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搭橋梁做紐帶“挂職”更“挂心”

——記江蘇省對口幫扶貴州省銅仁市工作隊碧江工作組

2020年04月07日21:45 | 來源:人民網-財經頻道
小字號

江南千條水,雲貴萬重山。有一批人,他們跨過山河湖海,從江南水鄉來到雲貴山塬,讓碧江與發展前列城市接軌,為碧江脫貧攻堅貢獻自己的力量。

作為推動區域協調發展的戰略布局之一,江蘇蘇州自2017年打造對口幫扶貴州銅仁升級版以來,位居全國百強縣榜首的昆山對碧江的幫扶更是傾注了所有……由此,他們開始了扎根碧江的日子。

這支來自昆山的江蘇省對口幫扶貴州省銅仁市工作隊碧江工作組(簡稱昆山援碧工作組)用雙腳丈量著碧江的土地,用心用情聯系著昆碧兩地的交往,他們翻山越嶺、走村入戶、牽線搭橋、落實項目,為東西部扶貧協作貢獻“昆山力量”。他們帶來了項目、資金、產業、經驗……而幫扶的范圍,更是涵蓋了經濟發展和社會建設各個方面,雙方合作也深入到了鎮村一級。

2017年以來,昆山幫助碧江共爭取各類幫扶資金1.57億元,涉及項目76個,尤其是2019年,通過昆山援碧工作組的積極爭取,碧江共獲得各類東西協作幫扶資金8200萬元,專項用於異地移民搬遷教育和醫療、產業發展、崗位和技能培訓等項目27個,有力助推碧江脫貧攻堅工作。2018年,碧江區順利通過國家第三方考核,以“零漏評、零錯退,97.64%的群眾滿意度”的成績精彩出列。

2019年11月,貴州省扶貧開發辦公室網站發布了“貴州省扶貧開發領導小組關於表彰2019年全省脫貧攻堅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的決定”, 昆山援碧工作組榜上有名。工作組組長、碧江區委常委、副區長孫道尋同志被授予2019年貴州省脫貧攻堅優秀共產黨員稱號,前工作組成員、碧江區扶貧辦副主任朱南新同志被授予2019年銅仁市脫貧攻堅優秀共產黨員稱號並在挂職結束后記三等功。從陌生到熟悉,再到深度融入碧江,昆山挂職干部在挂職期間,真抓實干,勇於擔當,充分發揮橋梁和紐帶作用,贏得碧江廣大干部群眾好評。

銅仁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碧江區委書記陳代文稱贊道:“昆山對碧江的發展傾注了真情,實實在在地將產業、教育、醫療、干部培訓幫扶等各項舉措落到了實處,變輸血為造血,為碧江有序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昆山挂職干部工作兢兢業業,為碧江發展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用情用心之深足見胸懷,處處體現了昆山干部干事創業、擔當落實的精神風貌。”

兩地互動 促進點面對接

按照部署,蘇州10個市(縣)區板塊與銅仁10個縣區“一對一”結對,其中昆山市對口幫扶碧江區。

雖然碧江區已在2018年脫貧出列,但根據貴州省委、省政府已脫貧出列縣貧困人口全部“清零”的要求,碧江仍有788戶建檔立卡貧困戶未脫貧。他們分布在碧江12個鄉(鎮、街道)的66個村(社區),他們有的是因身體殘疾或病魔纏身而致貧,有的是因家中無勞動力而致貧,還有的是因教育支出大而致貧。

全面小康路上,一個都不能少。2019年7月,昆山委市政府號召全市黨員干部開展“一對一”結對幫扶或“點對點”慈善捐贈。在昆山廣大黨員干部的積極響應下,籌得善款102萬余元,共有1024名昆山黨員、機關干部與碧江788戶貧困戶進行了家庭結對全覆蓋,助力碧江脫貧“清零”。

2 0 1 9年1 1月1 3日 , 昆 山 市 物 流 協 會 到 碧 江 區 壩 黃 鎮 開 展 東 西 部 扶 貧 協 作 對 口 幫 扶 定 向 助 學 活 動。

家庭幫扶,涉及到精准幫扶、建立情感,不僅是資金和物質上的幫扶,技術與勞動市場上的協助,更是干部與干部問題交流、思維方式上的拓展。援建的幾年裡,昆山援碧工作組的每一名挂職干部都把碧江脫貧攻堅事業當作自己的事,積極利用自己周邊的資源,使更多昆山力量參與到扶貧事業中來。

2019年12月,昆山援碧工作組協調兩地成立“1+5”母子基金(即:“昆•碧愛基金”,加助學、助醫、助殘、助困、助業5個子基金),進行精准幫扶和專項管理。目前,昆碧雙方正在修改完善《“昆•碧愛基金”管理辦法》,以確保基金運行的有序性和長效性。

與此同時,昆山通過深化部門結對、產業結對、鄉鎮結對、村村結對、家庭結對、村企結對、社會力量結對,建立起“點對點、點對面、一對多、多對一、點對線、線對面”的結對關系,形成了多元化、多層次、多領域的精准扶貧格局。這個被稱為“七結對”的工作經驗,去年4月成功入選為第二屆中國優秀扶貧案例,以及在廣西召開的全國攜手奔小康培訓會典型案例匯編,並在該培訓會上做書面交流。

所愛隔山海,山海皆可平。昆山援碧工作組組長、碧江區委常委、副區長孫道尋說:“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我們黨始終不變的宗旨和初心。十九屆四中全會提出‘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建立解決相對貧困的長效機制’,我們挂職干部不僅要在東西差距中推動融合發展、在因地制宜中尋找工作契合,更要在困難挫折中不忘初心使命、在沉心靜氣中錘煉務實作風,勇當脫貧攻堅的‘熱血尖兵’!”

