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環球熱點:10+3全力合作抗疫恢復經濟

本報記者  高  喬
2020年04月21日08:26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小字號

  圖為在印度尼西亞雅加達的一所學校,工作人員正在進行消毒。
  阿貢攝(新華社發)

  東盟與中日韓(10+3)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領導人特別會議4月14日以視頻方式舉行,與會各方在遏制疫情擴散蔓延、提高公共衛生治理水平、推動地區盡快恢復經濟發展3個方面達成共識。

  “當前形勢下,我們應當增強命運共同體意識,凝聚共同意志和力量,拿出更大決心和行動,密切協調配合,發出東亞國家風雨同舟、守望相助的信號,提振地區和國際社會的信心,爭取東亞地區早日戰勝疫情。”在視頻會議中,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發出倡議。

  “亞洲和太平洋地區的疫情遠未結束。這將是一場長期的戰斗,我們不能放鬆警惕,我們需要每個國家都做好准備。”世界衛生組織西太平洋區域主任葛西健曾發出提醒。面對疫情沖擊,10+3國家更加緊密團結,向世界發出合作抗疫強音。

  

  團結抗疫 支援給力

  據越南通訊社報道,東盟10國領導人14日舉行視頻特別會議,在合作抗擊新冠疫情問題上達成廣泛共識。隨后,東盟輪值主席國越南總理阮春福又主持了與中國、日本和韓國的10+3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領導人特別會議。東盟成員國領導人、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日本首相安倍晉三、韓國總統文在寅和世界衛生組織總干事譚德塞出席在線會議。此次10+3特別會議是繼二十國集團領導人特別峰會后,東亞地區就共同應對疫情舉行的一次重要會議。

  據中國外交部消息,此次會議取得重要成果,發表了聯合聲明。各方同意繼續分享信息、交流經驗,加強藥物和疫苗研發合作,確保藥品和醫療物資供應﹔設立特別基金支持東盟國家應對疫情﹔探討建立重要醫療物資儲備。各方一致同意致力於降低疫情對經濟社會的影響,維護必要經貿合作與人員往來,保持供應鏈暢通,促進經濟增長。

  “目前,東盟國家抗疫形勢仍然復雜。菲律賓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快速增長,新加坡防疫形勢出現反復,印尼作為東盟國家中人口最多的國家,防疫具有較大不確定性。”外交學院亞洲研究所所長郭延軍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指出,公共衛生人力資源和防疫醫療設備的緊缺,公共衛生能力建設的不足,抗疫經驗的缺乏,是目前東盟國家普遍面臨的抗疫挑戰。

  此前,10+3衛生發展高官特別視頻會議、中國—東盟關於新冠肺炎問題特別外長會、中日韓新冠肺炎問題特別外長視頻會議和10+3新冠肺炎問題衛生部長視頻會議先后舉行,10+3國家已進行諸多合作抗疫的嘗試,為東盟抗疫提供有力支援。

  “中國疫情已基本控制,且始終積極參與全球抗疫合作,具有較為豐富的抗疫經驗﹔日韓目前的疫情形勢仍舊嚴峻,在應對疫情方面與東盟有相似經歷和需求。”郭延軍表示,中日韓的抗疫經歷能夠為東盟提供一定的參考,在10+3框架下討論抗疫經驗等話題,具有較強的現實指導意義。

  綜合應對 穩定經貿

  “東盟與中日韓(10+3)是近鄰,我們有門類齊全、優勢互補的產業鏈和分工體系,有合作應對危機的寶貴經驗和應急機制。從防控疫情角度講,我們命運與共﹔從維護經濟發展角度看,我們利益攸關。”在10+3特別會議上,李克強總理對10+3國家目前抗疫形勢作出中肯分析。

  據世界貿易組織預測,受疫情影響,今年全球貿易將下降13%至32%,全球貨物貿易量將大幅萎縮,嚴重程度超過2008年金融危機。幾乎所有地區的貿易都會出現兩位數的百分比下降,北美和亞洲受打擊最大。

