業脫困發展 協力應對疫情挑戰

趙軍潔
2020年02月25日10:43 | 來源:人民網-財經頻道
小字號

疫情來襲,不少企業陷入經營困境,經濟在短期受沖擊較大。消費方面,疫情爆發以來消費規模大幅度減少,全國零售和餐飲企業銷售額相比去年出現斷崖式下跌,春運客流量同比下降45%。投資方面,企業無法按時開工,生產訂單被迫取消,投資出現明顯下滑,節后三周六大電廠發電日耗同比降幅超過35%。進出口方面,服務貿易、出口貿易、外商投資等均受到一定程度影響,短期外貿壓力不小。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如何幫助企業脫困發展,是當前的重中之重,刻不容緩。

支持企業脫困發展,政策重心是什麼?

重大疫情面前,需要更好地發揮政府作用,准確研判當前形勢和未來走勢,把好政策的方向盤,增強政策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其一,讓中小企業活下去是當務之急。中小企業盡管規模不大,但地位至關重要。其數量佔我國企業總數的99%以上,貢獻了50%以上的稅收、創造了60%以上的國內生產總值、完成了70%以上的發明專利、提供了80%以上的就業崗位,“穩住了中小企業,也就穩住了中國經濟的基本盤”。因此,如何幫助中小企業渡過難關,讓它們“活下去”,是雪中送炭,更是當務之急。

其二,經濟、疫情兩手抓,順利復工是關鍵。近期中央多次提出,要做到“疫情防控”和“經濟增長”兩手抓,確保今年的各項任務目標都要完成。能否順利復工復產,使企業生產經營盡快恢復,將是完成各項任務目標的關鍵。目前多數省市已陸續開始復工復產,根據交通運輸部發布的數據,目前農民工返程僅約8000萬人次,佔預計的農民工返程客運量比重不足三成,根據鐵路部門統計,目前務工客流僅有51%完成出行。而且,農民工返程也並不意味著直接復工復產,可能還需要兩周的居家隔離。因此,怎樣破解復工難題,推動順利有序復工復產,是接下來的施策關鍵。

其三,化危為機,加快培育經濟新動能。許多行業在遭受疫情負面沖擊的同時,也有不少新動能、新機會、新行業走上了前台,迎來了機遇和利好,諸如在線服務、數字經濟等。同時在戰“疫”中暴露出的短板和不足,也蘊藏著潛在的發展機遇和改進空間,比如應急物資供應鏈條上,上下游“信息孤島”效應明顯,下游市場信息無法快速精准地反饋到上游生產環節,導致生產企業不能及時滿足一線的應急需求,從而造成市場供需的明顯錯配。另外,以智慧農業為代表的多數行業企業信息化、自動化程度較低,大量潛在的產能尚未得到有效釋放。因此,以疫情應對為契機,如何化危為機,加快培育新動能,補齊發展短板,同樣是一次重大機遇和挑戰。

疫情當前的幾點建議

為支持受疫情影響的企業盡快渡過難關,中央和地方政府陸續出台了一系列緊急措施。目前,發改委、財政部、中國人民銀行等經濟主管部門已連續印發了20余個相關政策文件,超過25個省級地方政府出台了相關指導意見,在金融支持、房租減免、穩定就業等多個方面提出了明確規定和扶持措施。這些政策的不斷落實,對緩解疫情帶來的負面沖擊意義重大,且已逐漸顯現出積極效果。未來更多應對措施有望陸續出台,結合已出台的政策舉措以及當前政策重心,提出如下幾點政策建議。

第一,減負,讓中小企業輕裝上陣。全國各地許多中小企業受疫情影響停工停產、延遲復工,在沒有產生新增收入的同時,還要負擔停工期間的人工、房租等固定成本支出,以及庫存積壓、物料變質等帶來的損失和資金佔用,對於利潤較薄、抗風險能力較弱的普通中小企業來說,無疑是嚴峻的生死考驗。為此,除了要嚴格落實中央明確的更大規模減稅降費政策外,要支持地方探索企業公積金制度改革。要降低企業房租、用能等成本,對承租國有企業經營性房產的企業,疫情期間給予一定比例的房租減免優惠。通過所得稅抵扣等方式,鼓勵房產出租業主給予承租企業租金減免。對企業生產經營所需的用電、用氣、用水等,實行“欠費不停供”,允許疫情結束后一段時間內再由企業補繳。

第二,輸血,引導中小企業造血自救。面對疫情沖擊,休閑農業、康養旅游、線下娛樂、勞動密集型制造業等行業中小企業,資金鏈、供應鏈、市場等面臨較大壓力,亟需政策輸血搶救,進而增強恢復造血功能。為此,除了落實已出台的一系列金融扶持政策外。要多元化拓寬融資渠道,鼓勵保險、信托、私募等金融機構設立產業發展投資基金、開發適合的金融產品等,進一步拓寬中小企業融資渠道。要完善財政補貼方式。要強化財政資金精准扶持。鼓勵各地統籌安排專項資金,對保供類農產品生產、加工、冷鏈物流等企業的建設項目,給予優先扶持。支持飼料加工企業盡快恢復生產供應,減少生豬等養殖企業因飼料供應受阻造成的損失。

第三,保供,切實保障復工企業要素供給。目前,疫情防控仍是第一要務。從有關復工監測情況來看,當前企業復工復產偏慢主要受制於部分地區交通管制、農民工返程延滯、農民工就業意願不強等多個因素。為此,要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一方面,在疫情風險可控地區,適當降低交通管制級別,並支持企業盡快復工復產,盡量降低疫情帶來的經濟沖擊。另一方面,著力保障復工企業的人力資源供應,通過本地挖潛、線上招聘、財政激勵等方式滿足階段性用工需求。對於提前復工的企業職工,通過協調周轉用房、協議安排酒店、免費班車接送等方式,妥善解決職工住宿交通困難。同時,可以根據企業上年度實際繳納的失業保險費給予一定比例返還等方式,支持企業不裁員少裁員。

第四,育能,加快培育新業態新動能。重點針對疫情爆發以來催生和孕育的在線服務、數字經濟、智慧農業等新業態給予優先扶持,全面提升企業管理信息化和智能自動化水平。要加大企業創新研發支持力度。除增加財政直接補貼外,通過降本減負、引入科技創新產業基金等方式,對創新性企業給予重點優先扶持。要鼓勵加強國際交流合作。通過加大國際高端人才引進力度、促進知識產權保護、鼓勵技術引進和合作研發等方式,加強技術交流與合作,有效利用全球創新資源。

(作者系國家發改委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副研究員)

(責編:車柯蒙、孫陽)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