組團幫扶 攜手共赴小康

“昆山是你們的第二故鄉,昆山歡迎你們!”今年2月28日18時30分許,從貴州銅仁鳳凰機場直飛無錫蘇南碩放機場的MU7720航班順利抵達,這是昆山首趟“復工就業包機”,來自銅仁市碧江區的144名務工人員將“點對點”入崗位於昆山高新區的丘鈦科技公司。

疫情雖無情、患難見真情。此次包機合作實現了“昆山所需”與“碧江所有”的有效結合,不僅有效緩解疫情期間企業“用工難”和勞動者“就業難”的問題,更為扶貧攻堅找到了新模式。來昆的碧江務工人員,一半以上為建檔立卡貧困戶,將通過“痕跡管理”,確保人員身體健康。據了解,今年疫情期間,通過專機、專列的方式,碧江分四批共向昆山重點企業輸送了789名勞動力,其中一半以上為建檔立卡貧困戶。

就業是最大的民生。昆山援碧工作組把防疫工作與企業復工、東西勞務協作與助力脫貧攻堅相結合,開展有組織、點對點的勞務輸出,並在積極探索政府搭台、中介參與、企業主導的勞資用工新模式。此外,為幫助碧江解決教育、醫療、農業等方面存在的薄弱環節,昆山援碧工作組根據碧江需求,組織昆山最優秀的團隊專門針對碧江一所薄弱學校、一家中醫院、一個農業品牌,進行整體打造,開展“重塑性”“植入式”幫扶的一種模式。

援 碧 教 師 和 學 生 在 一 起。

教育方面,昆山市教育局選派10名優秀教師(其中1名校級領導、2名中層干部、7名骨干教師)到銅仁市第八小學開展對口幫扶。2019年,銅仁市第八小學教學質量從去年的全區倒數第二(第13名)躍升至全區第四名。

醫療方面,昆山中醫院與碧江中醫院開展醫療“組團式”幫扶簽訂十年共建協議,計劃三年內把碧江中醫院建成三級醫院。目前昆山中醫院累計派出專家34人次到碧江中醫院蹲點幫扶,提升醫療技術能力、便民服務水平、專業隊伍素養,碧江區中醫院各項醫療質量指標達標,門診人次、住院人次逐年增長。

農業方面,昆山市農委每年選派1名高級專家和5名技術人員成功認証無公害產地8萬畝,申報無公害產品、有機食品等共23個。推進農產品“出碧進昆”,江蘇一多文化創意公司、昆山市糧油購銷公司等7家企業與碧江區白水大米專業合作社簽訂了直銷訂單項目2000畝,年產值將達到1620萬元,利益聯結貧困戶130戶426人。

消費扶貧方面,發行“昆山•碧江旅游年卡”4000張,景區(點)免門票已增加至15家,引導江蘇籍游客來銅旅游任務完成5萬余人,帶動文旅消費約300萬元。2019年碧江到東部城市舉辦農產品展銷會4次,建立銷售專區1個,實現“碧貨出山”1097噸1.06億元。

勞務協作方面,建立組織協調機制、輿論宣傳機制、跟蹤服務機制、政策保障機制“四機制”,按照“專人、專車、專機(專列)、專廠、專線”要求開展有組織、點對點的勞務輸出,實現務工人員和用工企業的無縫對接。目前,昆山碧江有組織的勞務輸出共計759人(包括貧困勞動力284人、易地移民搬遷戶88人),其中:第一批146人,第二批512人,第三批47人,第四批54人。

謀劃出路 推進產業發展

長遠的規劃還需要結合短期效應,才能做到全程協調、有序發展。於是,一個產業致富的想法在昆山援碧工作組的發展規劃裡逐漸清晰。

想法的產生源自一次偶然,2018年3月,援碧工作組在瓦屋鄉深入農村的一次走訪中,昆山援碧工作組組長、碧江區委常委、副區長孫道尋恰巧遇到一位老奶奶送孫女去集鎮上幼兒園,攀談了解到,祖孫倆每天要在崎嶇的山路上花費近四個小時,生活十分艱苦。

農村基礎差,產業薄,缺少發展的資金及適合的產業項目,村干部更是為了發展產業絞盡腦汁,卻仍是事倍功半……回到城區后,孫道尋就把這一系列的問題與昆山援碧工作組的各位成員商討著。要發展,就不能大事化小,小事化無,簡單處理﹔而應該落實落細,推陳出新,形成連貫產業,打造特色品牌。