  此次10+3特別會議不僅著眼於共同面對疫情防控的嚴峻挑戰,也為應對經貿合作、社會治理、人道危機、糧食危機等方面的綜合考驗提供解決方案。

  “這次會議在諸多方面取得具有實際意義的成果。”郭延軍分析,會議決定從中國-東盟(10+1)合作基金和10+3合作基金中劃撥一部分資金作為東盟國家應對疫情的特別基金,為東盟國家應對疫情提供資金支持。與此同時,會議達成確保物資供應的共識,在醫療物資方面,考慮建立10+3重要醫療物資儲備,在醫療物資、醫療設備、醫療研發等方面加強合作﹔在生活物資方面,考慮發揮10+3大米緊急儲備機制(APTERR)作用,確保糧食安全,緩解疫情對東盟國家帶來的經濟社會壓力。

  據日本共同社消息,會議高度關注疫情對社會及經濟的負面影響,各國將努力維持貿易及相關市場開放性,特別是盡力避免食品、日用品、藥品及醫療器材的供應鏈斷裂。

  據韓聯社報道,韓國總統文在寅出席10+3特別會議時表示,為了盡可能緩解疫情沖擊,10+3國家應保持經濟交流、人員交流、貿易投資和糧食等最基本物資的流動,希望10+3國家能最大限度啟動全球供應網。文在寅提到,去年10+3各國就《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達成一致,今年正式簽署協定后,RCEP將發揮重大作用。

  “在經濟社會領域,此次會議有助於東盟與中日韓凝聚共識,提振經濟信心﹔推進產業鏈、供應鏈和價值鏈進一步健康發展﹔促進區域經貿繼續開放合作,進一步推動區域經濟一體化。”郭延軍指出。

  多邊合作 釋放信號

  “此次10+3特別會議無疑釋放出合作抗疫的積極信號。”郭延軍分析,從地區層面考慮,10+3合作抗疫也有利於避免東盟地區大規模暴發疫情。從全球層面考慮,隨著疫情在全球不斷蔓延,一些國家謀求自保,而非尋求地區合作,10+3特別會議向世界表明,東亞地區在共同應對公共衛生危機方面達成共識,加強多邊合作是應對疫情的有效方式。

  澳大利亞東亞論壇網站報道稱,此次疫情對世界經濟影響重大,可能讓2008年金融危機重演。東盟和中日韓經濟總量龐大,產業鏈、供應鏈深度融合,貿易交往密切,10+3國家貿易總量已超過10萬億美元,其中近一半屬區內貿易。東盟和中日韓若能加強宏觀經濟政策對接,共同推動本地區生產及貿易回復,將助力各國渡過難關。

  “在當前世界經濟格局中,東亞仍然是最具活力的地區之一。”韓國外國語大學全球安全合作研究中心主任黃載皓表示,面對疫情沖擊,地區各國以何種方式促進生產力發展、維護開放的經濟潮流和全球化,對於世界有舉足輕重的意義。疫情防控或將持久化,有必要降低東盟與中日韓之間的經濟壁壘,進一步強化互利共贏的經濟及產業合作機制,讓新興市場國家充分發揮世界經濟增長引擎作用。

  泰國正大管理學院中國東盟研究中心主任湯之敏表示,中國是世界上與東盟各國就抗擊疫情舉行會議的第一個國家,中國與東盟在強化地區合作應對疫情、互通抗疫物資方面頗有成果。在14日的會議上,與會國家提出了在“后疫情時代”的出路問題,要求加強東盟之間以及東盟與中日韓三國之間的合作,確保產業鏈和供應鏈暢通。這對於減少疫情帶來的經濟沖擊、將地區經濟拉回復蘇軌道有重要作用。

  “10+3是一個危機驅動的機制。10+3機制起源於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當時為東亞地區共同應對金融危機發揮了重要作用。在這次共同抗擊疫情、應對危機的過程中,10+3成員國凝聚共識、謀求合作,有利於進一步發揮10+3機制作用。”郭延軍指出。

(責編:任妍、楊曦)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