這樣的現狀分析讓昆山援碧工作組開始思考,一個以市場為導向,致力將鄉村振興與鄉村旅游相結合,實現農村產業結構調整,實現美麗鄉村建設的文化旅游探索,讓群眾吃上旅游飯的想法油然而生。

2018年11月,在昆山碧江兩地黨委政府的高度重視下,碧江區川硐街道板栗園村范木溪樹蛙部落精品民宿開工建設。該項目是打造昆山碧江東西旅游協作的第一個示范項目,是對“旅游扶貧+鄉村振興”的一次探索嘗試。

昆 山 挂 職 碧 江 區 委 常 委 副 區 長 孫 道 尋 ( 左 一 ) 在 碧 江 區 調 研 扶 貧 工 作 。

如今的范木溪民宿項目正如期推進,目前已到收尾階段,現已完成建筑室內施工、景觀施工、設備調試等后續工作,2020年6月將投入運營。村民的發展夢也正隨著一片片瓦片的加蓋,日臻圓滿。

因村施策,發動對口幫扶單位積極作用,在昆山的幫扶下,昆山援碧工作組合理利用“四級資金”,即蘇州市統籌幫扶資金、昆山市財政幫扶資金、鄉鎮財政幫扶資金、社會幫扶資金,讓一批批農業產業項目在各鄉鎮村寨拔地而起。

對於發展,昆山援碧工作組感到不滿足、不懈怠。2018年11月,壩黃鎮高壩田藍莓種植基地項目開始建設。

藍莓種植項目的落地,是昆山援碧工作組源於對當地農產品滯銷,致力於解決市場問題而提出的新構思。項目實行“公司+合作社+農戶”經營模式,昆山張浦鎮鮮活果汁公司出技術,並負責藍莓包銷。目前,已完成1.8萬株藍莓樹苗栽種100畝,成活率99.6%。合作社共聯結188戶734人建檔立卡貧困戶。群眾收獲土地流轉租金、基地務工薪金、參與分紅股金保障增收致富,43戶168人獲得土地流轉費5.52萬元,戶均增收1300元﹔121人獲得勞務費17.3萬元,人均增收1400余元﹔藍莓基地年利潤歸合作社,按照“622”進行年利潤分紅,即:60%為建檔立卡貧困戶分紅,20%為村級集體經濟積累,20%發放管理人員工資、勞務費和再投入。

關注民生 改進養老服務

如何鞏固和提升脫貧成果,解決農村弱勢群體的民生問題,成為東西部扶貧協作工作的新課題。

每當看到鰥寡孤獨老人,全靠街坊鄰居幫助度日,無法解決老年人的長期生活困難問題是,如何讓更多的老人能夠安享晚年,讓留守兒童、留守婦女能夠有所依靠的思考,讓昆山援碧工作組的一個新的幫扶思路開始浮現。

聯想到昆山的村級公共服務中心,將昆山的模式運用到碧江,與碧江社會實際相結合,探索適合碧江發展,符合弱勢群體需要的日間照料中心的民生項目在昆山援碧工作組的思考中走向實施。

經過前期調研,2018年7月,碧江區首個綜合關愛中心——昆碧幸福裡項目在壩黃鎮坪茶村正式開建。

該項目以黨建為引領,以公共服務為基礎,以政府監管為依托,以社會幫扶為主體,探索“精准扶貧+政府支持+社會力量”參與的扶貧模式,提供日間照料、休閑娛樂服務,為全村婦女提供就業創業、法律知識等。

為了考慮到全面的情況,“幸福裡”還為老年人購買了人身保險。項目已於2019年4月18日開始試運行。

來到碧江成為支援干部近兩年時間,走過的山路、跨過的小溪已是不計其數。回想當時在昆山與親人臨行前的場景,雖有不舍,卻也是意志堅定。

路漫漫其修遠兮。在碧江援助工作的近兩年多裡,昆山援碧工作組積極推進兩地東西部扶貧協作開花結果,在產業協作、教育醫療、勞務合作、人才交流、旅游農業等方面建立全面幫扶合作關系,並以項目化的形式來助推碧江脫貧攻堅,鞏固脫貧成效。

碧江的成功,是整個昆山援碧幫扶挂職干部團體的傾情奉獻,是昆山碧江兩地黨委政府所共同努力的完美體現,更是在貴州省委省政府與江蘇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與響應下的時代重舉。

在昆山援碧工作組的總體設想中,以藍莓產業化、范木溪市場化、幸福裡民生化、家庭結隊精准化為內容的“四化促親民,助脫貧攻堅”工作藍圖正緩緩打開,他們也用實踐和成效讓“好山、好水、好地方”正在成為現實。

如今的碧江已經成功退出貧困縣行列,這一成果,不僅是碧江全體干部群眾努力奮斗的成果,也凝聚著昆山幫扶隊伍和昆山各界力量的支持和幫助。脫貧不脫政策,締結兄弟情誼的昆碧兩地將愈發奮進,“昆山力量”也將在碧江大地上繼續閃耀著燦爛光芒。

(責編:夏曉倫、畢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